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剛
【中圖分類號】R92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02
在診斷患者的病情以及分析的時候,臨床醫師需要根據臨床檢驗結果為依據。然而近年來,在用藥方面,藥物的更新換代較快,新藥品不斷的涌現出來,隨之臨床中抗生素藥物的濫用現象比較嚴重。從而導致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比較大,以致臨床診斷和治療出現偏差。本文就藥物對臨床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進行分析,相關分析研究如下。
1.藥物對臨床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作用
1.1 藥物對生理病理的影響:藥物可以根據本身的藥理作用以及患者的生理作用影響人的生理參數,從而會直接影響到臨床醫學檢驗結果,影響醫師對病情的診斷。例如經常服用維生素C的群體,體尿中的陰血、葡萄糖以及膽紅素等成分中會呈現假陰性的現象。長期口服避孕藥的女性,由于肝酶誘導合成增加,容易導致TG升高。另外,消炎痛、布洛芬以及嗎啡等藥物會對膽總管開口處的肌肉具有一定的擴張作用,從而能夠促進膽汁的排出,因此,在檢驗的時候,會導致淀粉酶以及脂肪酶的含量明顯上升。從中可以分析得出,各種藥物對臨床醫學的檢驗結果均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臨床醫師在檢驗之前,先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服用藥物情況,通過藥物對臨床檢驗結果中各個方面的影響效果進行研究,從而有效的減少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干擾和影響,確保醫師診斷的準確性。
1.2 藥物在臨床檢驗程序和方法中的干擾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藥物或者代謝物對檢驗方法有著直接性的影響。例如口服酚酞藥物后,其中少數部分會被人體吸收,大部分會通過尿道排出,如果尿液為紅色,就證明尿液呈堿性。其二,藥物產生的藥理學效應會干擾檢驗程序和方法。例如青霉素類藥物可以使紅細胞非特異性結合白蛋白。其中在硝基鹽實驗中半胱氨酸會對其造成一定的干擾,導致血中酮體呈現假陽性。由于藥物的使用,對人體代謝造成首要的影響,使得在檢驗的過程中,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度。藥物代謝不徹底造成標本中殘留藥物,其也會對檢驗試劑造成影響。
1.3 藥物對特定組織的影響:某些藥物會對特定組織具有特殊的親和力影響,會對相應組織造成損害。例如青霉素和紅霉素屬于弱酸性藥物,其藥物在經過腎臟并排泄時會對尿酸分泌部位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尿酸濃度上升。另外,速尿、利尿酸等藥物經過腎臟的時候會保留鈉物質,會將鉀物質排出體外,會明顯降低血液中的鉀離子含量,從而對鈉、鉀電解質檢驗結果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2.影響臨床醫學檢驗結果的各類藥物
2.1 抗菌類藥物:在抗菌類藥物中,青霉素類以及碘胺類藥物等抗生素能夠促使血液中的尿酸濃度上升;氯霉素等藥物,對骨髓細胞的有絲分裂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從而減少白細胞的數量。
2.2 解熱鎮痛類藥物。鹽酸哌替啶對肝功能檢驗有一定的影響,導致人體中的尿糖明顯升高,該藥主要是通過對膽總管開口處的相關組織造成一定的影響,在用藥之后的3~4h,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作用最大,影響效果會在24h之內消失。
2.3 激素類藥物:可導致水、鈉潴留和低血鉀癥及血鈣、血磷偏低,且血糖明顯增高,臨床上常誤診為糖尿病。如雌激素藥會對人體的血脂正常含量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會降低葡萄糖耐量檢驗效果,會減少紅細胞以及血小板的數量,導致肝臟轉氨酶的含量上升。
2.4 利尿類藥物:可導致低血、低血容量、低氯,長期使用后可出現氮質血癥和高尿酸血癥,如呋塞米、利尿酸等藥物經過腎臟的時候會保留鈉物質,會將鉀物質排出體外,會明顯降低血液中的鉀離子含量,對患者容易引起低血鉀以及低血容量等變化,如果患者長期使用這類藥物,會出現高尿酸血癥等疾病。
2.5 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因抑制葉酸的吸收,常見巨細胞性貧血。因輕度抑制骨髓,故使血細胞(尤其是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偶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報道。卡馬西平可致粒細胞、血小板減少,長期應用損害肝功能,導致膽紅素、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升高。
2.6 抗癌藥物。抗癌藥物對造血系統具有嚴重的影響,對毒害以及抑制造血系統的正常工作,減少血小板、白、紅細胞以及血紅蛋白的數量,影響肝功能。
2.7 其他類藥物。在這些藥物中,抗凝藥物可以有效的加快組織脂蛋白酶的釋放作用,從而會導致血液中的三酰甘油含量急劇下降。另外,左旋多巴克能夠導致檢驗結果中的尿酮體顯色出現異常現象,從而使得原有的反應被掩蓋。
3.藥物抗干擾的解決措施
藥物對臨床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其影響方面包括生物學、藥理學等方面,容易導致檢驗結果與患者的臨床癥狀出現偏差,導致醫師在診斷病情的時候出現誤差。針對藥物的相關影響作用進行分析,醫療檢驗人員需要和醫護人員進行溝通和交流,充分了解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作用,從而有效的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為了更加了解和熟悉各類藥物對臨床檢驗結果的影響,以及減少或避免其影響作用,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3.1 醫師在檢驗之前要及時了解患者的藥物用量、給藥途徑、藥物代謝時間、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作用等方面的內容,根據這些內容對藥物影響檢驗結果的程度進行判斷。如病情允許,最好在藥物代謝時間過后進行檢驗。
3.2 檢驗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要隨時記錄出現影響臨床醫學檢驗結果的藥物,建立各種藥物對臨床檢驗結果干擾的信息系統,以便為檢驗人員提供準確的信息。如果臨床檢驗結果出現問題,檢驗人員要從藥物的干擾性方面進行研究,考慮到是否需要停藥后再進行檢驗,并將分析結果告知醫師。
3.3 檢驗人員還需要熟練的掌握檢驗項目中的流程和步驟,針對具有干擾作用的藥物,在檢驗的號死后,需要采取特殊的方式進行,以便有效的減少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干擾性。
4.討論
臨床醫學檢驗結果,能夠幫助醫師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診斷,有利于發現患者潛在的疾病,對不可逆轉的損害進行預防。根據檢驗結果,能夠方便判斷疾病的發展程度、預估疾病的活動性、衡量療效、預防疾病的復發等情況。所以準確地醫學檢驗結果有利于提高診斷的準確性,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綜上所述,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是一個重要的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了有效的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減少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檢驗工作人員就要熟練檢驗操作程序,改善藥物干擾的試驗方法,有效的提高檢測的準確性,以便有效的減少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干擾作用,要合理防范藥物對臨床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確保檢驗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