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陽
摘要:藝術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歌唱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推動幼兒的情感發展。但是在實際幼兒教學中,由于教師對幼兒歌唱教學缺乏理解,歌唱教學方法過于傳統,即教師唱一句、幼兒學依據,無法激發幼兒的歌唱積極性,甚至部分幼兒出現了反感心理。因此,我們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以幼兒發展規律作為教學出發點,提高幼兒對歌唱教學的積極性,為幼兒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幼兒;歌唱教學;教學方法;創新
在幼兒歌唱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根據幼兒的發展規律、興趣愛好作為教育出發點,進而設計合理的教學環節,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幼兒的學習動力,讓幼兒能夠主動參與到歌唱教學中,實現師幼互動、幼幼互動,加強幼兒的音樂感受,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因此,如何創新幼兒歌唱教學模式是當今歌唱教育的關鍵所在。幼兒歌唱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幼兒感受歌唱藝術之美,對世界有一個更加深刻的意識。為了達到這一教育目標,幼兒音樂教師必須要加強自身的專業素質,創新教學方法、精神設計教學環節,進而提高歌唱教學的有效性。
一、增設歌唱教學導入環節
由于幼兒的心智發展不夠成熟,其主觀性比較強。因此,在歌唱教育中設置導入環節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能夠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在導入環節中,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點方式來提高幼兒的歌唱興趣:
1、故事導入法(情境導入)。針對幼兒的發展規律分析,故事對幼兒有較大的吸引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幼兒這項特點,通過故事導入法來激發幼兒的積極性,首先讓幼兒將注意力集中在導入故事中,進而潛移默化的將故事轉移到音樂教學內容中。(注意:故事內容必須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例如在教學《八只小狗抬花轎》歌曲教學中,該歌曲實質上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教師可以針對教學題目來進行引導互動,在正式教學之前,講述這個故事。如(交互問題):①“小朋友們在電視中看過抬花轎嗎?”②“小朋友們看過小狗抬花轎嗎?”(在此次問題提出之后,教師要引入故事,之后再進行引導)③“想知道八只小狗在抬花轎時唱的什么歌曲嗎?”通過故事導入法,能夠極大的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進而通過故事內容引出教學內容。
2、動作導入法。幼兒教育倡導幼兒能夠動手實踐,在歌唱教學中也該如此。在動作導入法中,教師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來呈現歌曲內容,使歌曲內容更加形象化、生動化,加強幼兒的記憶深度,提高幼兒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幸福拍手歌》時,該歌曲非常適用于動作導入法,可以通過拍拍手、跺跺腳等節奏性動作來實現教學導入,并且這種教學方法對幼兒記歌詞十分有幫助,對幼兒歌唱教學有著重要影響。
二、設立歌曲藝術欣賞感受環節
該環節是通過播放相關的歌曲,讓幼兒靜心聆聽,增強幼兒對歌曲中旋律、情感的感受。由于幼兒歌曲的表達方式非常直接,無論是溫柔曲目、強勁曲目、歡快曲目都能夠在旋律和節奏中體現出來,這也是幼兒歌曲欣賞的重要因素(歌曲簡單便于幼兒理解)。實現幼兒歌曲欣賞的渠道有以下幾點:
1、問題感受法。教師在正式教學之前,對歌曲內容、情感、旋律等環節提出問題,讓幼兒能夠有目的、主動的欣賞歌曲,之后播放一首事先準備的歌曲讓幼兒聆聽。待到幼兒聽完之后,教師進行交流提問:“小朋友們在歌曲中聽到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感受呢?”,通過一系列的提問,不僅能夠實現幼兒之間的經驗交流,同時也能夠引導歌曲內容與歌曲內涵。
2、想象感受法。該教學模式主要是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教師可以讓幼兒針對欣賞歌曲內容展開想象,通過聽覺感受和教師語言引導,給幼兒營造一幅畫面,例如有趣的動畫、幽默的故事、優雅的舞蹈等,通過幼兒想象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視聽感受,進而加深幼兒對歌曲的理解深度。
三、加強幼兒的體驗與理解
該環節主要是為了加強幼兒對歌詞、歌曲的理解深度。為了讓幼兒能夠快速記住歌詞與旋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故事情境法和游戲理解法。其中,故事情境法主要針對歌詞內容與故事情節關聯性強的歌曲,教師可以將歌詞編成一段小故事,通過故事內容來加強幼兒對歌詞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其主要實現方法與上述故事導入法類似,再此不多贅述;游戲理解法主要針對歌詞內容具備游戲性的歌曲,可以將歌詞內容設置成一個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實現歌詞記憶。例如“歌詞傳遞”游戲,由于幼兒歌曲歌詞比較短、也比較簡單。該游戲需要每個幼兒記住一句歌詞,一個幼兒說完之后由另一個幼兒解歌詞,并定期調換歌詞,最終實現歌詞記憶。
四、實現個性音樂教學,培養幼兒創新力與創造力
音樂作為一門自由藝術,因此,實現個性化教學是非常必要的環節。該環節主要是學唱歌曲,并加強幼兒對歌曲的感受深度,用自身對音樂的理解來詮釋歌曲。傳統教學法雖存在一定的弊端,但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幼兒學習必須要有教師引導),在此不多贅述。個性音樂表現教學模式可以分為以下兩點:
1、動畫課件教學法。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制作一個充滿樂趣的動畫短片,并將動畫短片分為有音樂和無音樂兩種,首先教師要播放無音樂的動態短片,進而提問:①“動畫里播放的是什么內容?”;②“大家通過動畫來大致分析下本節課歌詞內容?”③“小朋友們猜猜該歌曲是什么旋律的?”通過提問,教師在播放有音樂的短片,使幼兒們豁然開朗,加深幼兒對歌曲記憶深度的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創造性。
2、歌曲拓展模式。該模式主要是在歌曲學習完成之后,根據所學歌曲實現過去拓展。當一首歌曲學習完畢后,教師要鼓勵幼兒通過自主意識對歌曲進行拓展,通常情況可以從歌詞、動作、形式等方式拓展。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編歌詞、編旋律等,例如將“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轉變為“春天在微笑的桃花里,春天在蝴蝶的翅膀里”,進而培養幼兒的創新力與創造力。
五、結語
歌唱教學是當代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與音樂天賦,推動幼兒全面發展。為了能夠充分發揮歌唱教學的積極作用,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以幼兒的發展規律、興趣愛好作為出發點,激發幼兒的積極性,保障歌唱教學能夠有效展開。
參考文獻
[1] 單艷梅.談幼兒園歌唱教學[J].北方音樂.2011(12):1-2.
[2] 蔡聞悅.淺析幼兒歌唱教學之技法與意義[J].音樂大觀.2014(01):33-34.
[3] 黃靜.幼兒園歌唱教學策略之研究[J].快樂閱讀.2013(0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