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文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體制改革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職業教育體制改革勢在必行,如何深化職業院校辦學機制改革,是當前的職業院校辦學體制改革的突破口。目前,我國在職業教育發展辦學體制上,學校辦學性質呈現非公即私的辦學理念,這種理念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要求。新形勢下,職業院校主體更加多元化,資本關聯更加復雜,完善混合所有制辦學機制,破除辦學教育瓶頸,對拓寬和深化職業院校發展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職業院校 混合所有制 機制 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c)-0183-02
職業院校發展混合所有制辦學機制的概念,提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國內關于混合所有制辦學機制的研究還比較少,可以參考的資料也比較有限。職業院?;旌纤兄妻k學教育的實踐目標是希望通過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資本流入模式,為職業院校的發展引進先進的技術、知識和管理經驗,突破職業院校的發展瓶頸。股份制辦學體制與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之間在資本運作的本質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而且其辦學的目標的主體也非常相近,強調職業院校辦學和發展的多元化。但是,兩者之間在管理和運營的模式上還是存在很大的差別。
1 明確概念,區別股份制與混合所有制之間的異同
對于混合所有制與股份制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很多人并沒有搞明白,甚至有不少的院校認為兩者之間沒有差別,因此,也就出現了部分院校在混合所有制辦學體制的概念出現之后,直接將自己原有的股份制的辦學體制改成混合所有制辦學。這種對概念混淆和區分不嚴謹的現象非常普遍。事實上,混合所有制主要是指公有資本與非公有資本之間的混合,并不等于股份制,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的。一種觀點認為,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體制的一種表現形式,即混合所有制體制的范圍更廣。現有的主流的觀念和認識是混合所有制體制與股份制之間確實存在很多相同的內容,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其共同點主要表現在產權的多元化和院校運作管理的企業化。但是,根本的區別在于兩者對于資本融合的要求,混合所有制辦學體制要求資本的來源必須是兩種不同的資本類型,及公有資本與私有資本之間融合,而股份制對于資本來源的類型就沒有限定。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混合所有制又是股份制中一個比較特殊類型。由此可見,混合所有制體制與股份制體制之間雖然存在很多的共同點,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2 創新職業院校辦學體制,從非公即私,到公私合流
當前,隨著高校發展與市場經濟建設之間的聯系不斷緊密,“校企聯合,工學交替”的辦學模式成為職業院校發展的重要辦學模式。企業參與到職業教育體制中,對于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優秀應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無論是高效還是政府機構,對于校企合作辦學的實踐都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資金,但是大量的投資之后,收到的效果卻不盡理想,主要的原因是企業與高效校之間的合作存在體制上的約束。企業單一的接受學生并按照公司發展運作的流程進行培養,對于學校的教學過程和方向很難給出反饋的意見,學校也只把學生實習作為學校辦學和吸引生源的一種手段,而對于企業的要求置若罔聞,長此以來,企業由于在這個過程中看不到明顯的收益,對于校企之間的合作積極性也會大幅度降低,畢竟吸引進一名職業院校學生經過一段的時間培養之后學生返回學校,對于公司的管理成本和投入成本來說,也是一種浪費。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職院校原有的單一投資和辦學模式制約企業參與職業院校教育的積極性。而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教學體制改變了這種困境,實現職業院校辦學主體的多元化發展目標。
2.1 產權清晰,權責分明
混合所有制體制辦學的優勢是解決了公辦和私辦單獨辦學所面臨的問題,提高教育資本的使用效能,盡可能的發揮公辦和民辦院校的優勢,例如,公辦院校最主要的特點是體制僵硬,流程復雜。而民辦高校則面臨著最常見的問題是經費不足,難以引進優秀的教育資源等等,混合所有制辦學解決了這兩者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通過企業化的經營和管理,簡化組織機構,提高組織運營效率,引進社會優質資源,同時提高教學成效,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和績效機制。
混合所有制辦學的另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明確了產權的界定,明確資產的所有權和處置權,將資產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制度化、法律化。使得學校管理從政府的管理體制中脫離出來,為學校的法人和股東爭取行使權力的自由控制權,實現對教育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職業院校的教學成效。
傳統的公辦職業院?;蛘呙褶k院校,都存在一個普遍的管理瓶頸,就是管理者之間的權利和責任劃分不清楚,兩者之間難以形成明確的法律關系,這也給后期的管理和決策買下隱患,影響學校的發展。而混合所有制辦學院校在管理者和舉辦者之間具有明確的權責劃分,院校的所有權與其經營權是相互分離的,確保了院校發展過程中權利與職責的統一。
2.2 劃分治理結構,規范運營管理
混合所有制體制下的高職院校,由于具備了法人資產的完整性,因此,其產權的各項職能也就被明確化了。例如資產的所有權、使用于處置權以及收益權益等,院??梢砸罁a權結構,成立相應的管理組織架構,例如成立董事會、股東大會和監督理事會等機構。以便實現對資產的合理投資和使用,在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下,實現經濟收益。同時監督院校在經營和決策過程中的合理性。這種混合所有制體制下的治理結構,是通過資產所有者權和使用經營者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來界定的一種治理結構,使得整個組織保持穩定的運營機制。明確兩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明確管理流程,使得組織結構中的各個主體模塊都能夠受到激勵,解決傳統的辦學體制下職責不清晰,組織架構臃腫,運營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的問題。
3 混合所有制辦學機制下高職院校面臨的困境
雖然高職院校在混合所有制體制辦學的道路上探索出很多值得肯定的成果,但是對于混合所有制體制的懷疑也從未停止過,在運行的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職業院校的定位模糊。學校與企業之間的目的和需求是有很大差別的,學校體制建設一旦進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就必須面臨投資和股東回報的問題,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而學校教育又必須保持其公益性,避免商業化。這兩者之間的矛盾直接導致了職業院校在混合所有制體制化之后其自身的目標定位開始變得模糊,對于資源的使用和投資的公益性,以及經濟利益回報率之間難以權衡。
二是公司化運營給學校教學管理帶來困難。職業院?;旌纤兄妻k學的體制結構一旦確定,也就意味著學校將會想著企業運營那樣進行公司化的治理,帶有市場經濟的盈利性目的。學校作為公益性的教學組織機構,其根本的存在價值和目的是為育人而不是獲取經濟利益,兩者之間顯然是存在一定的價值矛盾的,而這種矛盾的存在也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職業院校的發展和成長。
4 結語
職業院校引入混合所有制辦學體制的實踐,對于院校明確產權責任,合理運用資本,引進搞技術教育資源和發展壯大,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促進組織機構的精簡和教學成果的提升。但是,混合所有制辦學機制還處于時間摸索階段,并不成熟。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是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難,例如,混合所有制體制實施對于教育機構目的性和價值的沖擊,體制建設與組織結構之間的矛盾等,需要學者和專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持續性的實踐總結。
參考文獻
[1] 陳麗婷.高職院?;旌纤兄妻k學現實困境與發展路徑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7(1):107-110.
[2] 翟凡.“混合”,做強做大職業院校的良方[J].中國教育報,2014(11):17-26.
[3] 闋明坤.職業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的有效形式[J].中國教育報,2015(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