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合提古里·巴特爾加甫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農業生產技術逐漸得到了完善,農業機械化進程不斷向前發展。玉米是喀拉哈巴克鄉的主要農作物,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玉米機械化種植技術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助益。
關鍵詞:玉米;機械化;種植技術
最近幾年,喀拉哈巴克鄉多措并舉推廣農機作業,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采取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幫著農民算、帶著農民干的方法,創建示范樣板,讓農民群眾親眼看到玉米機械化種植的作業效果和增收事實,增強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采用大馬力拖拉機耕地、整地,中馬力拖拉機安裝GPS自動駕駛系統配套一機四膜精少量播種機播種、機械施肥、機械中耕、機械植保,收獲時使用大型聯合收割機完成一次性脫粒、秸桿粉碎復式作業,促進了塔城市玉米機械化技術更好推廣應用。
1 玉米機械化整地
整地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播種質量和覆膜質量,因此,科學整地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整地要求土壤疏松,上虛下實,及時清除雜草根茬,起到提高地表溫度保墑的作用,結合整地施足底肥,為高質量覆膜奠定堅實是基礎。翻耕整地深度在18~25cm之間,滅茬整地要做好根茬粉碎還田,必要時人工揀凈摟除根茬殘體。土壤容重過大時,進行深松、鎮壓拖平。
2 農藝要求
首先,確定合適的株距、行距。玉米機械化種植采用寬窄行種植,窄行行距40~45cm,寬行行距在70~80cm,株距維持在22~26cm之間,每畝定植4200~4800株左右;其次,種肥和播種深度,采用精量化播種技術。每穴播種1粒種子,每畝播種量為1.5~2.5公斤。播種深度維持在40~60cm之間,播種和施肥一起進行,采用機械化深施肥,施肥深度在8~10cm之間,在種子的側下方施肥,每畝施入磷酸二銨40公斤作為底肥,不進行追肥,春季整地每畝施入完全腐熟的農家肥2000公斤;再次,播種方式。采用膜下播種。滴灌帶鋪設、播種、覆膜一次性完成,出苗之后及時進行放苗,這種方式能夠顯著提高出苗質量,增溫效果較好;最后,生產資料的準備。作業前將所需的玉米種子、肥料、地膜和滴灌設備準備好,并按照種植需要將其運送到種植地。準備好播種的機械,并做好調試工作。
3 機械化播種
首先,將地膜和膜下滴灌帶放在支架上,進行滴灌帶鋪設和種子播種以及覆膜,并做好里面兩側壓土和地膜上壓土工作,確保地膜和地面能夠緊密貼合,到達地膜平整,密封嚴實、牢固。在播種過程中要調整好種子播種深度和化肥施入的深度,并及時進行鎮壓和覆土,做好開溝器等裝置的調整工作。
4 機械操作
首先,將組裝好的農機具運送到作業田間,熄火后進行裝種、裝肥、裝膜和裝滴灌帶等,機械在進入田間之后,駕駛員在開始過程中要選擇好參照物,然后停止機械,從地膜卷上抽出地膜,纏繞在覆膜輥等裝置上,將地膜兩側壓入壓膜輪下,地膜頂端用土壤埋好,放下設備準備開始工作;其次,作業。在正式作業過程中,要保證機械平穩行進,按照直線方向運行,注意觀察農機設備的作業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調整,避免出現斷壟現象。農機器具必須由農機駕駛人員操作,農機手必須經過安全培訓,熟悉農機性能和故障排除方法。機械在升起和工作部件清理時必須停機。
5 做好播種后的管理
播種后要經常檢查地膜的覆蓋情況,發現破損及時修補,防止被大風吹起。及時清理溝間的雜草。出苗之后要及時放苗、定苗、間苗,并做好中耕除草工作。玉米進入生長關鍵期后及時進行滴灌施肥。收獲采用玉米收獲機收獲,并做好秸稈還田工作。
參考文獻:
[1]吳鳳全,王亮,林濤,王靜,郭瑞霞,岳璐珂,湯秋香. 干旱脅迫對南疆膜下滴灌棉田光合產物累積的影響[J]. 西北農業學報. 2016(11)
[2]王元東,張華生,段民孝,張雪原,張春原,陳傳永,趙久然. 適于全程機械化生產的玉米新品種選育探討[J]. 中國種業. 2014(11)
(作者單位:新疆塔城市喀拉哈巴克鄉農機管理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