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菊 楊萬和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02
膽總管結石是誘發急性膽管炎和膽源性胰腺炎的最常見病因,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膽總管結石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意義重大[1]。在臨床上,一般將彩超和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RCP)一并列入常規檢查項目診斷膽囊結石患者,但在基層醫院往往沒有MRCP,彩超是唯一預測膽總管結石的有效手段,通過經驗判斷膽總管結石非常重要,所以,我們把彩超預測膽總管結石的敏感度與MRCP比較,探討彩超診斷膽總管結石的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張家口市第一醫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被確診為膽總管結石的患者169例,其中男性121例,女性48例,年齡28-89歲,平均年齡(58.6±3.4)歲。對這些病例入院時的診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2 影像學檢查
使用意大利百盛公司魅力90及TECH-NOSMDX(DU8)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設定為3.5MHz。檢查前患者禁食水8h以上,取仰臥和側臥位。根據膽道走行方向調整體位及探頭。使用1.5T磁共振診斷儀。檢查前患者禁食水8h以上。(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取仰臥位,使用腹部線圈,同時采用不屏氣呼吸觸發技術,行三維高分辨單次激發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膽胰管成像(sMRCP-3D-HR)掃描。主要參數如下:TE為650ms,TR為1219ms,矩陣為256×205,FOV為380mm×380mm,掃描層數為100層。對薄層圖像進行三維重建。
1.3 觀察指標
預測病例:根據經驗能排除腸道氣體干擾,考慮為膽總管結石的病例,陽性預測值=考慮為膽總管結石病例/總病例;確診病例:能夠憑影像學確診的病例,陽性值=確診病例/總病例。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PEMS3.1統計學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種檢查方法診斷效能的比較,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69例膽總管結石患者中,通過彩超進行預測成功的165例,陽性預測值達97.63%,但僅僅憑彩超能確診的病例只有101例,陽性值59.76%,而通過MRCP進行預測成功的167例,陽性預測值達98.82%,能確診的病例159例,陽性值94.08%,雖然陽性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陽性預測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膽總管結石多發于膽總管中下段部位,但隨著增石的增大、增多及膽總管擴張、結石上下移動或堆積,常累及于肝總管。膽總管結石常繼發于膽囊結石,占膽結石的20%。傳統的治療方法多以開腹取石手術為主,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ERCP微創取石術已逐漸替代了傳統的開腹手術。術前準確取得結石的定位信息對于取石的成功進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在采取ERCP取石前均通過腹部彩超進行診斷。
彩超具有操作簡便、經濟安全、無損傷等優點,臨床上常用彩超作為篩查膽管梗阻性疾病的首選檢查方法。彩超診斷準確性容易被影響的原因可能為:(1)膽總管下端受胃及十二指腸等空腔臟器內的氣體影響,(2)梗阻時間短尚未引起膽總管異常擴張;(3)膽總管細而彎曲,膽汁充盈少,影響聲束投影,使得膽總管下段在超聲圖像上顯不不清,(4)操作醫師的技術因素。MRCP是利用水成像原理,采用重T2加權以突出胰膽管內長T2值的液體信號,使得靜止或緩慢流動的液體如膽汁、胰液呈明顯高信號,而周圍靜止的實質性器官呈低信號,從而形成鮮明對比,類似造影效果。MRCP能夠清晰地觀察到膽胰管擴張程度及結石的大小、數量、形態和部位等。磁共振具有無創傷、安全、不需對比劑、不受胃腸道氣體十擾、可重復性強等優點。
在應用腹部彩超診斷膽總管結石時,需要與肝總管結石、膽囊結石相鑒別。肝總管結石的臨床表現為:①墨菲征陰性。②左右肝管擴張。③肝臟實質光點微粗。④腔內強光團并有后方聲影。⑤膽囊壁變粗增厚。膽囊管結石臨床表現為:①膽囊增大,膽囊壁水腫或增厚。②膽囊內出現移動強回聲光團,并存在后方聲影。③肝內膽管擴張,墨菲征呈陽性。在實際的臨床診斷中,通常需要與臨床表現及病史相結合,進行綜合鑒別診斷。通過本組資料,發現彩色超聲和MRCP兩種檢查方法在膽總管結石的診斷上并不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基于彩色超聲檢查時間短、檢查便捷并且價廉等優點,仍應該作為膽道疾病首選地檢查方法,尤其是基層醫院,仍具有陽性預測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曹海根,王金銳.實用腹部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257-261.
[2]吳宗楊,鄭鑫,咎獻峰,等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預測模型的研究[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30(3):214.
[3]劉燕蘭.腹部彩超對膽總管結石的診斷價值[J].醫學信息,2012,25(5):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