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濤
【中圖分類號】R5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02
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乙肝病毒檢驗時呈陽性,一旦患病時間達到個月以上,而沒有推測出發病時間,此時臨床常診斷為慢性肝炎,患者表現為乏力、腹脹、惡心、畏食等,嚴重者引起全身各個系統并發癥的出現,會對人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影響。目前,我國慢性乙肝患者數量日益上升,讓肝病工作者面臨巨大的壓力,工作更具挑戰性[1]。臨床上,在對慢性乙型肝炎進行治療時,主要著手于免疫調節、抗病毒、抗纖維化、抗炎保肝和對癥治療幾方面,其中抗病毒治療尤為重要,并且有明顯療效[2]。這是因為核苷類藥物的存在強烈的阻礙HBV復制。本研究用恩替卡韋和拉米夫定分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發現恩替卡韋具有更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方法 從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選取70例,選取標準符合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標準。根據就診時候的編號順序分為治療組35例和對照組35例。治療組女13例,男22例,病程1~16年,年齡23~67歲,平均病程(8.2±4.2)年;對照組女10例,男25例,病程1~17,年齡22~65歲,平均病程(7.9±4.9)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治療時采用恩替卡韋,患者空腹口服0.5mg恩替卡韋,每天一次即可,服藥后兩小時后才可以進食。對照組患者口服拉米夫定,每次100mg,每天一次。均進行12個月的治療,為了排除干擾,在治療過程中規定兩組患者均不能使用其他免疫調節藥物,抗病毒藥物,保肝藥物及降酶藥物。
1.3 觀察指標 12個月治療過程中,觀察患者治療前后體征和臨床癥狀,比如惡心、嘔吐、乏力、腹脹等情況是否得到改善;另外跟蹤和觀察所有患者治療前及第4、24、48周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運用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定量檢測血清HBV-DNA的含量,此外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及時檢測肝功能、腎功能的變化情況。
1.4 療效判定指標 根據臨床癥狀和體征的狀況,可以分為三種療效。顯效:患者自身感覺到癥狀消失,之前腫大肝脾已見明顯縮小,叩擊肝區發現沒有疼痛感覺,肝功能也完全恢復正常;有效:患者自身感覺癥狀已明顯改善;腫大肝脾穩定未變化,有不明顯壓痛,即叩擊肝區感覺疼痛感不是很明顯,測量肝功能與原值相比降低,有的甚至恢復正常;無效:患者臨床表現沒有變好或出現加重,肝功能也沒有出現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方法 處理數據時使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用(±s)表示平均年齡、病程等資料,兩組間對比運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P<0.05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體征和臨床癥狀
治療組患者體征和臨床癥狀消失為21例,癥狀減輕為11例,無明顯變化為3例;對照組患者體征和臨床癥狀消失為23例,癥狀減輕為9例,無明顯變化為3例。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肝功能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有明顯改善,但治療組患者治療效果較明顯,比較治療后指標,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在1、4、8、12個月后血清血清ALT、HBVDNA改善情況,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血清HBVDNA轉陰率和血清ALT改善情況要低于治療組,所以使用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更顯著。
3.討論
引發慢性乙型肝炎的原因復雜,但乙型肝炎的啟動因子是HBV感染,感染后病毒在肝內大迅速復制,抗原性物質大量表達,嚴重損害肝細胞免疫系統甚至影響全身系統。臨床常表現為惡心、嘔吐、疲勞,嚴重時會出現肝脾腫大、肝區疼痛、重者肝纖維化,因此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關鍵是抗病毒治療[3]。本研究用的恩替卡韋是一種新型核苷類藥物,藥效強,廣泛應用于臨床,本藥副作用少,較安全。與拉米夫定相比,抗病毒藥力是它100多倍,當HBVDNA復制時,能快速抑止,服用不到兩周可明顯減少病毒數量,若持續使用療效更好,服藥一年后,多數患者已測不出感染病毒[4]。
綜上所述,運用恩替卡韋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療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賴璽杰,楊益大,鄭臨等.恩替卡韋分散片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5):988-990.
[2]鄒士輝.恩替卡韋與阿德福韋酯對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療效觀察[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3,19(4):80-82.
[3]王春穎,劉成永,楊友國等.恩替卡韋治療家族聚集性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5,24(4):35-37.
[4]官亮,龔輝,邱夢標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細胞功能分析與恩替卡韋治療效果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5):3373-3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