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靜 李強 徐瑞
新蔡縣是河南畜牧養殖十大縣之一,據污染源普查結果顯示,新蔡縣共有畜禽養殖場(戶)3028戶、水產業353戶,目前畜禽養殖業的污染日益嚴重,每年縣環保局受理因畜禽污染引起的污染糾紛68起,畜禽養殖污染已經是農業縣環境保護工作重點,是當前環保工作的難點,筆者在認真分析普查結果,剖析新蔡縣的縣情的基礎上,提出了防治畜禽養殖業污染的對策建議。
1 目前畜禽養殖業污染現狀
附著農村改革的深化和農村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產業結構不斷調整,養殖業在農村悄然興起、蓬勃發展,據初步統計,2015年全縣生豬存欄52.86萬頭、出欄51.33萬頭,牛存欄32.56萬頭、出欄15.23萬頭、羊存欄28.68萬只、出欄22.16萬只,家禽存欄987.18萬只、出欄869.32萬只。其中,養殖場已有1200多家,新增養殖戶300戶。農村養殖業的快速發展,農村排污總量猛增,給當地環境容量帶來劇烈的沖擊。
2 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資金籌措比較困難
養殖業污染治理的關鍵主要是要建沼氣工程,建設沼氣工程的一次性投資較大。養殖產業雖然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但養殖業是一種弱勢產業,風險大、利潤低。大部分業主的經濟力量都不能按標準配套建設好沼氣工程,而要依靠地方財政支持,這只是杯水車薪。
2.2 基層環保意識不強
一方面,業主對養殖場糞便污染的嚴重性估計不足,認為開挖糞池,讓其自然降解,對其地下水的污染視而不見,沒有意識到污染的危害。另一方面,一些基層干部認為只要經濟發展了,污染一點沒有關系。
2.3 環保監管力度不強
作為農業大縣,新蔡縣還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環境法制觀念普遍較為薄弱,養殖場建設中不少未經環境影響評價,業主自主選址,自主建設,對環保治污設施投資會大大消減,有的甚至沒有環保治污設施。對環保部門的執法,養殖業主認為是找麻煩,影響其發展。對養殖場排污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環保執法手段也比較薄弱。
3 新蔡縣治理農村養殖業污染對策建議
農村養殖業排放的畜禽糞便是農村環境的主要污染源,同時也是寶貴的可再生資源。治理農村養殖業污染主要是以生態農業模式推廣為重點,加快推進全縣農村生態建設。把農業生態建設與農業結構調整,尤其是與畜牧業結構調整結合,與創建生態村建設相結合,與農村精神文明相結合,努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從而創造出具有新蔡特色的循環經濟模式。
目前國內處理畜禽糞便的方式有:干濕分離、集中堆放、三格式化糞池、開展有機復合肥和沼氣發酵等。結合實際,我們認為應以發展沼氣為主線。
3.1 因地制宜,正確引導
一是規模化養殖場發展大中型沼氣工程,實現再生資源的市場化、商品化。發展小型沼氣工程是我國農村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主要項目,也是國家傾斜的建設項目。
二是畜禽養殖專業村、專業戶及散養戶發展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模式,實現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發揮自身資源、區位等方面的優勢,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態農業經濟,同時要積極延伸產業鏈,盡力拓展市場,提高效益。其模式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豬→沼→棚生態模式。即在大棚內種植蔬菜、瓜果、棚外養豬。豬糞便進入沼氣池產生的沼氣作為棚室增溫的燃料,沼氣燃燒不但能提高棚室溫度,又能增加二氧化碳濃度,促進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沼渣可作有機肥供大棚使用,沼液可噴灑作物表面,達到防蟲治病的效果,減少農藥使用。這是典型的低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適用天新蔡縣磚店、黃樓、古呂鎮、韓集養殖場及無公害蔬菜生產區。
第二種:豬→沼→糧生態模式。在發展生豬業的同時,利用豬糞生產沼氣,沼氣農民家庭使用,沼渣、沼液作為優質有機肥用于糧食生產。特別是漳頭鄉程主的精糧、棠村的脫毒紅薯,如果采用沼渣作為肥料,用沼液作為防蟲藥液,采用生態循環模式,生產的精雜糧及“三粉”,品質將會更響。適用于新蔡縣余店、孫召、澗頭、龍口、棠村、櫟城等生豬生產基地和耕地面積較大的產量區。
第三種:雞(鴨)→豬→沼→糧生態模式。由于雞(鴨)的腸道較短,食物消化快、利用率低,雞(鴨)的糞便中仍殘留有23%精蛋白和35%的粗蛋白。經過太陽能和熱處理使雞(鴨)糞脫水,配合其它調料喂豬,豬糞制沼氣、沼渣、沼液用于糧食生產。適用于新蔡縣陳店、黃樓、佛閣寺、櫟城、澗頭等鄉鎮及一些雞(鴨)專業戶。
上述各種生態模式經濟實用,農戶投資5000元、8000元建設一個1000立方米的沼氣池,養豬500頭,日產沼氣量連續燃燒可達48小時,5口人家平均節本增效1500元。
總之,發展農村沼氣產業,實現養殖業排放的糞便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有利于改善環境質量,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水平;有利于發展綠色農業,提升農業檔次,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改善投資環境,擴大招商引資,促進生態和經濟的良性循環。
3.2 以點帶面,典型引路
新蔡縣曾有發展沼氣的歷史,現在大多數鄉鎮的一小部分農戶在農業部門的引導下發展沼氣。我們可以利用這一條件,根據全縣養殖業的區域分布,發展不同生態模式的沼氣業及大型沼氣工程。各鄉鎮精心選擇一批經濟條件好的農戶和企業作為試點,培植典型。爭取國家專項資金,對試點的企業和農戶給予支持。
3.3 健全中介,市場動作
發展沼氣單單依靠政府的鼓勵和引導是不夠的,必須將沼氣產業推向市場,建立起專業性管理服務公司去開拓市場、服務市場。沼氣池的管理、維修、服務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單戶、單企業難以管理好沼氣池,更難發揮沼氣池的最高效益。應依托沼氣技術人才和先期發展沼氣的大中型養殖戶,建立一批沼氣設施的建設、管理、維修、服務于一體的沼氣管理服務公司,徹底解決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實現沼氣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沼氣建設管理服務公司,不但要能為農戶提供沼氣設施建設管理維修和一流服務,還應逐步具備承建管理大中型沼氣設施的能力,這樣才能贏得知名度,增加收入,擴展實力,推進沼氣產業的市場化、現代化。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蔡縣環境監察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