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利+李長媛
摘要: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樣子,有形形色色不同的人,還有老師、廚師、郵遞員、醫生等等各種各樣的職業,他們從心里向往自己變成這些角色中的一員,從而更好的發展自己的個性,滿足自我成長的需要,而角色游戲活動的開展無疑是最能讓孩子獲得這種身心滿足的一種游戲形式。幼兒通過扮演角色,想象、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經驗,不僅給幼兒帶來了快樂,更促進了幼兒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
關鍵詞:形形色色;發展;扮演
著名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強調:角色游戲是促進幼兒發展的最好的練習和實踐機會。 在現在開展的主題區域活動中,能夠常規性的開展起來,但可以資源比較有限,特別是社會性區角的設置內容、材料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作為班級中常規性區域很多,怎樣讓孩子們在玩的時候能夠最大程度的的挖掘主題區域資源, 發揮各區域之間的聯動關系,從而使幼兒游戲的興趣達到最大價值的實現呢!這是我們一直考慮的問題,結合我們園開展的社會角色區域課題的開展,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和探索,力求使幼兒社會角色游戲能夠通過區域設置之間的聯動、材料投放之間的聯動、 師幼間的聯動、幼幼間的聯動,讓孩子們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 多層次的、多通道的互動,從而促進幼兒社會性及人格的健康和諧發展。以真正發揮出主題活動在區域滲透中的價值所在。結合實際的探索我們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區域設置之間的聯動,構建游戲的多元化
在幼兒班級開展區域活動的開始,區域設置使我們首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依據幼兒年齡特點,結合教育目標及教育主題的內容創設不同的社會角色區,并且要考慮區域環境設置的有有效性和延伸性!!如小班幼兒喜歡娃娃家,那在娃娃家的角色區域中,要注意設置小廚房、甜品站、抱抱吧等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社會角色區域,從而孩子們可以在娃娃家(臥室、書房、客廳、餐廳)的不同的環境中來體驗自己做爸爸做媽媽的甜蜜體驗,從而更好的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發展的幼兒的社會能力[1]。
因此,在環境的創設上, 班級老師要集體商討達成共識,采用固定與靈活設置相結合的方式,創設豐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選擇自由度,但又各不相同的區角,給予每個幼兒自由選擇的機會,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發展孩子的各種能力。
二、材料投放的聯動,碰撞智慧火花
活動材料的豐富性是社會角色區域活動開展有效性的基本保證,皮亞杰提出:“兒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區域活動材料越豐富,形式越多樣,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就會最大限度的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調動幼兒的各種能力進行多種形式的探索,從而使幼兒變得越聰明、越自信、越大膽。單一的材料只會制約孩子、妨礙孩子能力的發展,通過區域間材料的聯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發揮材料的使用有效性,讓孩子通過材料的聯動,更大程度的發揮幼兒的創造性!
如:在《美食一條街》的主題區域設置中,通過面館、烤吧、菜館...等各個區域的設置,小廚師每天需要不同的食材來進行游戲,而單一的固定的食材,孩子們很快就沒了興趣,怎樣讓孩子們在體驗小廚師、小客人的游戲過程中更好的體驗不同季節的食材給我們的飲食帶來的驚喜呢?我們和班級中的美工區進行了聯動,創設了《美食加工廠》,根據季節的不同,運用橡皮泥、太空泥、皺紋紙、海綿紙等各種的美工材料,幼兒自己動手制作水餃、包子、西紅柿、茄子等各種小吃和食材,廚房給加工廠訂貨,根據食材的不同,《美食一條街》推出不同的菜譜,滿足幼兒游戲的各種需要,通過這種形式,孩子們的積極性和互動性變得空前的高漲起來,每次游戲前,他們都會從積極的討論今天加工什么食材,小廚師們根據食材來設計菜單,孩子們在這種的有效的聯動中,最大程度的發展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創造力!
三、師幼聯動,提升游戲的質量
在游戲活動中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老師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及時的捕捉幼兒的興趣點是什么?還要觀察孩子們在游戲時活動材料投放的是否有效,協助幼兒沿著興趣的方向發展,適當的啟發、引導、激勵,讓幼兒積極主動的活動,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自己去發現、總結,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積極性的提高。這在區域聯動中體現的尤為重要。
根據幼兒游戲的過程,老師可以通過路徑圖的方式來最大限度的觀察了解幼兒對當前游戲的興趣,及各種材料對幼兒游戲的作用是不是有效!通過記錄幼兒之間、幼兒和材料之間的使用頻率來分析本次游戲活動幼兒的興趣點是什么?材料投放是否需要調整,在游戲中幼兒之間發生了沖突,老師該用什么樣的方式進行介入、啟發、引導,從而更好的促進幼兒在游戲能力的發展。
1、同伴聯動,其樂無窮。角色游戲,歸根結底使孩子之間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的職業身份,來模仿成人的一種游戲形式,孩子是角色的主體,根據不同的角色,孩子們會發生不同的交流和互動,有爭執、有合作,讓他們在不同的角色體驗中,逐漸依據角色規范的自己的行為,達到提高自我們社會能力的目的!
2、社會經驗的聯動。如在小醫院的角色游戲中,掛號——看病——收費——拿藥——打針,這一系列的過程,要有醫生、護士、爸爸、媽媽、寶寶等,多種角色共同來完成,這在很大程度上也考驗孩子社會經驗的不同,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角色來進行相關的游戲活動,打針、收費、量體溫,這些生活中孩子自身的體驗在游戲中都能夠很好的展現出來!通過這種和小伙伴一起協商、分工、游戲活動內容的過程中,幼兒的經驗產生了更多的碰撞機會。
3、我做“小老師”的快樂。社會角色區域游戲中中,孩子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攜帶著各自家庭中的文化基因,在孩子與孩子的對話中,可實現家庭文化資源的共享。根據游戲的內容,孩子會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來進行交流,有的孩子知識面廣,語言表達能力強,他不停的在游戲時糾正其他孩子的認知,從而達到教育別人的目的。
通過課題的實施,也給我們老師一次自我研究、自我提升的過程,實踐證明,在寬松、自由的區域聯動活動中,幼兒掌握了良好的生活技能,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了幼兒之間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自我的創造能力,作為幼教工作者,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積極探索與大膽實踐,給幼兒提供更加寬松、溫馨、的游戲氛圍,才能使他們真正的身心健康的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 李楠. 角色游戲對大班幼兒同伴交往策略影響的實驗研究[D].河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