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麗君
面對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招遠市國資局積極作為,深化改革,著力打造國資國企監管服務新體系,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競爭力,增強市屬國有企業發展活力。2015年,招遠市屬國有企業資產存量達到260億元,其中,招金、中礦、國資公司三大市屬國有企業所有者權益170億元、72億元、18億元。
完善政策體系,為進一步深化國資監管“保駕護航”
認真學習貫徹《關于深化市屬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2號)文件精神,結合招遠國有企業監管實際情況,經過深入調研分析,出臺系列配套文件。例如2016年2月份制定下發了《關于規范市屬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管理意見的通知》,有效理順了董事會規范運作、依法履職等各類程序:牽頭制定了《關于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市屬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合理確定市屬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公務用車、辦公用房、培訓等各類標準,逐步建立國有企業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激勵關系。
推行員工持股,為進一步形成國企發展合力“牽線搭橋”
積極推進國有企業員工持股計劃,打造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的利益共同體,建立有效激勵機制,激發企業活力。招遠市從2016年開始,就積極實施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員工股權認購計劃,根據省國資委批準的實施方案,招金礦業非公開發行不超過8000萬股用于員工持股,招金礦業共有超過3000名員工參與認購,占員工總數的37.5%,既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凝聚力和競爭力,也保持了企業人才隊伍的穩定,實現了員工與股東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為企業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積極推進企業上市,不斷增強企業“發展動能”
國資局采取多種重組方式,用足用活政策手段,不斷優化資產結構,優化產業結構,著力支持打通企業上市融資渠道,積極篩選推薦有潛力的中小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通過股改變動,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招金膜天有限公司、金軟科技、招金勵福三家國有企業成功在新三板正式掛牌上市,通過上市有力緩解了企業發展資金瓶頸,增強了企業發展動能。
引入社會資本,為進一步壯大國資規?!凹佑椭Α碧剿鲃撔沦Y金分配方式,健全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重點產業投資領域,并帶動人才、技術等其他要素聚集,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由國資出資1億元,成立招遠市財金投資有限公司,以打造“省級示范、省級一流”為目標,努力拓展PPP項目基金、股權投資引導基金、中小納稅企業信用擔保基金三大主營業務:加快推進桑德國際金都污水處理廠三期PPP項目,總投資1.9億元,財金公司參股20%,目前正在有序推進。同時,積極規劃做好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智慧金都、城市基礎設施等PPP項目的籌劃推進工作;整合各類資金2億元設立政府股權投資引導基金,尋找與招遠金都產業發展的契合點,通過參股方式,與社會資本及其他政府資金合作設立子基金,如“黃金產業基金”、“濱海新區臨港產業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通過專業的基金管理團隊對基金進行管理運作,引導社會資金進入創業投資領域,將資金投入到實體經濟中去,推動供給側改革;2015年首創設立5000萬元的中小納稅企業信用擔?;穑糯筱y行貸款10倍,進一步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緩解企業融資壓力。
設立國企改革發展基金,助力國企改革“縱深開展”
2016年,招遠市積極響應上級政策,探索設立國企改革基金。在煙臺市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該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12月20日招遠市國有企業金澤萬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煙臺市有關部門在煙臺市萊山區觀海大廈聯合舉辦了“煙臺國盛投資發展基金”簽約儀式,正式發起設立國企改革發展基金。本次參與設立國企改革發展基金,實現了三級國資管理、投資上下聯動合作共贏新局面,是招遠市創新融資模式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有利于促進國企資源與金融資本的有效對接,實現國資國企資產整合與處置方式多樣化,優化資本結構,確保國有資產科學合理布局和保值增值。
下步思路與打算
在推進國企國資改革過程中,招遠市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如,改革逐漸步入“深水區”,國企體量較大,船大難掉頭,改革涉及的利益、范圍太廣;當前總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國有企業(特別是黃金企業)在財政收入、經濟發展中地位舉足輕重,很難有效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的關系。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在上級國資部門的總體領導和具體指導下,牢牢把握出資人職責這一定位,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為主線,努力推動國有企業在經濟轉型發展中走在前列。
繼續加快推動企業上市。為進一步利用A股市場平臺,發揮融資功能,加快推進招金礦業A股上市工作,主要是協助招金冶煉做好收購資金的籌集準備,主動做好股權劃轉,并進一步明確股權轉讓后四個子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相關礦權、房產、土地資產后期規范、債權債務管理、借款擔保等相關事宜,充分發揮好國資部門的服務保障作用,盡快實現企業的回A上市。
繼續運作設立產業項目基金。充分發揮財金公司平臺作用,加快各類產業基金的設立,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中小微企業、新興制造業以及政府鼓勵發展的旅游、文化、健康、教育等服務業領域,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促進產業的創業創新。主要是進一步加快與“中建一局”、“中建六局”、“九鼎投資”、“先鋒金融”、“中清國信”、“亞太財務(中銀陽光)”等社會資本對接洽談,力爭“黃金產業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濱海新區臨港產業基金”等盡快設立運轉,提高企業、社會各類資金的有效結合和科學運作,為全市經濟社會事業高質量有效益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