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正華
摘要:幼兒學習舞蹈需要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的舞蹈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應當把培養(yǎng)幼兒的舞蹈興趣放在第一位,并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生動示范、游戲教學三個方面采取措施,以激發(fā)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這不僅是我國新課改深入推行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國幼兒教學體系不斷完善的客觀需求。
關鍵詞:教學過程;幼兒學習;舞蹈培養(yǎng)興趣
幼兒舞蹈可以塑造幼兒的體型、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情操、提升幼兒的氣質(zhì),這也是家長讓孩子接受舞蹈教育的目的。但由于我國幼兒舞蹈仍處于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下,忽視了幼兒對舞蹈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使舞蹈教育并沒有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重要作用。文章從教學實際出發(fā),探討幼兒舞蹈教育中幼兒舞蹈興趣培養(yǎng)的途徑。
一、幼兒興趣的重要性
以可持續(xù)教育為基礎,決定人對一件事物的認識傾向的即為興趣。良好的興趣愛好,可以推動個人的進步與發(fā)展。而世界上很多偉大的人才都是從對一件事物的興趣上入手的,由此完成了進一步的學習,達成了有效的認知。以知識性的學識興趣為基礎,引導幼兒進行舞蹈教學,是提高幼兒學習舞蹈積極性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確保舞蹈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引導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舞蹈的興趣,才能有效的促進幼兒的自我成功。
引導幼兒產(chǎn)生對美的認知與追求,是確保幼兒產(chǎn)生學習興趣的關鍵途徑,所以,加強幼兒對舞蹈的熱愛十分關鍵,只有幼兒產(chǎn)生對學習舞蹈的興趣與愛好,才能有效開發(fā)其智力,促使心理逐步成熟,同時提高其學習的能力。結合當前舞蹈教學結構來說,只有讓幼兒保持對未知事物的好奇、熱愛,才能推動幼兒自身的進步。
二、培養(yǎng)幼兒學習舞蹈興趣的途徑
1、通過游戲開展幼兒舞蹈教育。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在舞蹈教學中融入科學合理的游戲,可以提高幼兒的興趣,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使舞蹈教學順利進行。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一些貼合訓練內(nèi)容的小游戲,調(diào)劑幼兒的情緒。在做容易讓幼兒感覺枯燥的基本功訓練時,可以創(chuàng)建一些小游戲,使沉悶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也能使幼兒得到身心上的放松。比如,可以玩“開火車”游戲,讓幼兒們對腳盤坐,圍成一個圓圈,然后一起做著開火車的動作向圓中心開去。這個游戲不僅可以起到訓練作用,還可以使幼兒身心得到放松,更能增強幼兒的舞蹈學習興趣。
2、關注幼兒的心理特點。為了保證高效教育,教師必須要掌握幼兒的心理特點與成長特性。教師必須要知道,幼兒學習知識與理解知識的能力是受到限制的,因此,要適當合理且理性的引導幼兒展開有效的學習,結合教學目標編制教學內(nèi)容,同時有機的學習舞蹈形態(tài),由此,培養(yǎng)幼兒的舞蹈學習興趣。
從心理角度來說,在三歲至六歲的幼兒,其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與求知的欲望,同時極易產(chǎn)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進而轉移自身興趣。所以,教師在展開舞蹈教學時,要結合幼兒的這一特點轉變教育形式,激發(fā)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
3、在選材上要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選取舞蹈材料時,要考慮幼兒的年齡及基本情況。舞蹈內(nèi)容要富有童趣、生動、活潑等特點。另外,舞蹈動作的編排上也要富有趣味性,不能太過傳統(tǒng)和呆板。在幼兒的心中,這個世界是無比新奇、富有奇幻性的。所以,幼兒舞蹈教師要以學生為本,站在學生的角度看這個世界,以此分析和處理舞蹈動作,這樣,就會使得舞蹈更加富有童趣。
4、基于幼兒的模仿力進行教學。在家庭中模仿家長,在學校中模仿教師。因而舞蹈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在舞蹈教學中利用動作示范開展幼兒舞蹈教學。當然,幼兒的智力發(fā)育有所欠缺,教師應盡量降低動作的模仿難度,并增強動作的生動性,從而使幼兒樂于模仿,達到提升幼兒舞蹈水平的目標。教師還應注意示范方式的靈活性。若是純粹地將一套舞蹈動作示范給幼兒,很難保證幼兒舞蹈動作的準確性和連貫性。況且幼兒的記憶能力有限,并不能完整地記憶一整套動作。鑒于此,幼兒教師可以利用反復示范、重點示范、分動作示范等多種示范方法,充實示范教學。
5、巧用語言。語言是教師與幼兒溝通與合作的橋梁,教師運用形象而直觀的兒童語言使幼兒聽得懂,可以理解和接受,以此來訓練他們的聽覺、觸覺及手、眼、腦的協(xié)調(diào)配合能力,這樣既可以訓練學生的各種舞蹈動作又可以起到開發(fā)幼兒早期智能的目的。因此想要讓幼兒產(chǎn)生對舞蹈的興趣,運用生動活潑,具體形象的“兒童語言”是有必要的。
6、加強和家長之間的情況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為了保證幼兒在學習態(tài)度上的正確性,教師應當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信息交流,以達到更全面的認知了解,從而達到有效的教學環(huán)境認知。我們從家長的交流情況來看,溝通好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就成了主要的關系認知環(huán)境,從家長對知識的提問形式來看,家長對學生的舞蹈技能學習,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只有讓家長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更好地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十分重要,不僅是教師了解幼兒自身家庭環(huán)境的一個主要通道,也是了解幼兒心理感知情況唯一的途徑。在教學之后,跟家長反映學生的一些學習情況,將問題指出的同時,也將一些教學中的樂趣分享給家長,從而得到一個共同教育的效果。
7、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幼兒對某種課程是否喜歡,是否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老師的喜愛.在舞蹈教學中,和諧、良好、親切的師生關系對教學質(zhì)量地提高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融入幼兒的世界,加強與幼兒的良好交流與溝通。
三、結語
培養(yǎng)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既能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又能增強舞蹈課堂的學習氣氛。尤其是在新課改深入推行的背景下,幼兒教師更應當踐行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教學理念,重點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舞蹈興趣,以此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提高幼兒的舞蹈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培.武漢市少兒舞蹈培訓機構發(fā)展現(xiàn)狀及價值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4.
[2] 梁坤.大班幼兒模式能力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的培養(yǎng)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3] 王蓮.淺談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