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冠
【摘 要】本文在SAE ARP5150標準的基礎上,總結了事件安全性評估的方法,詳細介紹了液壓系統可燃液體泄露問題的風險分析的過程,為進一步制定飛機/機隊改正措施提供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液壓系統;可燃液體;持續適航;風險
0 引言
液壓系統是飛機上的重要能源系統,其元件、管路分布在飛機各大區域,整個系統內的液壓油是可燃液體的重要來源。民用飛機主流的液壓系統仍然采用液壓油傳動,易出現油液泄露,如果還存在點火源,那么對于飛機安全是極大的威脅。為了減小該風險,一方面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液壓油泄露的防火設計要求;另一方面在飛機交付后的運營階段,對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可能導致液壓系統出現泄露的故障、磨損、干涉、變形等問題進行風險評估,給出風險的大小,制定改正的措施,保證機隊運行安全。本文通過在某型號民用飛機實際運營中出現的可能影響液壓系統可燃液體泄露問題的事件進行分析,總結了對于該類問題的風險分析方法,為制定飛機/機隊改正改進措施提供參考。
1 風險分析方法簡介
保證飛行安全是民用航空永恒的主題。飛機在投入運行后,會不斷暴露出各種對安全有潛在影響的缺陷,從而降低飛機的適航性。例如實際運行過程中遇到的可能導致液壓油泄露的事件,如液壓導管變形、磨損,導管連接頭滲漏,導管和周圍結構干涉或間距過小等問題。通過調查分析,這些問題的原因可能是設計缺陷、質量逃逸、制造偏離等。對于這類問題,如何保持它在設計制造時獲得的固有安全性,使其能始終處于安全運行狀態,是保障飛機安全運行的重要條件。
型號合格證持有人在飛機適航性缺陷修正工作負有極其重要的責任,承擔的工作有:缺陷收集、風險分析和調查、制定修正措施并更新相應技術資料。其中風險分析是關鍵步驟,是開展后續制定修正措施工作的前提條件。通常情況下,風險分析過程包括四個步驟:
1)潛在不安全狀態確定;
2)后果嚴重性等級確定;
3)發生可能性概率確定;
4)風險水平確定。
1.1 潛在不安全狀態確定
不安全狀態是指通過運行經驗、分析或實驗發現有以下實際證據,則認為存在不安全狀態:
1)安全邊際量或功能大幅降低;
2)機組身體不適或超負荷工作以至于不能精確地執行器任務;
3)對機上人員造成嚴重或致命的傷害。
潛在不安全狀態就是指未經驗證的、但很可能存在的不安全狀態。
液壓系統的液壓油泄露可能會對飛機、系統造成安全影響。根據泄露量大小和泄露位置的不同,可能造成:液壓油耗盡導致液壓系統本身失效;液壓油遇到點火源使得某區域著火;結構被液壓油腐蝕而失效;導致相關液壓用戶(飛行操縱、反推、剎車、起落架收放、轉彎)系統的安全裕度降低或失效等不安全后果。
根據在飛機實際運行過程中收集到的事件,分析事件可能造成的不安全后果(可能是一個或多個)。如果中間過程難理解,可以增加中間事件環節(事件之間相互獨立),由此可以建立事件鏈。一般情況下我們把收集到的事件本身作為初因事件,如果隨著原因調查的深入,可進行調整。
例如某事件信息:某型號飛機在一次維護中對液壓系統打壓,發現后設備艙2#液壓系統電動泵與壓力油濾組件之間的彎管抖動,并和附近的電動泵固定支架發生摩擦,進一步檢查發現在導管內側出現磨損。
對這個事件信息初步分析,該導管位于電動泵壓力出口位置,導管振動和支架發生摩擦,使得導管損傷,長期磨損會導致破損,造成大量液壓油泄露。因此初因事件是液壓導管磨損,產生的不安全后果有兩個:一個是液壓油過多的外部泄露導致液壓系統本身失效(不安全狀態A),另一個是液壓油泄露在后設備艙遇點火源導致著火(不安全狀態B)。
1.2 后果嚴重性等級確定
對于潛在不安全狀態事件的后果嚴重性等級,通常采用定性的方法來確定,主要通過該不安全狀態對飛機、機組和乘客等人員的實際影響或潛在影響來判斷。對于液壓系統或其它相關系統的危害性影響可以參考系統級的SSA,FHA,FMEA等安全性分析報告。
比如在上述例子中,飛機的液壓能源系統采用多套互相獨立的液壓構架,泄露只會導致單套液壓系統失效,其它備份的液壓系統可以保證飛機主要的液壓能源需求,因此造成的嚴重性等級較小(Marginal)。第二種情況,如果泄露的液壓油在艙內聚集,遇到點火源會發生燃燒,導致艙內著火,可能會波及到艙內其它系統設備,造成多個系統的功能失效,嚴重情況下會導致飛機失控,保守考慮嚴重性等級為災難性的(Catastrophic)。
1.3 發生可能性概率
發生可能性概率可以通過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得到。
當很難獲取有效數據時,可以采用定性的方法。該方法基于工程判斷和使用經驗,可參考下圖MIL-STD-882D中對不同危害發生可能性概率的定義。
不同于定性的判斷,定量方法是根據前述潛在不安全狀態的事件鏈示意圖,分別計算初因事件和每個中間事件的發生概率,取它們的乘積作為不安全狀態A和B發生的可能性概率,公式如下:
PA=P0×PA1×PA2×PA3
PB=P0×PB1×PB2×PB3
上式中,PAi,PBi為中間事件的概率,P0為初因事件發生的概率。
例如,在液壓系統的故障模式和影響分析(FMEA)中已經考慮了電動泵壓力管路打破、磨損或連接件缺陷等因素造成液壓油大量泄漏的情況,參考其概率的量級P0=10-6,得到該液壓導管磨損事件導致2#液壓系統失效的發生可能性概率PA=10-6,相當于OCCASIONAL。
上例中的第二種情況,考慮泄露的液壓油在艙內遇到點火源著火的概率。在缺少有效數據的情況下,采用定性分析。例如,通過分析液壓管出現磨損的位置在底部,該區域設有排液口,可以有效防止可燃液體積聚,同時可能產生電火花的電氣設備、線纜都在其上方,因此定性的判斷泄露的液壓油遇電火花點燃的概率是微小的,相對應的概率量級為PB1=10-5。綜合考慮,導致艙內著火的可能性概率PB=P0×PB1=10-11,即IMPROBABLE。
1.4 風險水平的確定
風險水平使用風險矩陣來確定,在風險矩陣的不(下轉第33頁)(上接第10頁)同位置代表了不同的風險水平。橫向是后果嚴重程度,縱向是發生的可能性概率,表1是ARP5150工業標準中的風險等級矩陣樣例。
表1 風險等級矩陣樣例
如果風險等級結果為“OK”,則表明該事件是一個安全事件,不需要采取措施;如果風險等級結果為“WORK”,則可以采取一些改進性的措施,將風險等級改善到“OK”狀態;如果風險等級結果為“IMMEDIATE”,則必須采取一些緊急改正措施。一般情況下,這種緊急措施可以包括:強制性檢查或其他臨時措施。如果這個緊急措施是一個臨時性的解決方案,則需要同時開展研究制定最終改正措施的工作。
將前述的液壓系統導管發生磨損事件的風險分析結果帶入表1,可以得到不安全狀態A的風險水平是“OK”,不安全狀態B的風險水平是“WORK”,不安全狀態B的風險水平相對較高,可以采取改進措施,例如可以對該處導管和支架之間的間距進行增大,或者在支架上增加卡箍,用于固定液壓導管,防止其抖動。
2 結束語
本文依據某型號飛機的持續適航工作經驗,簡述了一般潛在不安全事件風險分析過程,同時研究了液壓系統可燃液體泄露事件的風險分析方法,為后續制定飛機改正改進措施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CCAR-25-R4.中國民用航空規章第25部運輸類飛機適航標準[S].
[2]SAE ARP5150.Safety Assessment of Transport Airplanes in Commercial Service[S].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