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敏 王亞楠
【中圖分類號】R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1
現已跨入2l世紀.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要求高等醫學教育應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進行醫學教育改革,將傳播知識,培養能力與提高素質融為一體的醫學人才培養已是當務之急。在醫學教育改革中.實驗教學改革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直接影響當前和以后醫學教育改革的力度和進度。但是,在實際的實驗教學中發現機能學實驗課程的開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學員不能積極進行機能實驗操作,如何培養學員進行機能實驗操作的興趣,從而使機能實驗發揮其培養“實用型”醫學畢業生的作用則是我們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1.做實驗存在的問題
1.1 在多數情況下機能實驗課都要用實驗動物進行實驗,如:小白鼠、大鼠、蟾蜍、家兔。在實驗過程中學員為了避免被抓傷或者是咬傷而不愿進行實驗操作,而某些實驗也讓學員覺得實驗課上對待實驗動物的操作有些殘忍,如家兔實驗性肺水腫實驗,首先切開皮膚,游離出氣管和一側頸外靜脈,氣管行倒”T”形切口,插入氣管插管并結扎。最后處死動物,打開胸腔把肺取出。整個實驗操作很殘忍,這使得他們放棄了實踐操作的機會。
1.2 某些大型的機能學實驗,如:家兔動脈血壓的調節、急性失血性休克等,這些實驗不但耗時長還需要多名學員相互配合,最終使學員在有限的課時內難以將這些實驗做成功,從而失去了做實驗的興趣。
1.3 在實驗過程中,實驗動物會因過度驚慌或飼養不當而產生大小便失禁,加上實驗動物本身有一股異味,且其體毛容易脫落,蟾蜍體表分泌的蟾酥還具有一定的毒性,這讓學員覺得實驗動物臟而可怕,更是不愿接觸它們,因此不愿進行實驗操作。
1.4 學員不能養成提前預習實驗課程的習慣,導致其對實驗目的、原理及操作步驟等都知之甚少,在課堂上習慣于“觀看”老師的演示,不能形成綜合思維,不能從整體上把握實驗的設計?!坝^看”老師的演示之后,又常常“眼高手低”覺得自己動手操作也只是“單純模仿”,毫無意義,結果就不再動手操作。
總之,針對這些問題,經過綜合分析我院采取了以下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措施
2.1 提高學員對機能學實驗的認識對于剛接觸機能學實驗的學員,向其詳細講解開展該實驗課程的目的及其意義,使其在思想層面上意識到機能實驗課程的重要性,并使其能夠真正理解在實驗過程中對實驗動物的操作(處理)方法并非真的“殘忍”,而是為了學知識、學操作技能。
2.2 確保學員在實驗操作中的安全首先教會學員捉拿家兔、蟾蜍、大鼠及小鼠這些實驗動物的正確方法以及安撫實驗動物的方法,防止或減少學員在實驗過程中出現被抓傷或者咬傷的現象;若不慎被抓傷或咬傷能正確處理并及時有實驗教員給予消毒;上課時為學員準備好棉線手套,使學員得到更好的保護,減少學員對實驗動物的恐懼心理。
2.3 加強對實驗動物的管理供學員進行實驗的動物必須符合實驗所需的要求,必須是5kg以上的健康白兔,實驗前必須保證實驗動物擁有清潔的飼養環境;實驗中也要求學員按照要求進行操作,必要時要通過“撫摸”等方式對實驗動物進行安撫,以減少其大小便失禁的情況,不可對實驗動物有過激行為;實驗結束對于動物的處理也必須專人回收處理。
2.4 更新實驗設備并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先進的實驗設備不但能夠提高實驗的效率,增加學員的實驗興趣,還可以縮短實驗的時間;改進實驗教學方法,使學員能更快更好地理解實驗,并從實驗中找到樂趣。比如教員在講解某些實驗的原理時,把實驗器材以及藥理機制、臨床用途、不良反應等,經常使用肢體語言技巧,吸引學員的注意力,讓學員敬佩教員而產生學好這門課的強烈愿望。對于某些大型的機能實驗,指導學員相互配合,充分合理地利用實驗課的時間,從而提高實驗的成功率,增強學員進行實驗的積極性。
2.5 成立機能實驗興趣小組對于愛好機能實驗的學員,機能實驗中心給學員提供課外學習的機會。教員確定設計性實驗課題后,由學員查閱大量參考文獻,制定設計性實驗方案;經教員組成的評審組確定后,學員自行完成整個實驗。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員只做必要指導等輔助工作。這不僅鍛煉了學員的動手能力,使學員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員的科研精神,還為以后學員從事科研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一些實驗操作可以給予學員指導并強調實驗中的注意事項,讓學員善于思考并勇于探索實驗操作的具體方法,這樣可以提高學員做實驗的興趣。
2.6 指導學員做到課前預習每次實驗課課前都要讓學員了解本次實驗課的內容,使其不但能夠掌握實驗的目的、原理、方法等,帶著思考問題去預習,還能從整體上把握實驗的設計方案,這樣可以引起并激發學員進行實驗的興趣。
2.7 把實驗考核成績作為學員學習成績的一項指標過去機能學有些學科的實驗課結束后沒有考試,因此學員對實驗課不重視,上課的積極性不高,往往是少數人在動手實驗,多數人旁觀,不利于對學員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獨立考試計分,才能調動學員的積極性。考試方式具體改革如下:
(1)筆試:占30%。包括實驗目的、基本原理、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探索性實驗:占40%。包括實驗立題、設計、實驗結果、論文質量及答辯結果。
(3)實驗操作考試:占20%。獨立操作。
(4)平時操作:占10%。包括學員平時實驗態度,操作認真程度以及每次實驗報告的質量。
實驗考核不但能考察學員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能使學員更加嚴肅認真地對待實驗課。雖然此方法較為被動,但是卻可以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21世紀高等醫學院校的教育改革方向是重視實驗教學,培養實踐能力較強的“實用型”人才。因此,我們的教學一定不能死水一潭,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探索機能實驗課的教學方法和思路,能否上好實驗課關系到醫學教育改革的成敗。機能學實驗是醫學教育實驗中的重點,必須注重培養學員進行機能實驗操作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其發揮該有的作用,培養出合格的醫療衛生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凌霜.愉快教學的思維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01,19 (9):74—75.
[2] 薛娣.淺談醫學高職高專機能實驗教學中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教 學模式[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11):1353—1354.
[3] 李岷雯.關于機能實驗課改革的思考[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01,24(4):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