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紅紅+陳桂玲
【中圖分類號】R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2
癌癥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目前已成為人類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癌癥患者的心理情況非常復雜,如何幫助患者與癌癥搏斗,使病人安詳地告別人生是護理人員進行心理護理的關鍵,心理護理是促使患者康復的重要因素。
1.心理護理
心理因素可治病,也可致病,精神過于緊張,可是原來較輕的病情進展為重病,甚至不可救治。反之,病情雖然較重,通過細致的心理護理,解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可促進病情的好轉,以至恢復。
心理護理是整個護理工作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1.1 保護性心理護理,嚴格執行保密制度,在病人不了解病情時,不向病人泄露,床頭卡用外文書寫,不讓病人閱讀病歷,治療過程中懷疑可能是癌時,要以沒有“最后病理確診”,來說服患者。
1.2 密切觀察病人的心理變化,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是做好心理護理的基礎,一些病人在內心極度痛苦時,希望向人傾述,有的護士嫌棄別人啰嗦,借口工作忙而離開,聽啰嗦的話,恰好,是暴露出病人的心理狀態。
1.3 護理人員應主動關心,對那些不愛說話的病人,主動與他們溝通。
1.4 做好心理疏導,由于環境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常會感到陌生,護理人員應主動熱情地介紹情況,建立良好醫患關系,是患者主動配合治療。
2.心理社會因素護理。
2.1 一旦患者被確診后,其恐懼,憂郁,沮喪心情是常見的心理反應。
2.2 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多交心,多詢問及關心他們的家庭,工作情況,排除他們的憂愁與孤獨感。
2.3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病人的變態心理要寬容大度,容忍克制切忌發生口角和沖突。
2.4 對一些悲觀失望的患者,必須在其家屬,朋友中進行宣教,同時觀察病人的情緒神志,動作及生活習慣等。
2.5 創造一個良好的休養環境,良好的生活環境能調節病人的情緒,心理環境同樣影響著病人。
2.6 在工作中要熱情認真,語言親切,儀表端莊,嫻熟的護理技術給病人以信賴及安全感,從而影響病人的生理心理狀態及行為,有利于疾病向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