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1
近幾年,我們國家患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新生兒數量一直呈上升趨勢。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又稱新生兒肺透明膜病,主要指的是新生兒在出生后不久就會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和呼吸衰竭等癥狀。由于該病的致死率較高,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新生兒的生命健康,所以專家們都在積極尋找該病的治療方法和護理方法。目前比較流行的治療方法就是利用肺表面的活性物質來改善肺的功能,然后在護理過程中做到針對性護理,最終解決新生兒的呼吸困難問題[1]。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按照隨機抽取的方法均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胎齡28-36周,平均30.1±1.2;研究組男25例,女25例,胎齡28-36周,平均30.5±0.9。實驗數據具有可比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肺表面活性物質進行治療并進行基本護理。常規方法是首先保證新生兒所處的環境溫度適宜,其次治療過程中必須有專門人員看護,保證新生兒必需的水分和營養供應,然后糾正酸中毒,必要時還可使用抗生素。
研究組用肺表面活性物質進行治療并進行針對性護理。在給藥前先吸凈患兒氣道內的分泌物,然后將藥物溶解在專用溶劑中,加熱到37℃(與新生兒體溫相近),再將調好的藥物緩慢均勻地注射到患兒的氣管導管內。注射完畢后,再用復蘇囊持續加壓通氣不超過兩分鐘,使藥在肺中分布更均勻。完成給藥之后要將患兒調整為正確的護理體位,整個過程都要采用無菌技術操作和科學的吸痰方法,護理人員要根據每個患兒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密切監測患兒血壓,心率等數據的變化,并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兒用藥前及用藥和針對性護理24h后的肺功能變化,主要考察指標是患兒的機械通氣參數。評定標準為:呻吟消失,呼吸困難癥狀消失,呼吸平穩,血氣指標正常為顯效;呻吟消失,呼吸困難癥狀有明顯改善,呼吸較平穩,血氣指標有明顯改善為有效;呻吟未消失,呼吸困難癥狀無改善或無明顯改善,血氣指標無改善或無明顯改善等為無效。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觀察指標數據對比采用t進行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在兩組患兒干預效果對比方面,研究組干預效果顯著由于對照組(P<0.05)
3.結論
肺表面的活性物質(PS)主要指的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細胞分泌的一種復雜的脂蛋白。PS治療主要就是通過肺表面的活性物質降低肺泡的表面張力,防止肺泡萎縮,保證通氣量,保持肺泡內氧含量,維持肺泡的穩定,從而幫助患兒度過危險期。正常的順產兒很少會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這種疾病的主要患病對象是早產兒,胎齡越小,體重越輕,發病率就越高,致死率也越高。另外剖腹產和第二胎的孩子或者母親患有糖尿病的孩子也是這種疾病的發病對象。所以在患病后采用合適的治療方法和護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雖然肺表面的活性物質的治療方法現在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但是只有搭配更好的護理方法才能有更大可能治愈此病。常規的護理方法主要是考慮了大部分患兒的患病情況,如果患兒數量較多,可以采用常規方法,進行大批量的治療。但是這種方法缺少針對性,不能將護理方法細化到每一個患兒,但是在實際護理過程中,每個患兒的情況都不相同,所以如果采用常規方法就可能會出現一些細微的問題被忽視的情況,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我們現在推廣使用針對性的護理方法,針對每個患兒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仔細觀察并記錄每個監測數據的變化,并采用先進的監測手段,以便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本次實驗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24h后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實驗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也就是說,研究組的治療護理效果要優于對照組,也證明了用肺表面活性物質的治療方法搭配針對性護理的全面治療方案治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在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時采用肺表面的活性物質即PS療法并在給藥后采用針對性護理的方法能夠有效緩解患兒的進行性呼吸困難和呼吸衰竭的癥狀,治療效果顯著,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致死率,適宜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欣穎.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肺表面活性物質替代療法的護理及效果觀察[J]. 護士進修雜志, 2015,5(15):1425-1427.
[2]Cao Ping. Progress in nursing care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ith pulmonary surfactant ([J].):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ursing: Chinese and English, 2016, 2 (6): 147-149.
[3]Liu Yanxiu, Ke Weiqun,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combined with NCPAP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J].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016, 15 (3):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