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才瓊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01
急診生化檢驗是急診中的一種常規檢查,是反應危重病人的生化指標的重要檢查,在規定時間內必須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和報告的時效性,本研究主要以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3例進行門診急診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和分析肝素抗凝血漿在急診生化檢驗中的可行性。具體操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3例進行門診急診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分布:23-61歲,平均年齡(40.56±16.5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上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都按照常規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抽血,每人抽取4ml血液,分別用試管存放,每支2ml血液。其中一支試管給予常規的血液急診生化檢驗;另一支試管加入肝素抗凝血漿進行急診生化檢驗。在急診生化檢驗中,都采用專業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測定,分別進行2次測定,其結果以平均值為準。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血清和血漿在急診生化檢驗指標情況,以生化檢驗中的項目指標為準:葡萄糖(GLUC)、鉀(K)、鈉(NA)、二氧化碳(CO2)、血定粉酶(AMY)、肌酐(CREA)、膽紅素(T-BIL)、氯(CL)。
1.4 統計學分析
最后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檢驗,若p<0.05,則表示數據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檢測,63例患者中血清的鉀(K)、鈉(NA)、二氧化碳(CO2)、血定粉酶(AMY)和血清中的濃度基本一致。而血漿中的鉀(K)的平均濃度低于血清中鉀(K)的平均濃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回歸分析和校正,血清中的葡萄糖濃度和膽紅素(T-BIL)濃度低于血漿中的葡萄糖濃度和膽紅素(T-BIL)濃度,數據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血漿中的鉀(K)、鈉(NA)、二氧化碳(CO2)、肌酐(CREA)、血定粉酶(AMY)等基本保持一致,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在臨床運用中,肝素抗凝血漿是一種能夠避開血液凝固過程,減少溶血,盡快分離標本,從而能夠迅速達到抗凝作用的藥物。同時,剛塑抗凝血漿在急診生化檢驗中能夠獲取準確的測定值,減少患者等待檢驗結果的時間,為患者贏得搶救時間。大多數檢驗人員都會選擇肝素抗凝血漿來進行生化檢驗,以減少檢測結果等待時間。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肝素抗凝血漿檢驗中,要注意及時糾正鉀和葡萄糖的濃度,以保證檢測值的準確性,這樣才能夠起到肝素抗凝血漿的檢測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經過生化檢驗后,患者的血清和血漿中鉀(K)、鈉(NA)、二氧化碳(CO2)、血定粉酶(AMY)的濃度都基本保持一致,,而血清中的鉀濃度增高是因為血液在凝固過程中,血小板遭到破壞,使得血清鉀離子高于血漿中的鉀離子濃度,但經過回歸分析和校正,血清中的葡萄糖低于血漿中的葡萄糖,這是因為血液在凝固過程中紅細胞需要消耗糖。因此,肝素抗凝血漿歲可以用于生化檢驗,但需要糾正鉀和葡萄糖的差異性。
綜上所述,在采用肝素抗凝血漿進行急診檢驗分析過程中,在糾正了鉀和葡萄糖的差異性后,可以及時快速、準確的得到報告結果,有助于幫助醫生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對患者的搶救,提高搶救效率。
參考文獻
[1]王銀玲,周立平,王齊暉,...干化學法檢測肝素抗凝血漿與血清生化指標的比較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33(61):98-99
[2]時芳芳,秦東春. 肝素抗凝血漿用于急診生化檢驗的可行性分析研究[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21(42):34-35
[3]王英英,王斌.探討肝素抗凝血漿用于急診生化檢驗的可行性[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09(1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