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
摘 要:電梯已成為高層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運輸設備,承擔著人員和物料運輸的首要任務,是人們與現代生活密不可分的工具。近年來,頻頻爆出因電梯故障或質量問題威脅人身安全及財產安全的實例,因此,必須充分意識到電梯質量安全、保證運作正常的重要性。據此,筆者將在此文中揭示電梯安裝質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案。
關鍵詞:電梯安裝;質量控制;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U8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8-0045-01
電梯在現代生活中已變的無可替代,由此產生的電梯安全也逐漸顯現。電梯安裝質量的水平直接影響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所以,控制電梯安裝質量,保證電梯安裝的順利進行對人們的生活有著直接的影響。
1 透視現階段電梯安裝中存在的問題
1.1 安裝電梯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
電梯安裝關系著很多環節,是一個綜合的工作體系,控制電梯安裝的質量需要考查很多,電梯本身的質量是決定電梯安裝質量的關鍵。很多方面直接決定電梯的質量,其中有在電梯設計本身不夠完善之處,例如在自身在生產過程中質量不過關,與之匹配的零件契合度不夠等問題,在電梯安裝的質量上具有較大的影響。除此之外,電梯安裝人員的能力能力也關系著電梯安裝質量的好壞,行業中存在著安裝人員技術業務能力不夠,技術水平不精湛,在電梯施工過程中毫無依據違規操作,在掌握電梯的施工安裝質量關鍵節點上存在偏差較大,使電梯安裝質量存在隱患,尤其體現在電梯在運行過程中不夠穩固,隨之安裝精準度的誤差范圍偏大,沒有將固定節點焊接結實,安裝導向輪和拽引輪與要求相比差異較大,直接影響電梯運行中是否流程,噪音穩定性等是否達標[1]。
1.2 安裝電梯的配套工程不夠完善導致的問題
作為非主體工程的配套工程,電梯配套工作是否完善直接決定電梯整體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因為不是主體工程所以經常被忽視,安裝配套工程時,由于相關工作不系統,導致電梯整體工程質量不達標。在配套工程中,電梯井道預留孔和預埋件不嚴格依照圖紙規劃及要求施工,電梯井道垂直度偏差較大,電梯機房或電梯門的高度無法滿足安裝質量要求等。因負責電梯安裝的是銷售電梯的公司,所以在工程施工中銜接往往存在著較大隱患,致使配套工作質量不達標。
2 關于電梯安裝質量控制的思考
2.1 電梯安裝分階段查驗的益處
電梯安裝是一個綜合的技術型安裝工作,要在不同階段按部就班的進行,電梯導軌安裝的是否穩定決定真電梯運行質量的好壞,所以導軌安裝的穩定性對電梯安裝的質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導軌質量驗收應該作為電梯安裝質量查驗的關鍵環節,根據安裝過程中的難點采取導軌驗收方案,要嚴格控制安裝導軌支架與導軌的技術能力,如此才可保證整體安裝的良好效果[2]。確保安裝導軌過程中的精度是保證電梯質量的重中之重。在完成一個階段安裝工作后,針對這一階段的工作查驗,完成一個階段保證一個階段的工程質量,做好每個階段的質量控制工作,查驗工作一定要在確定導軌工作達標后才可進行其他環節查驗,要在確保導軌安裝質量合格之后方可查驗下一階段,有理有據,有針對性的每個環節的工程質量仔細查驗,是保證電梯達標的關鍵。
2.2 不斷優化電梯安裝質量控制制度
做到按照規范要求保證電梯安裝質量,除分階段驗收外,還要不斷改進電梯安裝流程和規范,安裝企業在施工時,要做好各階段的監督管理工作,保證操作規范真正能夠落實到安裝過程中,保證電梯整體效果達標及在應用過程中的穩定性,確保電梯安裝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流程化,減少因安裝質量問題在應用中的意外,企業必須對操作人員進行監管,保證安裝人員按照規范施工,對于已安裝完畢的工程,操作人員自查達到標準后再申請與上級查驗人員再一次驗收。施工工作進行中,企業監管人員依據施工現場的實際狀況,不斷的有針對性的監管所有階段,對沒有達到驗收標準的環節停工整改,整體項目結束后申請政府查驗[3]。
2.3 進一步加強質量控制檔案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進行中必須保管并存檔各項施工記錄,簽字原件,監理方、圖紙更改明細,安裝技術應用更改措施等與工程相關的文件,根據檔案管理規定,登記、記錄保存完整的紙質文檔,保證施工痕跡的原始記錄。為施工驗收提供重要的資料,監管人員能夠依據資料和現場實際情況發現施工中發現的隱患,立即返工調整。因此,有效管理紙質檔案管理對電梯安裝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對不斷完善安裝制度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3 結語
電梯作為現代生活高層建筑的重要運輸工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但如何能在安裝過程中提高安裝質量,不斷改進規范安裝技術水平,保證電梯應用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還需要我們持續的努力。
參考文獻
[1]王黎國.電梯安裝工程中質量安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02(23):76-77.
[2]陳祥卓.高層建筑中電梯安裝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5(25):260.
[3]蘇章勝.電梯安裝工程的質量安全控制與對策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7(0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