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嬡
“一帶一路”的發展背景下我國的對外投資的規模水平不斷的擴大,隨著我國的對外工程承包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工程走出國門,不斷的促進我國對外投資的發展。“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為對外承包工程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基礎,響應國家產能過剩轉移的號召,對外工程承包快速的發展,但是同時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從當前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的發展現狀角度,分析“一帶一路”發展背景下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面臨的機遇基礎上,總結歸納其存在的具體問題,從而提出具體的完善對策,有效的促進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抓住發展機遇,提升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了有效的促進我國對外企業的直接投資,積極參與世界市場的競爭,我國提出“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戰略是建立在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基礎上,通過與沿線國家開展全方位的經貿合作,促進我國產能過剩產業的轉移。對外承包工程是我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重要內容,隨著“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推進,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的規模不斷的擴大,2013年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的投資總額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就占據一半以上。“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極大的推動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的發展,積極的利用此次的戰略機遇,規避存在的問題,能夠有效的推動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的健康發展。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對外承包工程面臨的機遇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催生對外承包工程新項目。2014年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的營業額超過1400億美元,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提出時要求我國要與沿線國家開展經貿合作,我國當前的對外貿易的重點合作伙伴是“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提出要積極鼓勵國內的對外承包工程走出國門。在“一帶一路”的戰略中,特別是從“一帶一路”的藍圖上看,主要是基礎設施的互通互聯,如跨越亞歐的高速鐵路成為連接亞洲與歐洲的重要網絡,建設高鐵需要大量的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因此對于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企業來說,其具有較大的發展機遇。
貿易互通增加對外承包工程項目落地幾率。我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戰略,通過與中亞、西亞、東南亞等國家進行密切的經貿往來,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進行信息互換、監管互認、海關合作的貿易合作方式,在檢驗檢疫、質量標準認證等方面開展廣泛的合作,積極推動多邊的貿易合作,打造順暢的貿易通道。特別是積極推動WTO的《貿易便利化協定》實施,有效的推動我國對外承包工程項目的發展,特別是2014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進檢驗檢疫區域一體化的改革,極大的增加對外承包工程項目的落地。
資金的融通有效的為對外承包工程提供資金支持。對外承包工程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從國際工程的承包市場競爭上看,承包工程的融資問題已經成為項目競爭的重要因素,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亞洲作為人口集中的大洲,其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每年需求超過8000億美元,而世界銀行提供的融資資金不足二十分之一。“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絲路基金、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投資機構的設立有效的為對外承包工程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一帶一路”背景下對外承包工程存在的問題
政治風險問題。對外投資的最大問題是政治風險問題,“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面臨的問題中,東道國的政治制度、社會穩定等問題都會影響對外承包工程項目的實施。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的開展需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支持,而東道國由于政治利益的需求會存在政策的不穩定性,或者是對在一些具體項目的執行上存在偏差,導致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出現波動大。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存在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差異,如希臘政府換屆時叫停的比雷埃夫斯港口項目計劃,都反映出政治制度的變化以及政策的變動導致項目的停滯。
法律風險問題。對外投資需要遵從東道國的法律法規,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的施工建設過程中需要遵循東道國的標準。但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存在大量經濟發展落后的國家,其標準問題上存在缺陷,特別是一些項目工程的施工標準不完善,原則性的標準缺乏可操作性,特別是出于政治利益的目的而隨意以“人民利益原則”作為標準來叫停我國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導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項目的實施存在較大的障礙。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的完善對策
善于識別政治風險并積極進行協調。“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為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創造良好的大環境,但是針對每一個具體的對外承包的工程項目需要做好政治風險的防范工作,要針對東道國的政治環境與政治制度情況進行正確的投資決策,并且要通過合同的落實、項目的管理等進行風險的轉移。對于一些政治不穩定的國家,對外承包工程應當調整傳統的僅僅與主要領導溝通的政策,要多從民眾與多方的利益角度進行協調,通過造福當地的目的來推進項目的實施。同時,可以采用轉包的方式轉移政治風險,如通過PPP模式進行投資,加強與東道國的政府、社會民間資本等主體的合作,將項目的利益主體進行捆綁,才能減少政治風險。
熟悉東道國的法律法規。對外承包工程的推進需要了解東道國的法律法規,要遵守當地的法律規定,投資的具體項目要符合當地的政策與法律規定。如在斯里蘭卡被叫停的科倫坡港口城項目,對于中方來說斯里蘭卡的官方回復是認為項目程序違背法律的規定,因此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項目企業應當熟悉斯里蘭卡的法律,并從法律上獲得救濟。
做好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工作。在對外承包工程中,如何避免存在知識產權、技術許可等方面的糾紛,必須要做好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的同時,要了解對外承包工程項目所在的東道國的標準,并且在合同中積極爭取采用中國的技術標準。在對外承包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積極發揮中方的專業優勢參與協議的制定,幫助東道國完善其國家標準,真正推動“中國制造”標準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