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蓉
(無錫市第五人民醫院)
【摘要】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傳統粗放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醫院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國大力推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出臺了一系列新的醫改政策,這對醫院的財務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此,本文分析了經濟新常態下醫院財務管理面臨的形勢,詮釋了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以及應用實踐,以創新醫院財務管理模式。
【關鍵詞】新常態 醫院 管理會計 財務管理
引言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結構轉型,傳統要素投入的方式難以為繼,醫院需要重塑財務管理模式,才能實現效益型增長。管理會計從價值角度管理經濟活動,為醫院財務管理指明了方向。新常態下醫院財務部門應從傳統的記賬式會計核算中解放出來,讓管理會計創造無限價值。
一、經濟新常態下醫院財務管理面臨的形勢
醫院通常屬于事業單位,市場競爭并不充分,因此不少醫院習慣了粗放式管理模式,還未建立起科學的財務管理體系:(1)財務管理觀念落伍。不少醫院把主要精力放在醫護方面,認為財務管理只不過是管錢、記賬,沒有從價值的維護、創造、增值的角度看待財務活動,經常越位、錯位、缺位處理經濟事項;(2)財務管理方法落后。醫院的財務信息系統建設滯后,各部門協調性不足,影響了財務工作的高效性和準確性,而且預算管理制度仍不健全,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化,設置的預算指標不夠細化,立項、申報、審批等流程把關不嚴,導致追加預算現象時有發生;(3)缺乏風險防范意識。醫院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不能及時發現財務風險,等到挪用資金、貪污腐敗等嚴重的危機暴露出來的時候,醫院已經面臨較大的經濟損失。
二、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管理會計是現代會計的兩大分支之一,比起財務核算,管理會計重在管理和決策,為醫院的內部經營管理服務。2016年6月,財政部發布了《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大力推行管理會計的應用。管理會計綜合運用各種管理信息,為醫院管理層的預測、決策、計劃、控制等提供服務,而且采用多種技術方法,直接參與醫院的經營管理活動,能幫助管理者更好地做出決策。管理會計還能夠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優化配置各類資源,加強部門分工協作,使醫院各科室高效、順暢地運行,并能產生相應的協同效應。此外,管理會計能明確權責關系,規范經濟活動,實現內部牽制,并有效發現經濟活動的漏洞,準確評估財務工作面臨的風險,落實各項內部監督工作。
三、新常態下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1.創新財務管理模式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更多來源于要素投入和經濟紅利,而經濟新常態下醫院發展的動力更依賴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2009年1月以來,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醫改政策。2017年1月9日,國務院發布了《“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加上“兩票制”實施意見、薪酬制度配套政策,意味著“新醫改”進入深水區,這些對醫院的財務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醫院必須轉變傳統的財務管理觀念,按照《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創新財務管理理念,建立運營型財務管理模式,明確內部職責分工,確保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并綜合運用多種工具方法,從組織架構、崗位設置、財會制度、會計基礎、內部控制、績效管理等方面構建科學的管理體系,保障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高效性。財務部門應鼓勵財務人員加強職業進修,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以積極應對我國財務轉型的大趨勢。
2.優化財務管理方法
全面預算管理是現代財務控制和監督資金的重要方法,醫院應改變傳統的預算管理方法,建立總預算、院級預算、責任預算的三級預算體系,深化預算編制方法,根據醫院的戰略發展目標和各項經營指標,自下而上逐級編制資金預算,并將預算指標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及個人。同時加強授權支付管理,嚴格落實預算管理方案,凡是重大決策、重大事項、大額支付必須經集體決策或聯簽,以防出現決策風險。隨著會計信息化的推進,醫院必須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統,財務人員需要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和內部控制能力,深入前端業務部門、科室,與各職能部門加強信息溝通和共享,并且借助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建立起各種財務分析模型,及時發現經營管理中的風險源和隱患點,并反饋給各職能部門,一起商討解決的辦法。與此同時,財務部門應建立起決策支持系統,把在內部控制中發現的問題及相應的整改建議反饋給醫院管理者,管理層經過綜合分析,確定最終的整改方案,再責成相關部門進行改進。
3.全面防范財務風險
醫院的經營管理隨時面臨著未知風險,因此應充分認識風險預警管理的重要性,建立系統的風險評估體系,利用多種會計指標進行風險預測評估,全面提升風險識別能力與風險預警準確性,并且積極出臺預控對策,爭取將風險降到最低。醫院還必須建立內部審計監督機制,嚴格保證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有效防范財務風險,確保財務內部控制落到實處。審計人員應充分發揮“經濟衛士”的作用,綜合采用定性審計與定量審計、年度審計與專項審計的方法,認真審核各項票據憑證,準確核實各類收支項目,監督各種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合理性,對財務內部控制的效果進行評價,從而發現財務制度缺陷和程序漏洞,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審計監督人員要隨時保持高度警惕,重點關注各類會計風險點,明確各科室人員的責任,全面防范和控制藥品采購、大額支付、項目投資等環節的風險隱患,并及時上報違反內部控制規定的行為,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使違規亂紀行為無處遁形。
結語: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紅利漸漸消失,加上新醫改任重道遠,對醫院財務管理產生了現實而深刻的影響。管理會計不僅有利于提升醫院財務管理水平,也是醫院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價值基礎。各級醫院必須積極適應新醫改形勢,大力推動管理會計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實現轉型升級和效益型增長,并以此構建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推動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參考文獻:
[1]潘珺.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會計師,2014(12):48-49.
[2]劉梅.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企業研究,2014(6):52-53.
[3]高媛.淺析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統計與管理,2013(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