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
【摘要】電子商務專業是一個特殊的專業,它的教學活動與市場聯系特別緊密,沒有可以長時間使用而不過時的教材。尤其高職電商的創業教育,需要及時改變教學內容以適應市場的變化。這既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需要,也是用工單位的訴求。成功的創業教育,可以有效縮短從業者的成熟周期。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電商創業教育的必要性,闡述了高職院校進行創業教育的必要條件,以及學生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從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和創業政策扶持的角度進行探討。
【關鍵詞】電子商務 創業教育 教材 師資
電子商務是現代企業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未來10年內我國大約需要200萬電子商務人才。基于此種背景,眾多高校開設了電子商務課程,有的學校還專門成立了電子商務學院,開設了電子商務方向,幾乎每一所高職都開辦了電子商務專業。高校中培養電子商務人才有三種主要的方式一是技術背景的院系,如由原來的計算機專業、管理信息系統專業延伸到電子商務領域來,這種類型的專業主要偏重于電子商務系統,即電子商務網站的建設、安全問題以及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方面的培訓;二是國際貿易專業、國際經濟專業等專業從基于電子交易方面滲透過來,這種類型的專業主要偏重于電子商務交易,即網上交易所面臨的問題的學習和分析,它與國際貿易專業的知識比較相近,但增加了一些電子商務管理方面的知識;第三種是從工商管理專業發展過來,它主要培養學生利用互聯網實現企業的網上經營管理,也就是企業電子商務。總的來說,第三種人才的培養是在前兩種的基礎上進行的,也就是說管理型的電子商務人才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術和網上交易知識,同時更重要的是能夠將企業經營管理與電子商務高效整合。比較而言,企業真正需要的第三種復合型人才,這與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相適應。
但是,作為一個發展迅猛、變化頻繁的新興專業,電子商務教育如何保證學生在幾年的學習中,能夠與市場高度契合,熟練掌握最新的知識技能;畢業后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而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過時的概念?筆者以為只有在教學實踐中與市場緊密結合,才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因此,電子商務專業進行創業教育勢在必行。但是電商專業的創業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一、對創業學生應具有基本素質不明確: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創業素質的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創業意識。它是創業素質形成的基礎,集中表現為主動、自信、自立、自強,能自主學習、自我推銷,能明確自己的創業目標。
2、創業品質。它是創業素質發展與提升的基礎,可分為創業人格品質和創業心理品質兩部分。創業人格品質包括誠信、踏實、嚴謹、合作等方面;創業心理品質包括堅韌、積極、樂觀、寬容等方面,面對挫折與困難,能予以擺脫與超越的能力。
3、創業知識。它是創業素養發展與提升的動力。電子商務既需要貿易類的知識如貿易實務、市場營銷、稅收稅務、財務、商務談判、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又需要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如文字錄入、圖像處理、網頁制作方面的知識。
4、創業技能。它是創業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創業知識的具體應用,是靠學習訓和實踐激勵出來的。它一般包括學習能力、商機捕捉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協作能力、品牌新能力、網絡市場拓展能力、商務信息搜集能力、商務信息處理能力、網上交流能力等。
二、教材問題及對策:
電子商務是新生事物,發展極其迅猛。電子商務教育與實踐是同時發展的。因此教材內容過于陳舊,大大滯后于實踐。以網絡推廣為例,短短八年時間,推廣主要載體就已經換了6、7種之多。雖然近年來國內出版了多套電商教材,但內容差別很大,教育系統所編的教材實踐環節薄弱,非教育部門所編的教材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有些教材中不同課程的內容重復太多。有時教材只合適普及電商知識,不適合作為專業教材使用。總的來說,優秀教材難以尋覓,教材選擇非常困難。
一本好教材的誕生,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教學實踐基礎,嚴謹的理論體系結構,概念表達要準確、嚴謹等。許多優秀的教材,都是歷經教學實踐的反復錘煉。電子商務涉及的知識太廣,技術、經濟、管理、法律等又是從事電商的人必須了解和掌握的。
所以,我們有必要在繼續和挑選教材的同時,組織任課教師,根所高職院校的特點編寫適合自己學校的教材,將各部分知識有效融合在一起。
三、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電子商務是一門專業跨度很大的學科,包含技術、經濟、管理、法律等方向,交叉性非常強。需要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我們迫切需要讓學生進行豐富真實的實踐鍛煉。僅僅建立一個簡單的實驗室。安裝一套簡單的模擬實驗系統,是無法滿足要求的。如果學生缺乏必要的實際演練,理論和實踐難以緊密結合,學生無法縮短成熟周期,難以獲得理想的就業。
因此必須加強校企合作,大力提升校企互動的緊密程度。處于市場中的企業,他們對產業的敏感和把握,是學校遠遠不能相比的。而電子商務行業的創新速度和力度,又是其他行業遠遠無法匹敵的。因此,必須使們的學生置于企業和學校的雙重環境之中。將學生置于市場大潮之中,充分接受市場的洗禮。
但是現實中企業與學校之間的交流效果不夠理想。個人以為原因如下:
1、短期的學生實習不會給企業帶來大的效益,反倒需要企業投入人力物力去幫扶,而且一些核心部分不會讓學生參與。
2、知名企業合作門檻很高,而一般企業電商業務又不夠完善,導致學生實習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3、學生外出實習將產生較大的費用,對學校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建議:建立我們自己的小微企業。由于電子商務零售,以及簡單的個人網站,并不需要大的規模。完全可以鼓勵師生自主創業。讓學生參與到系統的每一個環節,深入的實踐。這就需要改革學生評價體系,借鑒沿海地區院校的學生評價標準,釋放學生的創造力。
四、師資問題及對策
師資隊伍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電子商務專業的發展。目前我國電子商務教育的普遍現象
是教師往往不能如學生般在新事物或快速變化的事物面前有很好的適應能力。由于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性極強,除了按崗位培養技能以外,必須在學校就讓學生參與經營。而教育行業本身沒有經營的基因,教師也沒有參與太多的經營。因此鼓勵教師主動進入市場,是解決師資問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這需要改革教師評價標準,將教師從繁重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