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從對醫療衛生單位財務檢查的情況來看,在財務制度建設方面各單位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但是結合具體經濟業務的開展情況發現,有的財務制度執行效果并不明顯,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本文就如何提高醫療衛生單位財務制度執行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醫療衛生單位 財務制度 有效性
在醫療衛生單位的管理體系中,財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而財務管理的重要依據就是各單位所制定的財務制度。與所有的規章制度一樣,一套好的財務制度關鍵在于其能否被有效地執行。下面就結合轄區內直屬醫療衛生單位的財務檢查情況,來分析影響財務制度執行有效性的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改進建議。
一、影響醫療衛生單位財務制度執行有效性的因素
(一)制度設計因素
1.財務制度設計未能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各直屬醫療衛生單位都建立了《財務收支管理制度》、《資金審批制度》等必要的內部控制制度和財會人員崗位責任制度,但已建立的制度過于條文化,沒能結合單位實際情況進行修正,針對性不強,可操作性較差。如《資金審批制度》中規定“各項費用開支,經辦人簽字,所屬部門負責人簽署意見,并報院長審核后交財務科長核準支付”,沒有針對單位各項具體經濟業務規定審批程序、權限和額度等,不便于日常執行。
2.財務制度未能結合當前財政政策進行補充完善。近年來,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的開展深入,財政部門對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等公務支出公款消費類費用把控較嚴,分別針對各項費用制定了比較細化的管理辦法。而有的單位沒有將這些辦法寫入《經費管理使用辦法》中,使財務人員及具體業務經辦人員沒有對這些規定有個系統的了解和掌握,導致公務支出公款消費活動中出現由于對政策不了解而違規的事項。
(二)制度執行因素
1.單位內部缺乏有效溝通。人都是感情動物,沒有交流就談不上合作。很多時候,財務部門已經設計了好的制度與流程,但實施起來磕磕碰碰,其實就是部門間協調的問題,導致財務制度執行不力。如未能嚴格執行大額資金集體討論制度,購置大型設備、支付工程款,財務部門缺乏合同、協議等相關資料,在會計檔案中亦未能體現集體討論的相關資料。
2.對財務人員的獎懲制度、考核機制不完善。很多單位會計人員認為財務工作要求嚴格、責任重,即使會計工作全年無差錯,也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基本工作要求。而目前很多醫療衛生單位對財務人員的考核形式比較單一,比如通過德能勤儉四項內容打分,沒有考慮財務工作的特點,干多干少都一樣。這些因素會致使會計人員對提高財務工作質量、業務能力缺少動力和激情,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各項制度的有效執行。
二、提高醫療衛生單位財務制度執行有效性的建議
(一)堅持以人為本,加大培訓力度
努力把每一位財務人員都鍛造成具備嫻熟業務技能和豐富業務知識的“多面手”。單位全體職工也要在財務制度執行中明確角色定位,領導層人員應該以身作則,中層干部應該做好協調溝通工作,基層人員應該做好本職工作,高素質的職工始終是財務制度被有效貫徹執行的根本保證。
(二)財務制度在設計時應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盡量細化、明確化
告訴單位職工在面對各類經濟業務時如何按正確的程序進行。如衛計局本級經費開支審批基本流程:第一,科室事先提出經費申請,填報機關經費使用審批表(列出具體開支事由、內容及金額,項目經費要做到專款專用,不能超出預算指標);第二,報規財科審核(重點審核該項經費是否為預算安排,開支是否符合有關制度);第三,財務分管領導審批(重點是對項目開支作出決定,審核該項目是否應該開展,經費開支是否合理)。具體流程如下:第一,行政開支審批程序:各科室申請→辦公室審核→規財科審核→財務分管領導審批;第二,業務開支審批程序:各科室申請→科室負責人審核→規財科審核→業務分管領導審批(金額在5000元以上)→財務分管領導批準。
(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來干預有關財務制度的執行
如預算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等都可以借助軟件完成復雜的執行流程,實現大量的數據演算和監控,幫助財務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解放財務人員的勞動力,將其更多的精力轉移到數據管理上來,提高財務制度的執行效果。
(四)財務人員應在財務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中充分做好溝通與協調工作
一是財務負責人,要做好財務管理工作,首先要取得單位領導的支持,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財務制度基本上就很難實行了。個別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對財務工作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做賬上,財務負責人應適當向領導闡述好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財務工作在醫療衛生機構中的重要地位與工作規劃做好充分的溝通,參與管理改革,為領導出謀劃策。使領導在觀念上對財務工作產生重視,才是各項財務制度得以落實的重要保障。
二是處理好與其他相關單位的外部關系。其實不光是財務工作,很多工作都是和人打交道的過程。韓非子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就是這么一個道理。財務部門需要重點處理的外部關系,主要包括財政、物價、銀行等部門以及兄弟單位之間的關系。現在是信息社會,沒有政府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的經常指導,很多政策是沒法完全、及時掌握的。而兄弟單位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能及時發現并修正各項制度在執行中的欠缺,使單位經濟活動更加規范。
三是處理好單位內部各科室之間的關系。財務制度的實施除了領導支持外,還需要單位各科室的配合,很多時候出現的所謂工作上的矛盾,其實是出于制度執行程序方面的糾紛。有了這個認識,處理起來比較有的放矢了。合情合理、有根有據地與各科室探討完善好各項制度流程,能夠保障財務制度得以正常施行,當然前提是要有一套成型的財務制度。
(五)要有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和相應的考核獎勵機制
制度執行中出了問題,就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這里的相關人員既包括直接經辦人,也包括各級管理人員的管理責任。高度的責任意識和嚴格的責任追究是確保各類制度有效執行的關鍵。而對于財務人員考核方面可以從業務水平維度、團隊協作維度、服務對象維度、學習成長維度等方面設計多元化的考核指標,對優秀的會計人員“論功行賞”,從而使會計人員在工作中體驗到公平感和幸福感,助推財務制度執行力的提升。
三、結束語
財務制度是醫療衛生單位開展經濟業務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能夠確保單位經濟業務合理合法地開展。我們只有設法克服和消除財務制度制定和執行中的種種弊端,才能保障其被有效地執行,從而進一步提升各醫療衛生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促進衛生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周俐.略談提高內部會計制度有效性的措施[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0(12).
[2]馬森.提高會計制度執行效力探討[J].會計師.2009(4).
作者簡介:應堅旭,男,漢族,會計師,本科,供職于寧波市江東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