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君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全國各地除了沿海地區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外,農村經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發展,極大促進了我國整體經濟實力的提升。但是應該注意到,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雖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發展成果,然而從整體上看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對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所以新時期還應該對農村經濟發展問題進行分析,針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改革開放;經濟形勢;農村經濟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推進以及我國三農政策的貫徹落實,近幾年我國農村經濟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果,整體發展態勢相對較好,在推動全國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受到農村經濟基礎薄弱等問題的影響,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后勁不足,持續性相對較差,因此從這一角度進行分析,新時期仍然十分有必要加強對農村經濟的重視,制定合理的措施推動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良好的支持。
1 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農村農業基礎相對薄弱
改革開放后,受到我國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影響,農民家庭收入水平逐漸提升,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而在此背景下,國家認識到工業建設的重要作用,開始大力支持工業經濟的發展。但是在我國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部分地區缺乏規范化管理,導致大量的耕地資源遭到破壞,對農民的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即使針對破壞的耕地國家已經給予了一定的經濟補貼,但是耕地的減少對農業基礎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嚴重限制了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國家農產品保障供給平衡也受到不良影響。
1.2 農業的發展受到限制
近幾年,我國各地區農民為了進一步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家庭生活狀況,一般會選擇農閑時期到城市中打工,甚至部分農民直接放棄了土地耕種,完全以在城市中打工為生,但是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涌向城市,并且這些勞動力的整體素質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民工就業競爭壓力,農民工就業困難,對農村經濟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同時,大量農村勞動力的不合理轉移也造成農村地區農業生產水平下降,農民對農技創新不夠重視,務農積極性降低,嚴重限制了農村農業的發展,不利于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1]。
1.3 城鄉經濟差距仍然存在
城鄉經濟差距問題是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城鄉經濟差距的存在造成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教育文化等建設水平偏低,無法有效支撐農村經濟的發展。所以我國政府部門要想真正推動農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就應該針對城鄉經濟差距問題制定相應的措施,為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2 新時期推動中國農村經濟建設發展的主要措施
針對我國農村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新時期政府部門在充分分析農村經濟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可以從以下角度探索相應的經濟建設措施,為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
2.1 合理轉移農村勞動力,提升農民整體素質
農村經濟的建設發展實質上是提升農村生產力水平,改善農民的生活狀況,因此在建設發展農村經濟的過程中應注意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為農村生產力水平的逐步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同時,在提升農民整體素質的基礎上,在發展農村經濟的過程中應該對農村勞動力轉移進行合理規劃,保證既能夠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也可以推動農業發展[2]。具體而言,一方面應該發展農村地區職業教育,對廣大農民群眾實施相應的教育和培訓,提升農民就業競爭力;另一方面,應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農村住房保障、醫療保障、教育保障和社會保障等工作現狀,全面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這樣,在提升農民素質的基礎上合理控制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就能夠打牢基礎,有利于提升農村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2.2 引入資金,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進程
當前我國農村經濟在建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人才資源短缺和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因此要想推動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政府部門還應該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多渠道引入資金,爭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保證農村經濟獲得持續穩定發展。同時,在建設農村經濟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農村金融稅收杠桿的作用,將更多的信貸資金向農村地區引入,以充足的資金支持加快農村經濟建設發展進程。
2.3 優化農業生產組織方式,調整農村產業結構
在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應該注意引導農民群眾以市場為先導,結合市場需求探索科技化農業生產工作,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3]。具體而言,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在開展農業生產工作的過程中應該盡量引入先進生產技術、優化種植品種,實現增產增收,促使農產品、畜牧業以及水產養殖業等都得到良好的發展,保證農產品的附加值得到有效的增強。同時,在發展農村經濟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挖掘地區優勢,全面加強第三產業建設,以第三產業發展帶動農業經濟發展,為農業經濟建設提供良好的支持。唯有如此,農村經濟才能夠真正實現健康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也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對社會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在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實現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就必須加強對農村經濟的重視,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促使農村經濟在新時期能夠取得更大的發展成果,為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宋曉光.對當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4(3):1-2.
[2]王浩歡.當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探索[J].中外企業家,2016(18):8-8,11.
[3]葉維武.金融深化與中國農村經濟發展[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
(作者單位:山東省安丘市大盛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