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利
(鄭州科技學院)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小微企業在經濟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河南省小微企業在推動河南經濟、增加就業機會、創造財政收入等方面成為社會經濟、活躍市場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小微企業管理制度不完整、初期規模較小、經營風險大、自身信用意識不高、財物狀況不透明等特點,導致小微企業的融資很難得到銀行以及信貸擔保的支持,融資難已經成為阻礙小微型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結合河南省小微企業的融資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河南省 小微企業 融資 貸款
小微企業作為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供社會就業崗位,增加國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河南省小微企業發展迅速。據《河南省中小企業統計月報》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小微企業單位數42.5萬家,其中小型企業14.1萬家,完成增加值7452.9億元,營業收入24583.3億元,實交稅金600.8億元,利潤總額2370.8億元 ;微型企業28.4萬家,完成增加值2724.2億元,營業收入8771.2億元,實交稅金187.1億元,利潤總額782.2億元。
但是由于河南省小微企業起步晚,市場機制不完善,配套法律法規不健全,小微企業的融資受各種限制;直接融資方面,因小微企業管理機制不完善、信息透明度缺乏、抵押資產薄弱、經營風險控制難度大的特點,難以憑借債券、股票融資;而作為商業銀行出于貸款規模及風險的顧慮,于是提高融資成本,抬高門檻,使小微企業難以從銀行及信貸擔保的渠道融資。
所以如何解決小微型企業融資難問題已成為當前河南經濟發展的嚴峻問題,能不能及時融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一、 河南省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近十年,河南省小微型企業發展迅猛。根據河南省2015年的統計年鑒中的2014年數據:河南省小微企業的總資產貢獻率為34.6%;分行業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主要指標(2014年)中,小型企業8036個,占總數的78.27%;小型企業的利潤總額106233萬元,占總額的48.85%;小型企業的利稅總額為140533萬元,占總額的48.54%;小型企業平均從業人員為97.76人/萬人,高于中型企業的96.26人/萬人,大型企業的33.63人/萬人。各種分組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指數中(上年=100),小型企業為116.4,中型企業為110.5,大型企業為107.5。
由于政策多偏向國有企業,多數銀行因小微型企業規模小,變化快,信用低等原因不給予貸款,導致小微企業的融資困難。多數小微企業只能通過有限的融資支撐公司運轉。唯有從根本上改善河南省小微企業的融資狀況,才能實現小微企業的更好發展。
二、河南省小微企業融資問題
2.1融資形式單一
銀行體系是小微企業外源融資的主渠道。在對小微企業的調研中,企業大多只選擇了銀行借貸和民間借貸兩種融資方法。小微企業除了自身積累外,主要通過間接融資(主要是銀行貸款)來滿足資金需求。可供小微企業選擇的融資方式有從銀行貸款,銀行承兌匯票,民間借款以及商業信用等,其中銀行貸款和銀行承兌匯票是相對規范的融資渠道。
直接融資方面,直接融資比例偏低。當前從各個企業融資情形來看,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狹窄,企業通常達到一定規模才有資格發行股票。間接融資方面,間接融資困難。因小微企業規模較小,財務制度不完善,信用級別低的特點。受到銀行與社會以及擔保機制的歧視。銀行提供給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比例較之大中型以及國有企業少,小微企業本身處于不平等的地位。
民間融資方面,由于民間金融借貸簡便迅速,能夠小微企業應急資金需求的特點,在小微企業從銀行正規金融機構難以融資的情況下,非正規融資渠道成為小微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但是目前民間融資利息及民間借貸利率都較高(一般都在人民銀行貸款利率4倍之上);民間融資又缺乏行之有效監管機制,違規操作頻繁。
在這種限制條件下,小微企業的發展受到體制的瓶頸。在相當長的發展階段內,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依然是資本短缺,主要從事技能偏低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大多數的小微企業很難與技術高超型的高科技高收益的企業競爭。
2.2銀行貸款困難
鑒于小微企業規模小、經營波動大、抗風險能力弱,抵押物缺乏、財務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等特點,銀行出于風險控制及綜合信貸收益的考慮,實行嚴格信貸配給制度,抬高針對小微企業貸款的門檻,呈現“慎貸”、“惜貸”,甚至“不貸”現象。即使部分小微企業有好項目,但因達不到銀行信貸條件或銀行難于對此項目收益及風險評估,導致此類小微企業仍然難以獲得銀行信貸支持,即使獲得貸款,又因額度低、期限短、利率高,仍然制約著此類企業的資金需求,并且承擔著較高的借貸成本。
而作為權限相對較小的國有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嚴格,評定級別及信譽等級的門檻較高。多個金融機構嚴格控制貸款的發放,全面要求授權授信制度,對超過一定貸款的要求上報審批審核。銀行出于風險控制和綜合信貸收益的考慮,特別是當前銀行系統采取了貸款責任追究終身制的情況下,不愿貸款給風險高、信息模糊的小微企業。基層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存有偏見,很少有專業性強的為小微企業服務的信貸人員。其次,由于河南省經濟水平較低,銀行借貸權限沒有下放,造成基層銀行借貸權限有限。譬如:河南省國有的商業銀行信貸管理制度較多;信貸管理機構均是由上一級別給下一級別在年初給基層的下達指標要求,有明顯的計劃管理體制色彩,許多小微型企業被排除在銀行借貸支持范圍之外。
2.3融資成本較高
小微企業的數量大,起始階段發展速度快,其業務和發展規模都處于企業快速成長期,資金需求量很大,但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成本高。
因內源融資不需要外來投資者支付費用,考慮到成本,小微企業資金需求時會首先考慮內源融資,只有在內源融資滿足不了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的情況下,才會轉而考慮外源融資。如果通過民間集資等二手資金取得的融資,資金鏈條長,資金流動成本增加。小微企業無法向金融機構支付更高的貸款利率。另外,一些大企業經常參與投機套利,發揮借錢較小企業容易的優勢,以較低成本融資之后,變相把錢借出去給第三方小企業,小企業借錢利率達到20%,這樣從根本上阻礙了小微企業融資。
其次,利息成本較高。調查顯示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都普遍存在準入門檻高,貸款手續繁瑣且辦理時間長,放貸速度較慢,信貸額度較低等狀況。
2.4政府扶持乏力
當前,政府很多優惠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政策不明確,政策支持力度欠缺。近年來國家雖然從金融、財稅等各方面出臺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但是研究具體政策發現其中存在不少問題。首先,原則性強,針對性差。如“國九條”規定對小微企業實行稅費減免,但沒有具體的關于稅費減免比率及數量的規定,政策具體實施隨意性大。其次, “國九條”直接導致地方財政收入減少,呈現“上面請客,下面買單”的狀況,直接削弱了地方積極性。
其次,顯失公平。國家出于規范民間金融考慮,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目的是促使小貸公司能夠發揮自身優勢服務小微企業,但是部分政策對民營企業的不公平性突顯。此外,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金融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即使小貸公司為擴大資金來源想轉制成為村鎮銀行,其控股權都要出讓給銀行業金融機構,且持股比例被限制在10%以下。
2.5企業自身缺陷制約
河南省作為內地的省份,內部經濟相對不活躍。內地小微企業性質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組織水平及產業水平普遍低下,普遍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及核心競爭力。其次,抵押資產缺乏。小微企業的融資缺乏足夠的貸款低押擔保物,部分小微企業主要采取承包或租賃經營,不具備獨立自主的產權可辦抵押。企業土地、房產、設備等作為物權也往往因證照不全而抵押不成。在缺乏完善擔保體系的情況下,小微企業因自身缺陷難以找到合適的擔保機構或擔保人。
其次,小微企業規模小,產品單一,管理財務制度不完善、財務管理不規范,部分企業為逃稅漏稅,逃避銀行及司法部門的監督,甚至部分企業開設多個銀行賬戶,不能提供真實的會計資料和財務報表,造成銀行無法正確評估企業的經營狀況。
再次,相當一部分小微企業的誠信度較差。譬如:假破產、真逃債,提供“有水分”的擔保品,提供虛假財務報表,隱瞞企業真實經營狀態,隱瞞不利信息,誤導銀行發放貸款或者獲得貸款后改變資金用途等;造成銀行方面因為顧及不可控的危險因素,謹慎借款。
三、河南省小微企業的融資對策
資金是企業運轉的血脈。要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即需要自身的努力和完善融資的微觀環境,又需要政府、銀行以及信貸部門的積極配合以營造良好的宏觀融資環境。針對河南省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提出以下對策。
3.1 建立小微企業信用評級體系
小微企業作為整個社會信用網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關于小微企業的信息數據分散在不同部門,信息彼此相對封閉,嚴重阻滯企業信用體系的建立。同時,小微企業信用評級體系缺位,小微企業的征信記錄及信用等級資料的缺乏,嚴重限制了商業銀行對小微貸款業務程度。建立小微企業信用評級體系迫在眉睫。
建立在公平公正基礎上的小微企業的資信等級評價制度,穩中求進的對資信等級機構認可及監督,是信用擔保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鼓勵小微企業提高信用意識,加強自身信用建設,増強對信貸的吸引力。鼓勵小微企業主動申請信用評級,并制定配套的優惠措施,加快完善小微企業的征信體系建設。其次,針對小微企業的信用評級,建立專業的小微企業信用評級機構,構建小微企業的信用評級指標,合理設置指標權重,配套相關的保障政策制度,全面客觀地測評小微企業的實際情況,給出準確的信用評級。再次,商業銀行充實和完善銀行的企業信用系統,利用銀行的全國網絡系統,實現信息共享,為銀行的貸款決策提供參考,降低銀行的不良貸款率。
3.2建立政府主導的信用擔保體系
企業信用是企業經濟行為準則以及程序的重要事項,其系統設定形成需要政府的支持,社會的響應及小微企業的協助配合,積極建立一個科學嚴謹的擔保體系。
企業的所有信息是構建社會信用平臺體系的基礎。充分利用現有的科學機制及科技先進網絡,包括電腦技術和信息源。實現各部門之間聯網,建立有一個統一的客戶數據庫,詳細記錄中小微企業的客戶詳細信息,各部門在工作中能及時收到信息,達到一個信息雙向流的作用,建立雙向流通系統;從而建立小微企業信用數據庫,實現規范信息及資源共享。但是,需要提出的是,小微企業征信數據的采集和使用首先是一個法律問題,目前為止,我國在征信數據的開放與使用方面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即在涉及到中小企業信息的采集和共享方面也沒有相關的法律約束;其次,中小企業數據開放程度低,信息相對封閉,分散于各個部門造成中小企業信用信息透明度。
3.3提高小微企業管理水平
小微企業融資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自身條件不足,提升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勢在必行。首先,慎重決定投資項目,分析自身位置,合理定位,拒絕盲目投資造成的財務制度混亂,企業資金流失。其次,明確產權關系,實行制度革新。私營的企業要引導其走向資本化,引進現代企業和管理制度。根據企業現代化的最新要求,完善企業制度,改善企業結構是現代企業的新要求,例如,中小微企業要實現重組,退出舊的市場體制。再次,培養企業經營人才,健全企業的政策制度和人才培養的計劃,通過內部培訓和外部引進,組建一支技術力量雄厚以及經營管理的人才隊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滿足小微企業的生產需求。
3.4建立政府主導的融資平臺
由于小微企業因自身較高的不穩定性因素而難以獲得銀行貸款,阻礙了銀行貸款在小微企業作用的發揮。所以可以借助融資平臺建立間接融資體系來緩解之間的矛盾。具體體現以下方面:
第一,建立專門服務于小微企業的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效益最大的資金流動體系。金融機構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定制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融資產品,適當提高對小微工業企業貸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建立貸款信用分級制度,增加小微企業的短期借款額度。同時,小微企業融資必須公開透明,向融資機構及向社會所有小微企業開放。
第二,設立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扶持小微企業的創業投資。對發展前景好、有特色品牌的小微企業給予重點扶持,提供無償或者低息貸款,加大技改貼息力度,鼓勵企業加大技改投入。
第三,充分利用河南省普通居民儲蓄的個人存款,將其轉化為企業可利用融資的資本,將股份合作制修改為企業的民間的集資資本,增強利益的融資功能。同時,小微企業可以采取以追求企業的長期發展收益為導向,發展以長期股權作為投資形式的投資,通過籌資資金投資給企業,實現儲蓄到投資的資金轉化,從而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余娟.我國小微企業融資困境與對策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3.
[2]趙曉云.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對策研究——以C銀行為例[D].安徽大學,2013.
[3]廖亞敏.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的方案[D].廣西大學,2015.
[4]張航.河南省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0.
[5]阿吉冬晴等.貸款保證保險化解江西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研究[J].當代經濟,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