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依瑤
摘要:在當前教育改革發展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在教育中得以深化,并促進我們的未來發展。所以說,誠信成為和諧校園發展、促進國家進步的重要因素。我校在本文中,對誠信發揮的作用進行分析,闡述當代中學生存在的誠信問題,并利用相關方法嚴格解決,以發揮其促進作用。
關鍵詞:中學生;誠信問題;對策
誠信是我國未來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當代社會發展中,我們的誠信問題越來越嚴重,解決該問題成為教育研究的主要話題,對我們的未來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 誠信的作用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下,社會中的誠信問題成為人們重視的主要條件。誠信能夠對個人、社會中存在的道德規范進行規范,并為我國現代化市場經濟發展提供有利基礎。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誠信成為社會目標形成的基礎條件,對處在中學階段的我們的誠信進行規制也更為重要。誠信是現代文化發展的主要象征,也體現著一種更為優秀的精神品質,所以,保證我們的誠信問題,能夠促進和諧社會的有效進步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誠信理念也發揮一定的促進作用,我國社會不斷深化發展,誠信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理念,只有重視社會特征、人文價值等方面的內容地,才能為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提供有利基礎,才能為內部發展提供積極的引導作用。所以說,要保證個人行為、個人思想的規范性。從社會學角度上進行分析,誠信不僅是一種規范制度,也是社會法制化進程推進的有效內容,能夠為人與人之間的協調關系提供基礎條件[1]。
2 當代中學生誠信問題
2.1 問題分析
現階段我們的誠信問題表現在多種方面,一方面,雖然針對一些經濟困難的家庭出臺了助學貸款等政策,并為其執行發揮一定的輔助作用,從而培養我們的自立自強品質。但在某種程度上,存在一些虛假證明,導致惡意拖欠學費現象逐漸增多。從同學們的精神生活角度分析,目前我們對社會發展認識不清,缺乏奉獻精神,致使在入團前與入團后表現不一致。同學們在學習誠信方面的缺失,常表現為一些作弊現象的存在。有的同學為了能獲得較高的學習地位,通過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執行,誠信問題表現的尤為突出。
2.2 原因分析
導致同學們誠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也表現在多個層面上,如:教育方面,我國在學校沒有對中學生的誠信教育情況進行分析,利用的教育方法、教育目標無法與實際相互融合。當前,學校不斷追求對學生的知識教育,對德育教學不夠重視,從而導致同學們的誠信問題越發嚴重。并且,同學們的誠信教育目標無法明確,受應試考試形式的影響,不僅沒有開設相關的誠信教育課程,沒有實現系統化學習,同時,自身的學習方法不夠創新,影響整體的教育效果。誠信教育目標不夠完善,特別是單一的教學方法,導致同學們的誠信問題越來越嚴重[2]。
3 解決中學生誠信問題的實施對策
解決同學們的誠信問題需要從多個角度對其分析,需要學校為我們建立誠信管理體系,保證在內部與外部都能有效控制。如:建立中學生誠信評價體系,該體系的形成不僅要發揮我們自身的自評方式,還需要增加老師的綜合評價。對于評價結果,能夠將其作為同學們鼓勵資金的評價結果,保證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明確評價要素的合理利用,促進誠信、友善等指標的形成。所以,在對同學們的誠信問題解決過程中,我認為需要遵循以下幾方面。
其一,加強社會誠信道德文化,并為其營造積極、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要加強同學們的誠信教育工作,學校在其中執行引導作用,以保證自身作用的充分發揮。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主要培養提升同學們的誠信道德素質。在學校思想教育工作中,我們不僅要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還需要將誠信引入到各個活動教學中去[3]。
其二,加強同學們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使其形成正確的誠信觀念。其中,我們不僅要理解道德、法律的具體含義以及發揮的重要性,還需要注意自己在學習與日常生活中誠實守信。在對其實際管理工作中,老師也需要增強思想觀念,適當改變教育方式,積極引導我們,給我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形象,共同努力,有效解決同學們的誠信問題。
其三,父母要為我們樹立榜樣。家庭是我們學習的第一場所,父母扮演的誠信角色影響著我們。誠信不僅僅是一種理念,更能體現出一種示范作用。所以,在家庭教育中,需要將誠信的優良傳統充分發揮,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并且,父母還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家庭中,樹立一種德育觀念,并培養我們的誠信思想,這樣不僅能提高綜合素質,還能適應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形勢。
其四,老師要發揮以身作則的示范作用。我國古代教育中倡導為人師表,老師在各個方面都需要做出表率,才能使同學們做得更好。老師的一言一行對我們具有較大影響。所以,老師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等各個方面都需要提高,并在教學中對同學針對性培養。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同學們的誠信意識,擴展思維模式,從而有助我們成長。
其五,學校要為我們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學校要根據同學們的年齡特點,制定出誠信教育實施方案,并要求同學們按照相關規范嚴格遵守。在教學中,也要將誠信教育滲透進去,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素質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做人要正直、說話要算數等。對于學校來說,不僅要杜絕不講誠信現象,還要利用各種制度嚴格制約,以此來制約同學們、影響同學們。例如,可以在校園中組織大規模的宣傳活動,讓老師和我們都能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這樣不僅能達到誠信的教育目的,還能維護好同學們的誠信形象。
總結
總之,中學生的誠信與社會和諧發展存在緊密聯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解決當代中學生的誠信問題迫在眉睫。所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就需要針對當代的發展趨勢,利用相關措施對同學們嚴格要求,這樣才能有效解決我們現階段的誠信問題。
參考文獻:
[1]藍超.中學生誠信問題與教育對策[J].價值工程,2011,30(5):304-305.
[2]羅瑞柏.農村“留守中學生”誠信教育的幾點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50):14-14.
[3]沈麗英.中學生誠信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以上虞市三所中學為例[D].浙江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