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
【摘要】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既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首要任務,也是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根本要求。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和怎樣對新入校的學生進行思想品德修養教育呢?本文從技校新生的思想狀態入手進行分析,探討論證了技校新生德育課的重要性、針對性,闡述了技校新生德育應當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技校 德育 思想品德修養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078-02
一、技校新生思想狀態現狀
社會在進步,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地變化。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以來,技校教育在社會中的地位逐步在提升,學生的心理狀況也在變化。不少人認為:技校生很自卑。其實如果我們深入調查就會發現這種觀點是不準確的,是過時的。當然,全國各地的技工校情況有差異,有的甚至差異很大,但就深圳某高級技工學校(以下簡稱該校)的學生思想狀況而言,“自卑”二字已經在絕大多數學生身上已經不存在了。筆者對該校2015級新生進行了不記名問卷調查、個別訪問調查及專題書面調查,調查表明:剛入校的技校生絕大部分是對技校充滿好奇、充滿期望和信心的!現將調查結果歸結如下:
首先,在15級新生中發放了46份調查問卷,收回46份。
問卷設計如下:
(一)你考入技校覺得( )
A.很滿意 B.比較滿意 C.一般 D.失落
(二)你來讀技校是因為( )
A.自己的理想和志愿 B.無路之路
C.家長的強迫 D.無奈之舉
(三)在你現時段的心目中,你認為技校生的就業前景( )
A.非常好 B.比普通大學生略好 C.一般 D.不好
(四)你打算在這幾年的技校生活里( )
A.爭當優秀技校生 B.當合格技校生
C.隨大流 D.混個畢業證就可以了
(五)你對在技校學一門技術( )
A.充滿期待和渴望 B.比較期待 C.一般 D.興趣不大
(六)你是否希望未來能夠成為國家級的技術能手?( )
A.一定為之奮斗 B.希望能,但信心不足
C.沒有信心D.沒興趣
(七)你是否希望在這一生中,在某一項領域里技術創新,刷新國際技術創新記錄?為人類技術進步作出卓越貢獻( )
A.一定為之奮斗 B.希望能,但信心不足
C.沒有信心 D.沒興趣
(八)你是否希望將來用你的知識和技能,為所在企業技術改造和創新從而使企業獲得巨大利潤,同時你也獲得豐厚的回報?( )
A.一定為之奮斗 B.希望能,但信心不足
C.沒有信心 D.沒興趣
調查統計結果:
(一)覺得考入技校:
很滿意的10.8%;比較滿意的54.3%;覺得一般23.9%;覺得失落10.8%
(二)來讀技校的原因:
認為是自己的理想和志愿47.8% ; 認為是無路之路的32.6% ;認為是家長強迫的4% ;認為是無奈之舉的15.2%
(三)對技校生的就業前景的看法:
認為非常好23.9% ;認為比普通大學生略好53% ;認為一般23.9% ;認為不好的為0
(四)在技校生活里的打算:
愿意爭當優秀技校生69.6% ; 愿意當合格技校生28.3% ;隨大流2% ;混個畢業證就可以了的為0
(五)對在技校學一門技術的希望:
充滿期待和渴望的50% ;比較期待39.1% ;一般的6% ;興趣不大的4%
(六)是否希望未來能夠成為國家級的技術能手:
一定為之奮斗者59% ;希望能,但信心不足者37% ;沒有信心者4% ;沒興趣者0
(七)是否希望在這一生中,在某一項領域里技術創新,刷新國際技術創新記錄,為人類技術進步作出卓越貢獻:
一定為之奮斗者41.3%;希望能,但信心不足者47.8%;沒有信心2% ;沒興趣8%
(八)是否希望將來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為所在企業技術改造和創新從而使企業獲得巨大利潤,同時你也獲得豐厚的回報:
一定為之奮斗者67.4%;希望能,但信心不足者30.4%;沒有信心者2%;沒興趣0
從以上調查表明:
1.覺得考入技校比較滿意的和滿意的占65.1%,覺得失落的只占10.8%。愿意當合格技校生、爭當優秀技校生的占97.9%,這說明剛入校的新生絕大多數并不是“失落、自卑”的。
2.對在技校學一門技術的充滿期待和渴望的和比較期待為89.1%,興趣不大的只占4%。
這說明絕大多數技校生希望能在技校學一門技術。
3.認為技校生就業前景非常好或者認為至少比普通大學生略好的占76.9% ,這說明技校生對未來就業是充滿信心的。
二、技校新生德育課的重要性
調查資料顯示,技校新生剛入學時對技校的學習生活是最充滿希望和信心的時候,抓緊這一有利時機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關鍵的!
(一)有效的新生思想品德教育是良好班風形成的基石
新生剛從各個中學而來,帶著參差不齊、五花八門的原來的校風和行為習慣進入到技校,他們在觀察,在試探著了解技校。如果在這一關鍵時期抓緊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取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錯過這一時期,等到學生成為了“老油條”后再抓思想品德教育就困難多了。即使一個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剛剛來到一個新的學習環境,他也會像《黔之驢》中窺探驢的老虎那樣,不敢輕易觸犯。因此,抓緊新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比較容易形成良好的班風。
(二)有效的新生思想品德教育容易使學生對技校教育形成認同感和歸屬感
考入技校的新生總會或多或少地帶有各種疑慮和失落感,如果進入學校后不能抓緊其思想品德教育,就不能很快地讓學生形成認同感和歸屬感,這是顯而易見的。對技校不能很快形成認同,那些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習慣不好以及行為舉止不良的學生就會延續舊習,并隨著新生之間相互熟悉而迅速“傳染”。而且新生對技校沒有形成認同感和歸屬感,對以后的教育目標的實現是不利的。
(三)有效的新生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
技校新生還處于可塑性較強的階段,完全可以對其學習習慣進行重塑,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風。我們說,學校教育中,校風建設是很重要的。校風建設就是一所學校長期沉積形成的一種傳統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園文化。每一屆新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都在不斷地改變著校園文化。
綜上所述,新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其相當的重要性。深圳市技工學校(深圳第二高級技校)就特別重視新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每一屆的所有新生班級都在第一學期開設《德育課》課程,因而校風建設受到了極好的效果。
三、技校新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點
德育在技校教育工作中究竟應該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新生德育重點究竟應該是什么?歸結起來其重點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德育應為技校生提供學習動力
這是德育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功能。德育固然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情操,然而培養道德情操是一個終身的、龐大的系統工程,對于技校新生而言,最首要的最直接的是要解決好在技校學習的這幾年中的學習動力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質量。沒有動力,無法對知識和技術產生興趣;沒有動力,無法學好,甚至無法堅持學習下去;沒有動力,更談不上鉆研技術和創新。
(二)德育應為技校生確立目標樹立理想
要解決動力問題就必須解決好目標問題。目標是人的最大最直接動力之源。這也是技校德育工作者們必須下大力氣去幫助學生解決好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最好解決時機就是剛入校的新生。
(三)德育應為技校生提高綜合素質
技校生在學好一門專業技術的同時,必須要培養和提高綜合素質,這是技校生畢業后在市場競爭和技術創新中所必須的素質。
德育,能夠教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建立科學的認識觀、價值觀。這是綜合素質的必要條件。綜合素質好的人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舉一反三的能力、研究和創新能力。所以,德育也是技校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不是可有可無的。深圳市技校的黃景容校長說過:“如果我們不把德育課搞好,那就不能稱為教書育人的技校了,那與社會短期培訓班有什么區別呢?”
四、技校新生的德育課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共同生活。因此可以說,由課堂教學構成的課堂生活的性質與質量,直接影響學生身心發展與健康成長,決定著師生在校的基本生存狀態和生命價值。因此,作為學校德育重要途徑的德育課也不例外。
(一)堅持實效性和針對性
由于沒有升學的壓力,這為技校的思想品德課留出了可以進行針對性地教育和講求實效的空間。因此,探索、定制出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模式是很重要的。如果還是泛泛地講解“空洞的”大道理,效果不會好。必須針對生源的實際狀況,有所取舍地使用教材內容。比如,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的《思想政治教程》編得就很好,很具實效性,但在教學實踐中也可以對其章節順序進行調整,對其內容進行取舍。
(二)把“活動”搬進課堂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方式中,采用活動的形式效果最好,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最能使學生主動參與。盡可能地把許多課程內容設計成活動,比如:
1.把辯論賽搬進課堂。結合課堂內容,將一部分設計成課堂辯論賽,效果會比較好。比如“一所學校的社會地位如何關鍵在領導;一所學校的社會地位如何關鍵在學生”“所有的物質都在變;不是所有的物質都在變”“內因比外因更重要;外因比內因更重要”“以德治國更重要;依法治國更重要”“校風建設要靠規章制度;校風建設要靠學生自律”等等。正所謂理不辯不明,在辯論中學生們完成了思考,這種形式對掌握某些知識點是很有幫助的。
2.把表演引進課堂。比如讓一些同學表演坐姿、走姿、各種禮貌手勢等等。另外,還可以安排學生在課余時間排練一些相關節目。比如,學生編排了《禮儀表演節目》,在音樂節奏中同學們表演著“禮儀秀”,表演站坐走等各種儀態,在一招一式中展示著講文明講禮貌的風尚。
在課堂上把有些內容安排為學生來表演是比較生動的,在講《治安管理處罰法》、《社會公德》、《環境保護》、《防盜、防騙、防災》等內容時,就可以安排學生即興(或提前安排學生準備)在課堂上表演小品、話劇等等。
結語:綜上所述,抓緊抓好技校新生的德育課是極其重要的,它是班風的定型前奏;它是校風建設的關鍵環節;它是技校生未來幾年的技校生活的動力支撐;它為技校生學好專業技術保駕護航。我們德育工作者應當不斷地總結和探索出實際有效的技校新生德育模式,為發展我國職業技術教育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黃雪萍.淺談職業學校德育課中的創新教育[J].教師,2014(20)
[2]馬力.吉林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吉林農業大學,2014
[3]姜帆.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現代交際,2015(11)
[4]王嶄.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堂有效性的研究[D].聊城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