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蕙
貴州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出:完成“十三五”的目標任務,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全省各級黨組織強化黨的領導和依法治省兩大保障,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發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護好航,把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好,更加注重抓基層打基礎,把各級干部的素質能力提升好,增強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精準度和推動工作落實的執行力。
以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為指引,都勻市結合實際,嚴格按照“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將黨的建設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引領全市作風建設、 脫貧攻堅、城市建設等工作全力推進,形成“黨建+”工作模式,助推經濟社會跨越發展,聚力都勻變“都市”。全市呈現出黨員素質整體提升、脫貧攻堅精準發力、發展方向更加明晰、發展活力明顯增強的良好局面。
黨建+作風建設
管學相促提升干部素質
3月5日上午,記者跟隨都勻市廣惠街道辦事處平橋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徐艷在社區采訪,“張伯最近身體還好吧?”“徐大姑你來啦!”一路上,徐艷與社區居民熱絡的打招呼。徐艷說,在社區工作了10年,做好社區工作沒什么秘訣可言,關鍵在于用心,要“公平對待,以心換心”。
徐艷的話在記者兩天的采訪中一次次得到驗證,無論是在社區,還是在村寨,“低保發放公平公正”“干部服務意識強”等話不絕于耳,群眾對黨員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工作成效贊不絕口。“社區干部就像我的兒女一樣,生病了有人照管,逢年過節有人陪伴。”廣惠社區82歲高齡的老人樊光珠無兒無女,談及社區的黨員干部一直以來對她的照顧,激動得熱淚盈眶。
近年來,都勻市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20字”好干部標準和從嚴管理干部“五個要”的要求,著力構建管理全面、標準嚴格、環節銜接、措施配套、責任分明的從嚴管理干部體系。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原則,認真履行抓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建立黨員干部信息查詢平臺和“村(社區)干部親屬關系網”公示制度,市紀委監察局收集了全市65個部門和9個鄉鎮辦事處共計21560名黨員干部身份信息,搭建全市黨員、各級國家公職人員、村組社區干部身份信息查詢系統。并實行村(社區)干部親屬網公示制度,在全省創新推行村(社區)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細化親屬關系網公示內容及流程,進一步強化事前和事中監督,全市113個村(社區)686名干部填報了親屬關系網并進行了公示,織就干部監督網,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自覺性得到進一步增強。
既要“管”還要強化“學”。都勻市建立了4個黨員培訓示范基地,不定期組織全市黨員干部圍繞黨的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黨章黨規、系列講話等方面內容開展培訓學習,著力提升黨員干部整體素質,增強為民服務意識,真正做到“圍著群眾轉、帶著群眾干、解決群眾盼”。
目前,黨員教育師資隊伍有88人,累計培訓黨員52000人次。
黨建+脫貧攻堅
再精準再強化再落實
“圍繞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和干部、建強基層黨組織、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精準選派第一書記、強化貧困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基礎保障五個方面,助推脫貧攻堅工作再精準、再強化、再落實。”在都勻市2017年脫貧攻堅春季攻勢行動動員部署工作中,黔南州委常委、都勻市委書記吳丹提出了黨建引領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的要求,到2018年,都勻將實現約3.35萬貧困人口全面脫貧、52個貧困村全部摘帽。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干部”。都勻市在干部選拔任用時,優先考慮在脫貧攻堅一線實績突出的干部,圍繞“換出一個好班子、選出一個好班長、形成一個好思路”的總體工作目標,發揮黨對基層工作的領導作用,構筑強大的基層戰斗堡壘。
在實際工作中,都勻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行每名鄉村黨員干部、駐村黨員干部培育2至3名黨員致富帶頭人,每戶黨員致富帶頭人帶領5至10名黨員貧困戶致富,并以此輻射帶動廣大農戶共同致富。目前,全市有429名帶頭致富的農村黨員在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下,帶領2599戶貧困群眾發展致富。同時,出臺精準扶貧“1+10+1”文件,實行市直各部門、鄉鎮、學校在職黨員干部至少幫扶1戶貧困戶,在職科級黨員領導干部每人至少結對幫扶2戶貧困戶,在職縣級黨員領導干部每人至少結對幫扶4戶貧困戶,全市4174名黨員干部共結對幫扶貧困戶5125戶。同時,在農村試點實施富裕黨員帶動貧困戶脫貧,一般黨員帶頭致富、貧困黨員帶頭脫貧的“三帶”工程,充分發揮基層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黨建+城鎮化建設
聚力都勻變“都市”
行走于都勻市城區,從石板街到人行天橋、觀瀾濱水景觀、河西景觀帶,從古茶市到苗醫苗藥一條街、攝影博覽一條街......“全國文化先進市”“全球綠色城市”“中國最宜居城市”等“國字號”城市魅力凸顯。城市舊貌換新顏的背后是都勻市黨建工作與城市建設相“碰撞”產生的耀眼火花。
按照黔南州委、州政府“一圈兩翼”戰略布局和“一江帶三城”總體思路,都勻市圍繞建設“雙百”城市目標,投資175億元、撬動社會資金700億元投入城市建設。2014年,十大棚戶區改造啟動拉開都勻市城鎮化建設大幕,一時間,土地征收、房屋拆遷等矛盾凸顯,社區協調化解矛盾的力量相對薄弱。都勻市創新黨建工作模式,把“亮身份作示范、亮承諾轉作風、亮行動樹形象,創一流服務水平”為主要內容的“三亮一創”活動融入到城市建設中,市委班子率先垂范,四家班子黨員領導同步跟進,全市4174名黨員紛紛走進農村、社區、企業,主動亮身份、亮承諾、亮行動,認領任務,通過入戶調查,實行一戶一檔、戶戶走訪的方式,了解群眾需求,化解各類矛盾。在全市興起進社區、找問題、結對子、作示范的熱潮。城市建設“疑難雜癥”得到解決和化解,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都勻市以棚戶區改造為突破口,以交通路網建設為骨架,拉開城市框架,城區面積從24平方公里擴容至68平方公里。完成棚戶區改造1.4萬戶,新建城市主次干道198.6公里,三江堰、中國茶文化博覽園、杉木湖中央公園等重點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兩河匯、勝利路大橋、西山公園、東山文化園等重點項目相繼啟動;一座“都市”新城正在崛起。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是對領導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未來三年,都勻將繼續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將抓黨建與發展結合起來,全面完成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任務,不斷做強城市、做大鄉鎮、做美農村,構建起以人為本、道法自然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鎮體系,使城區面積達80平方公里以上,城鎮化率達65%以上,向‘雙百城市踏出堅實步伐,讓都勻變‘都市不再是構想!”對都勻未來的發展,吳丹信心十足。(責任編輯/蒙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