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歡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1
我國高血壓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人,老年高血壓患者已成為社會共同關注的衛生問題。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疾病,臨床治療上主要是藥物控制、運動鍛煉以及飲食適宜等[1]。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由于遠離臨床治療一線,在家庭治療中失去監督與專業性的指導。因此,如何促進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有效控制血壓成為了臨床工作者的重點關注問題。本研究選取所在科室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的78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采用社區護理干預,現作如下報告。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收集所在科室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的78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39例。對照組(39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范圍在65-78歲之間,平均年齡71.21±2.36歲,病程1-5年;觀察組(39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范圍在63-77歲之間,平均年齡72.36±2.47歲,病程1-4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以及一般臨床癥狀上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老年高血壓患者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老年高血壓患者采用社區護理干預,具體包括用
1.2.1 藥護理
告知患者一定要按照醫囑正確服藥,不可隨機調節劑量或自行停藥。向患者講解更改藥物可能會造成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按醫囑服藥的認知。應每自行監測血壓,若發現血壓驟升或血壓驟降時要及時告知醫生。
1.2.2 運動護理
高血壓患者進行體育鍛煉要注意運動的方法和運動的量,注意血壓和心率的變化。患者不可強行進行高強度劇烈的運動,以免發生血壓驟升引起并發癥[2]。
1.2.3 心理護理
老年患者內心比較脆弱,尤其是獨居老人,護士要經常探視患者,觀察患者的病情,監督服藥情況。多與患者和患者家屬溝通,了解患者對高血壓的看法,及時調整不良情緒,促進患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堅持服藥、堅持治療。
1.2.4 飲食護理:老年高血壓患者飲食宜清淡,不宜油葷,多進食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例如芹菜。多吃蔬菜水果,堅持科學飲食,均衡飲食,注意食物衛生。
1.2.5 健康教育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形式應以主題講座為主,講座中輔以生動的演示,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老年患者的理解力比較低,控制講座中的語速與用詞,要通俗易懂,簡單生動。告知患者要堅持服藥,定期監測血壓,合理休息與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2.6 定期復診
社區護士要定期提醒患者復診,定期隨訪,了解患者疾病發展情況。及時預防和控制并發癥的發生,幫助患者提高自我護理的能力,有效控制血壓。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社區護理前后的血壓變化,使用臺式血壓計進行測量。護理中觀察并記錄患者的服藥情況,服藥依從性有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
1.4 數據分析
數據均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其中P<0.05為差異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觀察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明顯大于對照組患者,對比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觀察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心血管疾病,隨著病情的進展會導致冠心病、腦出血甚至腦卒中,嚴重威脅患者健康[3]。老年高血壓患者大部分在社區,一般只有在病情出現惡化時會前往醫院就診,因此社區護理干預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社區護理干預優勢在于患者出院后仍能獲得專業性的知識指導,能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并且社區護理干預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對患者的監督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對比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社區護理干預重在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給予患者正確的健康管理。
綜上所述,社區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增強患者的健康意識,促進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胥之梓,范秀華.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社區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9):319-320.
[2] 張小林.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社區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4):616-618.
[3] 陳秀萍,郭珺玲.老年高血壓的社區護理干預措施與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3,18(33):244-244,245.
[4] 鐵劍飛.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6):21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