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
(廣東省雷州市人民醫院,廣東 雷州 524200)
經尿道等離子電切前列腺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觀察
林柏
(廣東省雷州市人民醫院,廣東 雷州 524200)
目的 探討前列腺增生患者應用經尿道等離子電切前列腺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經尿道電切除治療,觀察組采用經尿道等離子電切前列腺術治療。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7% (58/6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 (44/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治療后最大尿流率、IPSS評分和住院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應用經尿道等離子電切前列腺術治療前列腺增生患者,優于傳統的電切治療術,值得臨床推廣。
前列腺增生;經尿道等離子電切;效果
前列腺增生是臨床常見病,多發于中老年男性人群,患者一般會出現尿急、尿頻、尿不盡等癥狀,影響其生活質量[1]。隨著社會壓力增大,前列腺增生的發病年齡也逐漸降低,就診人數愈發增多。前列腺增生患者可采用藥物保守治療或外科手術治療,但外科手術治療往往更徹底,在臨床上的應用也更為廣泛[2]。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是目前比較新型的一種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方法。本研究探討經尿道等離子電切前列腺術對前列腺增生的療效,并與傳統的電切術進行對比,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間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 (68.4±2.53)歲;病程4~10年,平均病程 (6.9±0.34)年。對照組: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 (69.2±2.95)歲;病程4~10年,平均病程(7.2±0.41)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該組患者接受傳統電切治療,使用內窺鏡電切系統,調節電切功率為220 W,電凝功率為80 W。準備0.9%生理鹽水作為沖洗液,以滾軸狀刨削樣方式切除前列腺,并對患者進行電凝止血處理。
1.2.2 觀察組
該組患者接受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使用等離子雙極電切系統,調節電凝功率為80 W,電切功率為160 W。將電切鏡置于直視位置,觀察輸尿管的開口情況,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結石等,了解其前列腺增生情況。準備0.9%的生理鹽水作引流處理,切除長度膀胱頸和尿道外括約肌。對于三葉增生的患者,按照下述順序進行切除:順時針切除左側葉,逆時針切去腹側葉和右側葉,切除中葉。對于中葉增生嚴重的患者,則按照下述順利進行切除:切除中葉,順時針切除右側葉、腹側葉和左側葉。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者各臨床癥狀消失,前列腺檢測體積恢復正常,質地變軟或趨于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各臨床癥狀改善,前列腺檢測體積有所縮小,質地變軟,但均未達到正常水平;無效:治療后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 =顯效率 +有效率。
1.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后的最大尿流率、IPSS評分、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n(%)]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最大尿流率、IPSS評分、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最大尿流率、IPSS評分、住院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最大尿流率、IPSS評分、住院時間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最大尿流率、IPSS評分、住院時間比較 (±s)
組別 例數 最大尿流率 (%) IPSS評分 (分) 住院時間 (d)觀察組 60 20.2±2.1 15.6±4.5 8.2±2.1對照組 60 15.4±3.0 7.9±3.7 12.8±3.2 t值 10.153 10.238 9.309 P值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現并發癥4例,并發癥發生率為6.7% (4/60),包括感染2例、尿道狹窄2例。對照組出現并發癥16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6.7% (16/60),包括感染4例、尿道狹窄6例、繼發性出血6例。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8.640,P<0.05)。針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作相應處理,癥狀均消除,患者預后良好。
前列腺增生是常見的男性生殖系統疾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并可誘發尿頻、尿急、尿不盡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此外,若不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促使病情發展,如引發腎積水、結石甚至腫瘤等,因此臨床上對前列腺增生的治療十分重視[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結構的加重,前列腺增生的發生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但部分前列腺患者的早期癥狀并不明顯,未能及時進行相應的治療,另外,大部分男性患者因病情特殊,不好意思到醫院就診,因此耽擱了病情,延誤了最好的治療時機。
對于早期前列腺增生患者,藥物治療尚可取得可觀的療效。但實際上,就診患者的病情多較為嚴重,藥物治療的效果甚微或所需的治療周期較長,此時采用手術治療可獲得更為理想的療效。伴隨醫學技術的發展,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該術具有創傷小、效果顯著等特點[4],受到臨床醫師和患者的信賴。
本研究探討經尿道等離子電切前列腺術對前列腺增生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最大尿流率、IPSS評分、住院時間也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表明經尿道等離子電切前列腺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可有效提高療效。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主要是因為治療過程中的溫度較低,減輕了對患者膀胱及其周圍組織造成的熱損傷,且在治療中方便止血,可形成凝固厚層, 預防繼發性出血[5]。 相關研究[6-7]表明, 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作為微創術式,具有創口小、術中出血量少、并發癥發生率低等特點,療效顯著,與本研究所得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應用經尿道等離子電切前列腺術治療前列腺增生患者,優于傳統的電切治療術,可臨床推廣。
[1]劉日升,鄧婉娣,馮彩玲.37例經尿道等離子電切前列腺術的效果觀察及并發癥研究 [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8):157-158.
[2]張衛然.80例經尿道等離子電切前列腺術的效果觀察及并發癥研究 [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5):46.
[3]張國飛,吳越,王玉杰.經尿道前列腺球囊擴裂術與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比較 [J].實用醫學雜志,2011, 27(15):2766-2768.
[4]龔旻,伊慶同,胡巍,等.經尿道前列腺電汽化術及等離子電切術后5年療效隨訪 [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2,33(5):364-368.
[5]李勝,曾憲濤,郭毅,等.經尿道等離子腔內剜除術與經尿道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比較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eta分析 [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1,11(10):1172-1183.
[6]劉俊峰,譚朝暉,李三祥,等.經尿道雙極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與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電切術比較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研究 [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3,13(12):1405-1408.
[7]陳斌,鄭嘉欣,張開顏,等.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與電切術治療不同質量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前瞻性研究 [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3, 34(8):608-612.
(責任編輯:常海慶)
Observation on Effect of Transurethral Plasma Prostate Electroex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Hyperplasia
LIN Bo
(Leizhou People's Hospital,Leizhou 5242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urethral plasma prostate electroex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rostate hyperplasia.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ostate hyperplas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transurethral electroexcision,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nsurethral plasma prostate electroexci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tients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7%(58/6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3.3%(44/60)of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After treatment,the 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IPSS scor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s Transurethral plasma prostate electroex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rostate hyperplasia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electroexcision,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Prostate hyperplasia;Transurethral plasma electroexcision;Effect
R699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3.0309
2016-10-10
:2016-12-29
林柏 (1982-),男,廣東雷州人,本科學歷,主治醫師,從事泌尿外科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