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蒞+王雪+王海燕+曹巍+滕琳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摘要】我國一直十分重視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如何有效分配和調整教育公共資源。目前,在對高等教育進行改革方面已經有了不少成果,但大都是集中在高校校園系統改革。因此,針對新世紀形勢,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有了很大不同,本文從高校教育改革和網絡教育建設兩方面進行論述,希望為我國高等教育建設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新世紀 高校教育 網絡教育
高校教育改革和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是當代大學需要重視的兩個重點部分,它們對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水平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網絡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現代教學資源之一,也是實現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網絡教育資源的質量將對教學效果好壞產生重要的影響。如果不對網絡教育資源建設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前加以防范,或者是及早做好相關應對措施,不僅會降低網絡教育資源建設進度,而且還會阻礙高校教育改革發展。
一、新世紀高校發展現狀和目標
社會在不斷快速進步,人們對自身要求也越來越高,再學習和終身學習已經成為新世紀下,大部分人所追求的廣泛社會行為。而傳統高校結構設置和教學理念已經與現代社會模式形成了一定差距,限制了學生終身學習的目標需求?,F代高校不該僅僅局限于大學單一校園教育之中,其應該擁有基本遠程教育能力,這是經濟全球化和社會高度信息化背景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新世紀社會現代化的發展迅猛,幾乎是日新月異,人們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緊跟時代步伐,更新自身知識儲備和結構,持續增強綜合素質水準,把學習當作提高個人能力和生存發展環境的第一要素。
現代高校目前仍然是實行內容和進度統一的標準化教學,學生也多為在校大學生,他們在校園里接受學校安排的各種學習內容,但對個性化教學有很多缺失,學校的教學資源也有很大局限性,不能發揮出高校教學多樣化、綜合化的理念。學生在高校中需要有老師指導的同時,還要由更多自主性的選擇學習,而高等學府也應該面向全體公民,公平公開其教學資源,實現全民綜合素質和知識水平提高的目的。
網絡教育是響應開展綜合素質教育的號召,改革傳統教育環境和教育觀念的有效途徑,網絡上虛擬交流環境和豐富信息資源都是遠超校園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其完全可以成為校園教育的完善和補充。實現培養學生既具有生存發展能力,又能夠形成終身學習發展的習慣。此外,也更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供更細致入微的幫助。
新世紀高校教育改革是從高校教學理念、教學資源的內容、結構等方面入手,進行更高要求、高標準的改革,而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正是其中重要環節和目標。網絡教育資源由于自身信息復雜多樣和無限共享特征,使其成為高校改革的突出內容,讓高校能夠實現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資源的改革。教師也在網絡教育資源建設中,轉變自身角色特征,將職責從單純知識輸出,變成主動分析學生需求,設計出最佳學習環境,在梳理知識內容重點講解基礎上,指導學生具體學習。
二、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措施
(一)加強網絡教育宣傳?,F在大家上網一般都帶有明確目的性,并且網絡上內容千奇百怪,建設網絡教育資源,首先就應該加強相關教育資源宣傳力度,使師生了解網絡教育,能夠積極主動的使用網絡教育資源。比如,為了讓網絡教育資源在高校師生之間廣泛傳播,為網絡遠程教育奠定基礎,可以具體通過現有校園媒體,包括校報、廣播、信息欄等多方面大力宣傳,將網絡教育的優勢和特點充分、全面進行介紹。尤其是重點突出網絡教育數字化、交互性和多媒體運用,制作出精美優良的網絡課程,在學校公共網上循環播放,提高點擊率和瀏覽量。
(二)建設特色高水平資源。我國互聯網上已經有了豐富多樣的資源,高校如何打造出幫助本校教學的資源庫是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的關鍵。隨著網絡視頻在校園網中得到越來越多的師生青睞,也愈加顯現出網絡遠程課程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學??梢愿鶕陨硖攸c,制作內容含金量高的網絡視頻課程供師生學習使用。例如,學校一些知名教授、校友等所做的優秀報告和講座節目進行錄制剪輯,再投放到校園網絡,方便學生觀看,可以選擇合適時間學習,還可以反復多次觀摩總結。這樣就可以將這些好的教學資源進行充分利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選擇自己感興趣、有幫助的課程展開針對性學習。此外,高校還應該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網絡教育活動,同時高校與高校之間加強交流 ,可以開放校際間的資源共享,以擴充各個高校的網絡教育資源庫,提升資源質量和教學成果。
(三)營造良好網絡教育資源條件。目前,高校網絡教育資源還處于加強建設階段,其中教育主題資源網站、校園網絡辦公網站以及學校網絡教學資源都是分開進行建設和管理。雖然這種形式在內容分類體現上具有直觀平面性用戶可以有明確目的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但是教育主題資源和學校網絡教學資源就比較被動,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學??梢跃C合考慮,對這些網絡教育資源做出統一部署,再仔細研究各部門發布信息和管理發布環節中的方式,創建出可以統一調用網絡資源的協議和接口,使所有網絡教育資源網站之間,教育主題資源和網絡教學資源之間也能夠流暢調用和對接。此外,將信息匯聚和分類技術運用于羅列其他瀏覽相似網站的信息,以此實現網絡教育信息相互滲透的作用。比如,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成效就是讓高校教育從“單方輸出”向“多方滲透轉化”,主要是通過信息門戶、網絡郵件、網頁認證、新聞網站等將網絡教育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首頁推薦。借此構建出將思維性、知識性、樂趣性、服務性全部融為一體的高校網絡教育氛圍。
結束語: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世紀下的網絡教育是時代發展的主流趨勢,高校只有加強網絡教育環節的建設才能實現傳統教學改革,提高整體教育水平,實現高校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阿力木江.阿吾孜.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共享機制探討[J].教育界,2016,06: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