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喆 王琳
摘 要:寫意山水畫是通過簡練靈動的筆墨來描繪大自然。相對于工筆山水畫而言,寫意山水畫可以說是一種具象的心畫,它融入了畫家的主觀情感色彩,更能展現客觀景物的神情韻致。寫意山水畫是畫家對客觀景物在自己心里印象的呈現,不僅具有寫實性,也具有對寫實的超越和升華,還具有抽象性。本文就寫意山水畫的抽象性進行一下思考探究。
關鍵詞:中國畫;寫意山水畫;抽象性
一、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概述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畫的重要構成部分。從中國畫的創造題材來看,最早出現的是人物畫,而山水風光最初只是作為人物畫的背景出現的,之后才逐漸發展成為了一門獨立的畫科――山水畫。
目前現存最早的山水畫是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圖》,而用“確立”二字來正名山水畫的備受推崇的眾說是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和《畫云臺山記》。顧愷之可謂是將山水推上中國繪畫舞臺的第一人,他的《畫云臺山記》被很多人看作是山水畫論的開山之作。
縱觀中國山水畫的整體發展歷程,它和山水詩的興盛是脫不了關系的。在兩晉時期,山水畫的出現并不是意外的現象,它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由于當時政治黑暗,文人們開始寄情山水,把難以致仕的不得意與山水自然之美相結合,太康時期的玄言詩孕育了山水詩,當時著名的山水詩人有陶淵明、謝靈運、謝眺等。謝靈運完成了由玄言詩向山水詩的轉變,后經謝眺發展為唐朝山水詩的繁榮奠定了基石??梢哉f,東晉山水畫的出現,恰巧滿足了文人們欲在山水之中追求天人合一以及一種超脫境界的需求。至宋元時期,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已趨成熟,宋朝山水畫成熟的標志是繪畫中的詩意更加濃厚與精致,還有一點是將繪畫中的眾多技法應用到構造山水畫的意境中;到元代以及明代后期,中國山水畫的發展脈絡已基本成型。
對于中國山水畫而言,畫作的靈魂是意境,意味深長是創作山水畫的立足點。文人們并不以還原山水景色的原貌為初衷,而是著力用抽象的方式渲染主要特征,構造極富想象力與美感的意境,因此構造意境被奉為中國山水畫的核心。
二、寫意山水畫抽象性的具體表現
寫意山水畫,是通過簡練靈動的筆墨,暢然深思,緣興而發,畫出山水景色的主要特征,來表現作者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意境。寫意山水畫,重在寫意二字,寫指用筆,意指造境,并不是簡單的畫家為了排遣苦悶而狂涂亂抹隨意而成的。寫意山水畫具有的自我特征明顯,抽象性很強,只有深刻了解了寫意山水畫的抽象性,才能真正領悟到寫意山水畫的內蘊所在。
寫意山水畫抽象性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一)造型的抽象性
溯古追今,寫意山水畫的畫家,都是通過描繪山水景色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意境。寫意山水畫融入了畫家的思想,在本質上就與工筆山水畫區別開來。寫意山水畫可以說是一種具象的心畫,它既來源于現實的景物又對現實進行了一定的超越和升華,具有獨特的審美屬性。畫家進行創作之前,對山水草木先有一個整體的具象的了解,再融入自己的思想,根據自己的想法與想要表達的情感,為現有的景構造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意境, 例如把一座山川放在仙氣繚繞的環境中,用抽象的表現方式來傳達畫家的心理世界。寫意山水畫在造型方面看重的是對景物自然狀態的描繪,盡管運用抽象性的技法,但是使用抽象化要遵循尊重具象景物原有形態的前提,不能隨心所欲地對其進行大幅度的改變,否則寫意山水畫就不是山水畫。要創作出有價值有意義的寫意山水畫,畫家要尊重具體物象的真實形態,可以適當轉換大的環境背景,使用抽象化技法,設計畫的整體造型,達到既寫實又超越寫實的效果。
(二)筆的抽象性
寫意山水畫的創作離不開筆墨的渲染,在寫意山水畫中,筆墨的表現力尤為突出,同時筆墨的運用也具有一定的難度。有些寫意山水畫的作品成功運用了墨,在筆的方面則比較粗糙,拉低了整體作品的質量與價值。筆就是線條,筆在寫意山水畫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寫意山水畫的用筆與書法有著一些異曲同工之處,但是比書法的用筆更靈活,善于變換。在寫意山水畫中,要表現好具體物象的自然狀態,需要借助線條的修飾,且有了線條的修飾,更能展現出山水草木等景物生命和呼吸的律動和節奏,使它們更傳神。線條并不是具體的再現客觀存在的具象,而是畫家對于世界的抽象性思考。所以說,在寫意山水畫的造型中,線條的使用很重要,是刻畫造型的一個重要手段,賜予線條個性與生命活力的同時,也增加了寫意山水畫的審美價值和審美情趣。寫意山水畫的主體是山水,就拿水來說,有了豐富變換的線條,可以生動的傳達出水的浩大氣勢與動態的感覺。最關鍵的一點是,在進行寫意山水畫的創作時,下筆必須要流暢,切忌猶豫、反復修飾。
(三)墨的抽象性
山水從筆墨而生, 墨在寫意山水畫中的重要性與用筆同等。老子的“五色令人盲目”,莊子的“五色亂目使目不明”等先賢對于色彩的否定以及肯定黑色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寫意山水畫。墨作為最初的繪畫材料到逐漸演變成為中國畫的造型語言符號,與它的自身性能有關。墨本身就是抽象的材料,就色彩原理而言,自然萬物本不存在黑色,畫家借助黑色來表示色彩繽紛多層次的山川河流已成了自然現象。墨具有兼容性,它可以代表多種色彩;墨具有象征性,它可以表現幾乎所有的物象;墨具有靈活性,沒有一種色彩可以與它想并肩媲美。當畫家利用抽象性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時,抽象的墨這時候就被賦予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墨作為中國畫的抽象性的造型語言符號,可以令人浮想聯翩,給寫意山水畫籠上一層神秘感和朦朧感,產生極大的誘惑力,使人去欣賞,推動了繪畫空間以及人類思維的拓展。也正是由于墨的使用給寫意山水畫呈現出巨大的表現力,符合了畫家的基本審美理念:對自然客觀存在的物象進行抽象化表現,與此同時,畫家暢神寫意的主體精神也更深層次的強化了墨的表現力。
(四)寫意性的抽象性
寫意性是中國藝術觀的一個重要特點。寫意山水畫的寫意性的表現方式具有抽象性,畫家筆下所描繪的景是對客觀存在的景在畫家心里形成的印象的呈現,蘊含著畫家的主觀情緒化色彩。
寫意山水畫秉承了重“神似”的審美方式,做到了傳神寫照。寫意山水畫著重追求神似,不嚴苛要求形似,然而寫意重神似并不是說畫家描繪出模糊的圖畫,而是畫家托物言志,進而做到情景交融,追求一種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寫意通過傳神來刻畫客觀的物象,不只是寫實,也融合了畫家的主觀感情色彩對寫實進行了超越升華,超越升華的過程當中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寫意山水畫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畫家的目光不是聚焦于一個固定的點,而是不斷移動,運用移步換景的觀察方法,充分發揮畫家的想象空間,把不同時代,不同季節的不同事物以一幅畫呈現出來。中國畫空間表現方式的重要特點之一是突破自然時空的束縛,追求藝術表現的自由,注重用宏觀、全面的眼光來觀察世界,把握世界。寫意山水畫中的留白處理也是突破空間束縛的表現方式,留白處給人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形成虛實相生的藝術境界,欣賞的人可以依據自己的想法認為留白處是花草,云霧等等。寫意山水畫畫家的主體精神與抽象性的筆墨的造型語言符號相結合,構造了令人浮想聯翩的意境,也具有抽象性。
(五)程式化美學性質的抽象性
程式化的美學性質就在于其具有抽象性,中國畫表現方式的特點之一有以“程式”為主。程式,即一定的模式,是經過前人不斷的積累、歸納、提煉出來的集大成的一個范本,是一門藝術構成要素有規律有固定模式可循的表現方式,是藝術家進行創作過程中,組織、加工材料,傳達自己的主觀想法所必須遵循的基本方法和語言。就彩陶上的幾何線型到帛畫上的自由線型等,可以看出以線條作為大框架的中國傳統繪畫的語言已經被引申并拓展成為各種具有抽象色彩的程式化的表現方式。程式化不是一時半刻形成的,是藝術家們經過長年累月生活經驗的總結與沉淀,在自然基礎上融入感性色彩使藝術由再現過渡到表現,由具體可感的形象過渡到抽象形式的一個相對穩定形式的人化的自然的過程。就畫家而言,寫意山水畫中他們要表達的不僅是客觀世界,創作中既要依賴筆墨的渲染來傳達自己的情感志向,同時又要借助程式化的語言。所以說,程式化的美學性質就在于它的抽象性。
(六)語言的抽象性
寫意山水畫的語言具有抽象性。在寫意山水畫的作品中,一些造型是朦朧,模糊的,具有神秘感,這就是抽象語言的一部分。寫意山水畫的抽象語言深受中國傳統佛道思想的影響,佛家的回歸本心和道家的順應自然,無為而治等思想都為寫意山水畫中抽象性語言的形成于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寫意山水畫向抽象化大步拓展始于吳冠中,寫意山水畫的語言逐步向多元化、復雜化、抽象化方向邁進。寫意山水畫的抽象語言是可以識別的,它與具象的造型語言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交相輝映,從而促使山水畫里造型的主客觀性達到高度統一。寫意山水畫抽象語言最大的作用在于給觀賞者留下無限想象的余地,有細細品位的空間。
綜上所述,寫意山水畫的抽象性主要表現在造型、筆、墨、寫意性、程式化、語言六個方面。正是因為寫意山水畫具有抽象性,令它的審美情趣有了很大的挖掘空間,情趣美是中國畫的魅力所在,也是現代畫家的追求所在。
三、如何欣賞寫意山水畫的抽象性
只有深刻認識理解了山水寫意畫的抽象性,才能領悟到山水寫意畫的真正內蘊。要欣賞山水寫意畫的抽象性,具體可以從三方面入手:第一,看布局,觀整體造型。布局和造型必須具有整體性、鮮活性和獨創性,且整體造型要尊重客觀物象的真實形態。第二,鑒筆墨,賞繪畫技法??醋髌返挠霉P是否流暢,用筆是否令線條分明,有個性和活力,著墨是否展現出了景物的層次性。第三,品意境。構造意境是山水畫的核心所在,因此,要欣賞寫意山水畫,就必須要仔細耐心地品味作品的意境,感悟畫家所要傳達的內心世界與情感志向。
四、結語
寫意山水畫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筆墨的渲染,使景物變得靈動,富有活力和生命的律動、節奏,也為寫意山水畫增添了魅力。寫意山水畫的抽象性并不會妨礙我們去欣賞它,相反,正是由于它具有抽象性,有利于推動寫意山水畫的拓展與創新。
參考文獻:
[1]陳傳席.中國繪畫美學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2]陳傳席.山書畫史話[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
[3]孫慧萱.論寫意山水畫的抽象性[J].民營科技,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