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政學院 研究生部)
摘要:大學生法制教育是指對高等院校的非法學專業進行法律的教育,在大學生法制教育中更加重視理論教育,對于法律的學習,大學生并不是單一的認識和接受法律,更多的是探究和論證法律的相關規定,在大學師生法制教育中,學生學習態度并不是很好,在教學中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需求,本文在分析大學生法制教育問題的基礎上,分析高校學生法制教育的改革措施,提高大學生的法制觀念。
關鍵詞:大學生;法制教育;法制改革
高校承擔著為國家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后備干部和各級管理人才的重任。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引導大學生學法、知法,使他們形成較強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一、法制教育內容設置的調整
高等學校的法制教育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通過法律課程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權威,形成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是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很多高校,都是通過開設一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來應付法制教育。這使得學生雖然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看到、聽到各種法律問題,但難以從法律角度去思考和評價,這顯然沒有真正實現法制教育的目的。應對法制教育內容進行適當調整,授課課時少局限我們不可能在課堂中進行所有法律知識講授,除了進行憲法、民法、刑法等幾部大法一般性普及外,可根據學生專業或興趣進行選擇。如可在第一次授課之前做個問卷調查,調查一下學生對哪個方面的法律問題感興趣,根據調查結果側重選擇某一部分法律進行講授。也可根據學生專業進行選擇,如對于企管貿易的同學可側重介紹經濟法知識,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的同學可側重介紹一下電子商務方面的有關法律。總之,是要讓法制教育貼近大學生的生活,滿足大學生的內在性需要。
二、法制教育方法的改進
法制教育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依靠傳統的枯燥無味的“課堂說教”很難起到作用,最理想的做法是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法律規范。我們可以適當借鑒英美法系等國家的“實踐性法律教育”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案例進行教學,但又要防止學生只是簡單地聽聽案情,這時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啟發式教學法,通過設置若干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利用現有的法律規范分析得出最佳答案,這樣的話學生才能更牢固的掌握已有的法律知識。另外還可以通過模擬法庭形式,選取典型的案件由學生進行模擬,其他同學參與案件的分析討論,此種方法形象直觀,還能讓更多的同學參與近來,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也能打破任課教師一說到底滿堂灌局面,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另外,學生法律意識的自覺養成,不是通過一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就能完成的,還應充分挖掘校園文化這一特定空間的作用,如可以發揮學生社團組織的作用,經常舉辦一些法律知識競賽、演講賽、模擬法庭等活動;引導學生收看權威性的法制電視節目,閱讀法律報刊雜志; 利用每年的法律宣傳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進行普法宣傳; 或通過開設法律方面的選修課讓感興趣的同學進一步的了解法律,從而提高法律素養。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打破課上與課下的界限,帶學生旁聽一些刑事、民事、經濟方面的審判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法律的權威,從而自覺地遵守有關法律規定,以此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形成待人的態度和處理有關問題的能力。
三、改革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1、提高法制教育的地位。受到我國傳統法制教育的影響,我國一直存在重視道德教育輕視法制教育的認識,在社會中還存在很多就很多人輕視法制教育。從理論上來說,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密切相關,高校在法制教育中只有結合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教育效果。當前高校大學生普遍重視道德教育,認為法治教育就是道德教育的從屬品,這不利于社會的發展。在高校的法制教育改革中需要把法制教育獨立起來,并確定相應的配套教育機制,避免法制教育邊緣化。目前法制教育屬于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法律制度教育,導致法制教育沒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法制教育雖然也存在思想教育的成分,但是需要看到兩者之間并不能等同,因此高校需要借鑒國外法制教育的成功經驗,加大法制觀念教育,使法制教育獨立出來,形成自己的教育體系。
2、改進法制教育方法。高校需要積極創新法制教育理念,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法律理論,逐漸將法律素養刻到學生內心中。在高校課堂教育中可以嘗試案例模擬的方式,強調師生之間的討論,鼓勵學生通過討論等參與方式,與專業的教師進行溝通,為學生營造熱烈的課堂學習氣氛。在教學中,教師還需要結合社會現實進行點評分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法律教學的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有意識地開展與師生之間的案例,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案例的選擇中需要有意識的選擇與學生相關的案例,如劉海洋殺熊事件等,引起學生之間的共鳴,充分調動學生運用法律范疇的積極性。另外高校也可以利用學生會等開展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3、加強法制教育師資建設。提高法制教育師資建設還需要具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建設,當前我國高校法制教育相對比較薄弱,有條件的高校可以由法律專業的教師來擔負教育工作,若是辦學條件不足還需要充分提高師資力量,針對非法律專業的學生還需要不斷進行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法律意識,提高高校法制教育的專業化水平。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堅定自身的法律信仰,為學生的學習樹立榜樣。
4、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高校在改革法制教育工作中還需要開展豐富的法制教育實踐活動。西方發達國家在法治教育中一般采取實踐性法制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能夠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能夠為我國高校法制教育提供可以借鑒的地方。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可以開展第二課堂,組織學生來進行參觀從,提高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觀能動性。當前我國大學生法制教育相對比較匱乏實踐環節,學生單單從理論上難以獲得深刻影響,缺乏法律實踐,因此高校在開展法制教育工作中需要開展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更加生動的開展法制教育,逐漸加強學生的自律性。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教育案件等電視錄像等,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開展法制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普法知識講座等,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法制教育中,提高法制教育質量。
總之,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是一個艱巨復雜的系統教育工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課題,需要大學教育工作者和社會法制工作者高度重視,相互協作,共同努力,使大學生能科學認識、深刻理解、全面掌握法律法規和法制建設,增強自身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
參考文獻:
[1]郭璐.在職業大專院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強法制教育的重要性[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5).
[2]朱月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并重[J].科技創業月刊,2015,(3).
[3]曾朝夕,王卓宇.當前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若干問題及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 11) .
作者簡介:代洪峰,男,云南行政學院研究生部,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