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杰
摘要: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部分中,機械制造業能夠為其他部門提供良好的技術裝備,它作為制造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能夠完善當前工業體系帶來積極的意義。由此,需要在實踐工作中不斷探究機械設計制造的優化方式,從而更好地推動機械設計在創新中獲得良好的發展。目前,我國對機械設研究工作取得一些成就,然而和先進國家比較還是存在差距的,本文結合機械設計的原則而分析其今后發展的重點方向。
關鍵詞:我國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發展;方向
于一九八四年由美國工程師所出機械設計制造和自動化,他將機械設計、制造以及自動化發展相結合,并在計算機技術支持下而更好地促進發展。經過多年實踐和研究工作可知,機械設計制造和自動化在今天作為新興的科學而吸引人們廣泛關注,同時也更好地為實踐工作帶來積極幫助。本文主要結合機械設計制造和自動化的設計原則而提出其今后的發展方向。
一、設計原則分析
1、堅持以功能需求為導向。在設計任何機器過程中,都需要充分考慮到滿足人們的現實需求,這就能夠運用機械為人們提供服務。因此,設計工作就需要堅持以人們的現實需求為導向,從而使得機器能夠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然而不同的機械在功能方面又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這就要在處理工業輸入能量以及物質信息中做好準備。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證機械輸出能夠滿足實際需要[1]。這就需要設計人員能夠在機械設計制造和自動化綜合性的概念中進行科學分析,并結合其中兩部分,即機電一體化和機電產品,因此,從產品設計一直到銷售這個過程,需要提升產品的性能,同時還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重視對產品性能的改進,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
2、結合技術實施創新。機械產品通過實踐運用才能夠發揮其功能,然而不同的機械產品有不同的產品分類,因此,這就需要在技術支持下實施創新。如根據產品材料或者是加工所存在的差異,并通過改變其中的物質狀態,使得機器能夠有新的用途[2]。實際工作中,主要有機床、輕工機械以及食品加工機械等,而這些不同的機械需要進行轉化用途,并在信息和能量輸入方面可以提升效率。所以在機械實施創新方面除了重視機械的性能之外,還需要在實踐工作中結合相關技術進行創新,如提升輔助功能等。
二、發展方向分析
1、走向智能化和機電一體化方向。當前,機械設計制造和自動化在發展方向逐漸進入了智能化的模式。在文章中智能化主要指機械的“行為”已經可以通過有效的方式進行控制,同時也融入了先進控制方法,并能夠模擬人類的操作方式,從而賦予了機械人格化以及智慧化,這在今后發展過程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機械的邏輯能力[3]。此外,機電一體化發展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向,這對機械相關的企業而言,是在當前市場中迅速獲得一席之地重要方式。
2、走向網絡化和模塊化的發展方向。目前社會發展中已經對網絡技術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性,不僅在工作中離不開網絡工具的幫助,而且人們生活中也得到了良好的服務。因此,機械自動化的產品則在今后發展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做好遠程控制,同時通過網絡技術的支持而使得機械設計和制造發生較大的變革,這就使得機械產品在今后的設計和發展方向也能夠在網絡化的發展模式中找到新的出路[4]。此外,機械產品還可以在網絡化的銷售模式中找到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點。然而機械設計制造和自動化發展進入模塊化,這不僅是其中一項艱巨工程,而且還能夠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因為在模塊化的方式中,涉及到更多的廠家,這就需要各種機械設備能夠在機械接口以及動力系統方面實施科學組合,從而提升了機械產品的生產效率,所以在機械設備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機械產品之間在模塊化發展過程中更好地滿足當前人們對機械產品的需求,并且能夠提升機械產品的生產規模。這種模式對機械發展而言是其發展中重要前景。
3、走向微型化和綠色化發展方向。機械自動化在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末開始走向了微觀的領域,而微機械由于體積小、運動靈活以及耗能少的優勢而使得人們的喜愛,同時對于生產企業而言,也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因此,在軍事,醫療、信息以及生物技術等領域中獲得顯著的應用效果,在今后發展中,可以繼續沿著這一方向不斷深化。隨著環境污染加劇和資源減少,當前人們積極都在積極做好環境工作,從而使得各行各業中的人們都積極在工作中融入綠色和環保的理論,因此,綠色產品就逐漸發展起來,在機械設計今后的發展方向也需要走綠色化的道路[5],一方面這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現實需要,并且綠色化的發展方向也滿足了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對環境實施保護。
4、走向人格化的發展方向。在未來發中,機械也需要注重人和產品之間的關系,并更好地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即就是實現機械的人格化。因為機械產品最終的運用對象都是人,所以需要對機械產品賦予智能、人性以及情感。此外,人格化集中在模仿方面,通過研制不同的產品,能夠逐漸具有人性化的特點,這是機械在今后發展中的方向,在人格化的發展中更好地為人們提供服務。
三、結語
由于機械設計制造和自動化有良好的穩定性以及高質量的優勢,在設計過程中能夠結合自動化的優勢而為人們的工作帶來較大幫助。因此,機械設計在今后的發展方向就要結合當前的各項先進技術而找到創新發展有效之路。設計人員在確定發展方向之后,并能夠結合實踐工作而研究具體的發展路徑,從而使得機械設計制造和自動化能夠在良好的技術基礎中實現創新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宋如林.我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行業發展的概況[J].時代農機,2016,43(12):2-3.
[2] 強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3+4”分段人才培養方案初探[J].價值工程,2016,35(09):149-150.
[3] 周向東,蔣英杰.中職與應用型本科“3+4”分段銜接培養模式的必要性分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06):8-9,62.
[4] 王國棟.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的數學課程體系初探[J].內江科技,2014,35(12):151,125.
[5] 王權,徐超輝,王沖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3+4”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探討[J].模具工業,2015,41(10):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