周泉 張旭
【摘要】近年來,互聯網+的大潮給傳統高等教育國際化教學帶來了廣泛、深入的沖擊,隨著來華留學生的學歷結構不斷優化,高等學校國際化教育教學越來越重視教學資源、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本文以重慶郵電大學ICT專業留學生在互聯網+潮流下的對外漢語教學變革為例,對學術漢語教育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 學術漢語 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的研究受到重慶郵電大學國際化教育教學研究項目支持(GJJY15-2-07、 GJJY16-2-08)。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064-02
一、前言
“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互聯網+教育的結果,將會使未來的一切教與學活動都圍繞互聯網進行,老師在互聯網上教,學生在互聯網上學,信息在互聯網上流動,知識在互聯網上成型,線下的活動成為線上活動的補充與拓展。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面向互聯網+的教育信息化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教育改革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二、重慶郵電大學留學生培養現狀分析
近年來,來華留學生的學歷結構不斷優化,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華學習的目的已經從簡單的語言學習轉變為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我校在校留學生規模增長較快,目前,有來自韓國、越南等56個國家和地區的長期留學生400多人在校學習,其中研究生比例超過50%。隨著高水平漢語留學者出現,特別是來自越南、韓國的留學生中文文字基礎普遍比英文基礎好,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以漢語作為學術研究的工具,部分留學生已在我校開始攻讀博士學位,這給傳統對外漢語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近年來,我校自2015年起每年劃撥專項經費支持國際化教育教學項目研究,每年立項20余項,已逐步探索并開設相匹配的學術漢語課程,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滿足了部分留學生運用漢語進行學習和研究的需求。
三、“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模式探索
在“互聯網+”時代,各種學習方式都受到了人們的密切關注,例如移動學習、泛在學習、混合學習等。而以技術為支撐的各種學習方式的最終目的都是實現有效學習。留學生均經歷了1-2年的漢語學習,能夠使用漢語進行日常生活交流,但對ICT專業術語、漢語科研能力的掌握和理解幾乎為零。限于我校留學生規模,目前ICT專業留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均采用跟隨中國學生上課的方式,在聽課、看板書、回答問題等方面困難重重。
“翻轉課堂”是對基于印刷術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徹底顛覆,為了引發了教師角色、課程模式和管理模式等一系列的變革。重慶郵電大學2017年春季學期校級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試點課程立項16項,涉及《Hadoop大數據處理》、《數據挖掘基礎》、《數據網絡綜合實踐》等多項ICT課程。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除了翻轉課堂,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等也是有效學習的重要途徑,它們同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微信等移動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建立的“重郵小幫手”等公眾號為學生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提供了便利。
四、“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資源建設
以互聯網為主的網絡教學資源良莠不齊,詞法、句法使用隨意,不適合直接引入校園作為知識進行傳授。留學生不了解也無法使用知網等中文學術文章檢索工具和軟件學報、電子學報等權威期刊,無法獲取相關的學術研討、學術會議信息,不了解中國ICT領域先進技術的研究成果及應用。
重慶郵電大學以國際學院、計算機學院為主探索并建設了符合我校辦學特色和留學生特點的學術漢語教學資源,匯編ICT學術漢語常用詞匯、句法、語法,形成教學講義,指導留學生學術漢語教學,建設流程包括:
(1)組建由外漢語教師、ICT專業教師等組成的課程資源建設團隊;
(2)借助知網、維普等國內知名學術資源平臺獲取大數據、5G通信等最新的、權威的學術成果;
(3)嚴格遵循學術文章中的專業詞匯、術語和寫作特點,由ICT專業教師通過篩選、匯編、整理等環節進行初步篩選;
(4)以術語注解、詞匯銜接、語法銜接等作為切入點,按照計算機、通信專業設置分類,由對外漢語教師對資源進行整理、注解;
(5)匯編ICT專業學術文獻檢索手段、工具和使用方法;
(6)匯編ICT專業國內權威學術期刊、學術會議;
(7)編寫教案、講義供教學使用;
(8)收集教學資源使用意見,定期更新最新的研究成果。
五、結語
互聯網+時代,在來華留學生漢語水平不斷提高、學歷需求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學習目的不斷明確的情況下,留學生運用漢語開展科學研究時亟需學術專業教師的指導、多模態多語種的教學資源分享、移動化碎片化學習等有效學習手段。本文探討了重慶郵電大學在學術漢語教育教學方面的現狀和創新,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學術專業教師關注留學生學術漢語的教學。
參考文獻:
[1]王竹立.“互聯網+教育”意味著什么,今日教育,2015(5):1-1
[2]周泉,張旭. 面向ICT專業留學生的學術漢語教育教學模式探索與研究,課程教育研究, 2015, 35:15-16
作者簡介:
周泉,女,重慶郵電大學國際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韓漢對比研究、對外漢語教育。
張旭,男,博士、副教授,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大數據、隱私保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