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翠芳
【摘要】小學數學要創設有效互動教學情境,可以從三方面入手:第一是通過趣味化、游戲化方式來調動學生興趣,引導小學生在趣味游戲過程中實現有效互動教學;第二是通過生活化方式使小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更好地進行小學數學有效互動教學;第三是通過探究式方式來激發學生好奇心,在探究過程中實現小學數學有效互動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 互動教學 情境 創設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145-02
小學數學要實現有效互動教學,就要通過情境創設,引導小學生在情境中開展有效的互動教學,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效果。這一方面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理解并尊重小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真正把講臺還給小學生;另一方面又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到教學進程中,實現互動教學的有效性或高效性,最終實現數學教學目標。針對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結合我多年教學的經歷,可以從趣味化方式、生活化方式及探究式方式等三條路徑出發,創設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有效互動教學情境。
一、通過趣味化方式來創設小學數學有效互動教學情境。
趣味游戲是小學各學科教學經常采用的教學手段之一,對于小學數學有效互動教學情境的創設來說,趣味化、游戲化是調動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積極性的重要手段。由于小學生好動、好玩的特點,一般來說把數學情境構建為趣味游戲,他們不僅通過游戲來體會數學的趣味性,而且還能激發他們探索數學奧妙的興趣。小學數學有效互動教學情境的創設,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深入探究教材的趣味游戲素材,使之轉化為教學情境,才能更好的引導小學生實現有效互動教學。
以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倍數與因數》為例,1到100的表格在教材中多次出現,如5的倍數、3的倍數、9的倍數及質數尋找等案例或題型中都出現過。我就以這一表格作為趣味游戲的素材,用小黑板制作了一個大的表格放在講臺,讓不同的學生找到2、3、5、7、9的倍數,并分別用紅、黃、藍、綠、紫五種顏色標注出來,標注最快的學生可以打選擇打開對某一數字對應的獎品,當然找錯了也要接受懲罰。通過這樣的趣味游戲,學生們積極性很高,并在游戲中相互交流心得體會,通過幾組游戲下來很快掌握了倍數的知識。
二、通過生活化方式來創設小學數學有效互動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有效互動教學情境的創設,還要貼近學生生活,從學生實際出發,才能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有親近感。如上述趣味游戲,其本質是學生們經常會玩的智力游戲,而且還設置的獎品環節,學生會不知不覺中就進入這一情境,從而很好地實現了有效互動教學。以生活化方式來創設小學數學有效互動教學情境,就要把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在這種聯系中實現交流互動,掌握教材學習內容。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化方式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區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素材體現。
以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長方體(一)》為例,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認識長方體,我創設了分解牙膏盒或其他長方體紙盒,使之成為一個平面圖形的情境,并提前通知學生準備相應的素材與工具。學生在分解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分解步驟與觀察點不一樣,而產生很多爭議。而這個爭議的過程,就是學生有效互動交流的過程,我在其中加以引導,不僅實現了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而且有助于學生深刻認識長方體,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通過探究方式來創設小學數學有效互動教學情境。
小學生處于童年向少年過渡的時期,其既有童年的童趣、童真,又有對少年時期相對理性的思考。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其思維往往既是幼稚可愛,又跳躍性很大,很多數學教師甚至會為學生的想法感到驚嘆。尤其是處于五年級或六年級的小學高年段學生,小學數學必然要給學生更多的思考與發揮空間,才能使其沉淀于課堂教學。否則,他們天馬行空的思維會給數學教學帶來很大的阻礙,甚至有可能嚴重影響教學效果。而通過合作、探究來創設小學數學有效互動教學情境,就是要引導學生沉湎于數學王國里,實現向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轉變。
以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可能性的大小》為例,我把教材中的討論案例進行重新設計,使之成為有效互動教學情境創設的素材。我把小明與小強交戰記錄與訓練成績做了一些條件性的增加,并作為可能性大小的導入案例。如在晴天小明與小強的交戰記錄分別是3勝1負、1勝3負,在陰天或雨天他們的交戰記錄分別是1勝2負、2勝1負。校隊訓練成績也可以按相應比例來分配成績,并把問題也作了相應的條件的增加。這樣一來在晴天與陰天或雨天,小明、小強受到天氣因素影響就成為了學生們探究的目標。換言之在《可能性的大小》中引入大數據分析的精細思維,把心理條件也加入進來,不僅提高了創設情境的真實性,而且能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開展更多有效互動交流的教學活動。
總之,小學數學有效互動教學情境的創設,要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特點及生活實際,通過情境來強化互動交流,從而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紀麗芹.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3):180.
[2]林麗環.互動生成 構建小學數學有效課堂[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1):57-58.
[3]周錦娟.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03):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