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農業和農村始終是難點和重點。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重要歷史使命,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認識和共同行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認真貫徹黨在農村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堅持農村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真正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全面推進農村的發展。
1 邊疆鎮新農村建設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績
遜克縣邊疆鎮積極發揮基層組織作用,不斷推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中央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及構建和諧社會的整體部署,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使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充分認識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并積極投身到建設活動中,在新農村建設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
1.1 發展新產業
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中心,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進一步優化農村經濟結構。重點建設了六大基地。一是以黎明、前進、團結等村為主的優質專用綠色大豆生產基地,突出發展以“綠色”為主的優質大豆;二是建設了以靠山、高灘等村南瓜生產主為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三是建設了以新豐、靠山等村為中心對俄蔬菜出口基地;四是建設了以發展肉牛、貉狐、大鵝等畜禽產品為主的養殖基地;五是建設了以五味子栽培為重點的北藥種植基地;六是按照“以內促外,以外帶內”的發展思路,建設了對俄農業開發生產基礎。
1.2 建設新村鎮
堅持規劃先行,按照先易后難,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整潔,村貌美化的原則,分期分批推進村鎮建設。組織各村屯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制定村容村貌改造方案。針對農村臟、亂、差現象突出問題,集中進行環境整治,綠化美化村屯環境。加強農村道路、排水等基礎設施和文化、體育、衛生等基本設施建設。同時堅持典型引路,抓好團結省級新農村示范村,新豐、黎明、常勝三個縣級新農村示范村和邊疆村鎮級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在示范村經濟、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發面,給予資金,政策和項目的傾斜。同時,加強其它村的新農村建設工作,從而做到典型引路,整體推進,全面上層次,上臺階。
1.3 培育新農民
按照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要求,通過發展農村教育,完善農民培訓制度,依托產業對全鎮適齡農民進行觀念、技能、法制等培訓,從根本上激活了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內在動力,圍繞邊疆鎮對俄加工園區,大力發展個體民營經濟,加快了向二、三產業轉移步伐。
2 邊疆鎮新農村建設中基層組織建設主要工作、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也是建設新農村、實現各項目標的組織者、實施者。通過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提高農村干部的素質和能力,全面實施“鎮村干部素質升級工程”,通過“上掛”,“下派”,“選調”優秀大學畢業生、優秀干部充實到鄉鎮及農村一線等方法,從根本上改變鎮村干部隊伍的結構,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人才基礎和組織保障。在鞏固鄉鎮黨委開展的“黨員服務區”,“兩風建設”,“三個代表”學教活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等一系列教育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和拓展黨員責任區,必要時可與村黨支部書記及“兩委”成員工資掛鉤,實行獎懲制度,進而實現“四個到位”即思想認識到位、組織領導到位、方案措施到位、執行落實到位;突出“三個層次”即在活動中形成領導帶頭、黨員牽頭、群眾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態勢;實施“三項教育”即加強系統教育、日常教育和重點教育;爭當“三個模范”即爭當促進生產增收的模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模范和服務人民、服務群眾的模范。
3 邊疆鎮構建和諧社會,推進建設新農村的內容、措施和實踐活動
3.1 邊疆鎮構建和諧社會,推進建設新農村的主要內容
遜克縣邊疆鎮作為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的鄉鎮,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的主要內容應圍繞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項目標開展,堅持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穩定發展種植業,大力發展畜牧業,積極發展外向型農業和勞務經濟,從而全面推進各項經濟的發展。要以鎮村規劃為龍頭,建設新村鎮,以創建文明鎮村為先導,塑造新風貌,以提高基層組織建設為保證,加強“四個文明”建設,努力建成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協調、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3.2 邊疆鎮構建和諧社會,推進建設新農村的具體措施
在具體推進過程中要采取相應措施狠抓落實:
3.2.1 建立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點,幫助基層支部開展各種活動和各項主題實踐活動。
3.2.2 開展各部門包扶活動,要積極發揮包扶單位優勢,積極組織他們到包扶單位開展對接,切實為基層解決實際問題。
3.2.3 切實抓好試點村工作,以點帶面,有目標、有任務、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新農村建設各項目標任務的實現。
4 邊疆鎮構建和諧社會,推進建設新農村的實踐活動
4.1 應扎實開展好“三送”活動。
一是送思想。把新時期黨的方針政策及時送到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和農民黨員中去,用黨的十八大精神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統領農村各項工作。
二是送政策。宣傳農村稅費改革、“一免四補”等一系列農村政策,入戶為群眾解難答疑,讓黨的各項政策深入人心。
三是送溫暖。組織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走村入戶開展送溫暖活動,幫助農民群眾和困難黨員解決實際問題,讓農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黨的溫暖。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任重而道遠。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堅定信心,以腳踏實地的態度,求真務實的作風,銳意創新的精神,縝密細致的工作,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作者單位:中共遜克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