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毅珺,陳景順
(廣東省東莞市人民醫院 呼吸內科,廣東 東莞 523059)
過度動態氣道塌陷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何毅珺,陳景順
(廣東省東莞市人民醫院 呼吸內科,廣東 東莞 523059)
目的 探討過度動態氣道塌陷 (EDAC)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COPD患者,根據患者是否合并過度動態氣道塌陷分為研究組 (26例)和對照組 (34例)。比較兩組患者肺功能、圣喬治呼吸問卷 (SGRQ)評分和6分鐘步行試驗 (6MWT)。結果 研究組的FVC、FEV1、FEV1/FVC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的SGPQ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6MWT距離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過度動態氣道塌陷會影響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
過度動態氣道塌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最常見的呼吸系統慢性疾病,是不可逆性氣流受限性疾病,其致死率僅次于腫瘤、心血管疾病,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近年來,研究[2]發現,肺過度氣道塌陷在COPD患者的疾病發生、發展中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與患者的呼吸運動受限、呼吸困難有一定的相關性。本研究探討過度動態氣道塌陷對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2月至 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 60例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是否合并過度動態氣道塌陷分為研究組(26例)和對照組 (34例)。研究組中,男 18例,女8例;年齡48~81歲,平均年齡 (62.2±6.2)歲;病程1~22年,平均病程 (8.2±4.2)歲。對照組中,男22例,女12例;年齡47~80歲,平均年齡(62.1±6.3)歲;病程1~21年,平均病程 (8.1±4.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根據患者的病史,結合肺功能、肺部CT檢查,研究組患者明確診斷為COPD合并過度動態氣道塌陷,對照組患者為單純COPD。排除標準:合并有肺部其它嚴重疾病,如肺部感染、肺部腫瘤;有精神疾病、癡呆、認知功能障礙等而不能配合本研究。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無治療情況下行肺功能檢查,采用德國Jaeger Masterscreen系列肺功能監測儀,滿足ATS質控標準,先向患者介紹肺功能檢查的必要性和具體操作步驟,對理解能力較差的患者演練后再進行檢查,指導患者正確用口呼吸,先深吸氣,再用力快速吹氣6 s,檢測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 (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占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6分鐘步行試驗 (6MWT)[3]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SGRQ包括三部分:過去3個月呼吸困難情況、目前呼吸困難情況及呼吸困難對當前正常生活的影響,共100分,經加權平均方法計算后,0分表示對生活完全無影響,100分表示對生活產生極大影響[4]。6MWT:患者在平靜狀態、無負重狀態下自行行走6 min,統計其行走的距離。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比較
研究組的FVC、FEV1、FEV1/FVC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比較 (±s)
組別 例數 FVC(L) FEV1(L) FEV1/FVC(%)研究組 26 2.25±0.42 1.65±0.34 71.6±6.4對照組 34 2.51±0.38 1.98±0.32 78.8±7.1 t值 2.5092 3.8528 4.0599 P值 0.0149 0.0003 0.0001
2.2 兩組患者的SGRQ評分和6MWT距離比較
研究組的SGRQ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6MWT距離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SGRQ評分和6MWT距離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的SGRQ評分和6MWT距離比較 (±s)
組別 例數 SGRQ評分 (分) 6MWT(m)研究組 26 67.2±9.4 287.5±54.1對照組 34 43.8±8.7 342.4±60.8 t值 9.9705 3.6328 P值 0.0000 0.000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以氣道持續受限為特征的可逆性慢性炎癥疾病。隨著環境污染加重、 人口老齡化,COPD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成為影響患者健康、生活質量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5]。氣道慢性炎性反應是COPD的主要特征,包括主支氣管、小支氣管炎性反應,引起氣道高反應狀態、氣道攣縮,導致通氣功能障礙[6]。近年來,隨著對COPD的發病機制、病情進展研究的深入,發現過度動態氣道塌陷在COPD的發生、發展中具有關鍵的作用,其發生與氣道炎癥引起氣道高反應狀態密切相關[7]。相關研究[8]表明,COPD患者在慢性炎性因子、炎性介質的刺激下引起氣道高反應狀態,在外界因素刺激下,如冷空氣、污染空氣、煙霧等,可引起氣道攣縮而造成氣道塌陷,氣道塌陷可降低肺組織氣體通氣和換氣功能,進而對患者的肺功能和機體氧氣供應產生影響。
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根據其是否合并有過度動態氣道塌陷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肺功能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肺功能指標直接反映患者的肺通氣、肺換氣及氣流受限能力,過度動態氣道塌陷患者的有效通氣能力顯著降低,進而影響其肺功能。相關研究[9-11]指出,COPD患者的肺功能、急性期發作次數均為影響患者疾病發生、發展的相關因素,同時也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本研究采用SGRQ和6MWT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SGRQ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6MWT距離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COPD合并過度動態氣道塌陷在肺通氣嚴重受限的情況下,患者會產生肺通氣和肺換氣嚴重功能障礙,影響機體的正常氧氣供應,造成組織、器官慢性缺氧狀態,進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過度動態氣道塌陷會影響COPD患者的肺功能,并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臨床中應引起重視,積極減輕COPD患者的過度動態氣道塌陷,能夠有效改善其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1]Murgu S,Colt H.Tracheobronchomalacia and excessive dynamic airway collapse[J].Clin Chest Med,2013,34(3):527-555.
[2]Sverzellati N,Rastelli A,Chetta A,et al.Airway malacia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Prevalence,morphology and relationship with emphysema,bronchiectasis and bronchial wall thickening [J].Eur Radiol,2009,19(7):1669-1678.
[3]龔瑞,程新春,郭愛華,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評估問卷與6分鐘步行試驗的臨床應用 [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 (10):139-140.
[4]朱正剛,陳燕.坐式八段錦鍛煉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活動耐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9):2265-2266.
[5]陶學霞,邵銀燕.焦慮和抑郁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J].浙江預防醫學,2016,28(6):613-615.
[6]歐敏,張超,宋秀杰,等.益肺活血顆粒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生活質量與肺功能的影響 [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 38(3):206-208,211.
[7]段永建,唐祖會,陳旭波,等.六分鐘步行運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J].四川醫學,2016,37(6):623-625.
[8]彭磊,范畢輝,陸劍豪.慢阻肺穩定方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療效觀察 [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3):303-304, 342.
[9]席明霞,覃琴,唐朝,等.自我管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肺康復行為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 (7):509-511.
[10]何良愛,欒曉嶸.健康教育應用于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評價 [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4):51-54.
[11]應少聰,周向東,劉益瓊,等.康復訓練結合健康教育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 [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4,36(5):333-336.
(責任編輯:何華)
Effects of Excessive Dynamic Airway Collapse on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HE Yijun,CHEN Jingshu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Dongguan People's Hospital,Dongguan 523059,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xcessive dynamic airway collapse(EDAC)on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PD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26 cases)and control group(34 cases)according to excessive dynamic airway collapse.The pulmonary function,St.George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score and 6-minute walk test(6MWT)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levels of FVC,FEV1and FEV1/FVC of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The SGPQ score of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6MWT distanc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s Excessive dynamic airway collapse can affect th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PD.
Excessive dynamic airway collapse;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563.9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3.0342
2016-11-06
東莞市科技計劃項目 (項目編號:201610515000596)
何毅珺 (1981-),女,廣東東莞人,本科學歷,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呼吸系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