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聶樹斌國家賠償案,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已作出高于268萬元的賠償決定,其中130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的給付創造了歷史新高。本文立足公安機關的角度,結合聶樹斌案的國家賠償問題,特別是實踐中容易忽視的精神損害賠償、賠禮道歉、工作人員責任追究等問題進行剖析,以期重視國家賠償,規范刑事執法。
關鍵詞 國家賠償 公安機關 責任追究
作者簡介:馮艷梅,遼寧公安教育培訓中心講師,研究方向:國家賠償法。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036
2017年3月30日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聶樹斌父母作出國家賠償決定,決定支付國家賠償金共計2681399.1元,張煥枝、聶學生表示接受這個結果,這預示著聶樹斌案提出的高達13919156.80元的國家賠償案即將畫上一個句號。對于這起國家賠償案件,公安機關并不是賠償義務機關。但是,作為刑事案件辦案起點階段的公安機關,重視聶樹斌案的國家賠償問題,對于規范執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要重視國家賠償案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問題
聶樹斌賠償案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了精神損害撫慰金130萬元的決定,創造了至今為止國家賠償案件精神損害撫慰金給付的新高度。公安機關作為國家刑事賠償體系中的一類賠償義務機關,應充分認識到2010年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以下簡稱《賠償法》)把精神損害納入賠償制度的重要意義。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中國的今天,公安機關在執法實踐中正確適用《賠償法》規定的精神損害賠償規定,依法辦理國家賠償案件,正確適用精神損害賠償規定,是化解公安機關與當事人之間矛盾糾紛,切實保障人權,落實 “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的重要內容。
(一)要準確理解精神損害賠償金適用的法律規定
《賠償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有本法第三條或者第十七條規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雹?/p>
第三條規定的是行政賠償中侵犯人身權的五種情形,第十七條規定的是刑事賠償中侵犯人身權的五種情形。根據公安機關的行政執法權限,無論是違法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還是造成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損害,第三條規定的五種情形均納入公安行政賠償的范圍。根據公安機關的刑事執法權限,第十七條規定的情形僅限于以下三種屬于公安刑事賠償的范圍:違法刑事拘留的;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②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有上述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情形之一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給予精神損害賠償。同時,公安機關在執法中侵犯當事人財產權造成損害的,并沒有納入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
(二)要全面把握精神損害賠償金的實踐適用
1.實踐中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應嚴格把握條件。給付精神損害撫慰金,應當嚴格依法認定侵權行為致人損害是否同時符合兩個條件:一是致人精神損害,二是造成嚴重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國家賠償案件適用精神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精神損害賠償問題意見》)中規定,應綜合考慮受害人因人身受到侵害而受到影響的多方面因素,如人身權受損害的程度、精神受損情況及工作、學習、家庭生活等方面受到影響的情況,綜合認定侵權行為是否致人精神損害并造成嚴重后果。如果適用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就能達到賠償效果,消除損害帶來的影響,恢復受害人受到的精神傷害,則不屬于“造成嚴重后果”,不予精神損害賠償。根據《精神損害賠償問題意見》,如果被侵害人因致害行為發生死亡,殘疾(含精神殘疾),鑒定為重傷或者診斷、鑒定為嚴重精神障礙等后果的,應當認定為“致人精神損害”且“造成嚴重后果”,給予精神損害賠償。③
2.實踐中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應酌定相應數額。給付精神損害撫慰金要把握“相應”,綜合酌定具體數額。實踐中公安機關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確定“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1)賠償義務機關的過錯程度;(2)侵權行為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3)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4)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按照《精神損害賠償意見》,原則上不超過人身自由賠償金、生命健康賠償金總額的35%,最低不少于1000元。因“綜合酌定”的靈活性,在實踐中賠償金額可能會有所突破,越是造成損害后果嚴重、社會影響面大的案件,其突破的幅度就會越高。呼格吉勒圖案精神損害撫慰金為100萬元,達到其人身自由賠償金、生命健康賠償金總額的94%,三年后的今天,聶樹斌案給付130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占比超過98%也就不難理解了。
二、要重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的責任承擔問題
聶樹斌案的賠償申請人要求原河北辦案機關以發送道歉信的方式向其賠禮道歉,并要求在媒體上公開“國家賠償決定書”,為其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在國家賠償案件中,“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作為非財產責任承擔方式,越來越受到當事人的重視。實踐中有些公安機關的賠償案件就因這種方式的承擔而提起,特別是在行政賠償案件中。
“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這兩種非財產責任承擔方式可口頭進行,也可書面進行。但是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應當公開進行。實踐中公安機關可與賠償請求人協商如何履行“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協商不成的,刑事賠償案件可由法院賠償委員會根據侵權行為直接影響的范圍,參考受害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等因素決定公安機關以適當方式公開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行政賠償案件按法院判決的方式公開履行?!百r禮道歉”的履行,參照前述規定執行。公安機關逾期不履行的,刑事賠償的請求人可依據生效的國家賠償決定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行政賠償的請求人可憑生效的判決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強制執行產生的費用由公安機關負擔。
聶樹斌案申請人沒有要求公安機關賠禮道歉,但是并不禁止公安機關自行增加履行。
三、要重視刑事賠償案中工作人員的追償追責問題
《賠償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對刑事賠償中相關責任人員的追償進行了規定,“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后,應當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員追償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一)有本法第十七條第四、五項規定情形的;(二)在處理案件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雹艿诙顚ぷ魅藛T的責任追究進行了規定,“對有前款規定情形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雹?/p>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在刑事賠償案件中,公安機關工作人員會涉及到刑事追償、行政責任、紀律責任及刑事責任承擔問題。結合《賠償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在刑事賠償中對其工作人員的追償追責,僅限于如下侵犯了當事人生命健康權的行為和工作中的瀆職行為:(1)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第十七條第四項)。(2)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第十七條第五項)。(3)在處理案件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一)刑事賠償后的追償問題
《賠償法》對于賠償義務機關支付賠償費用后,何時進行追償、追償的數額、追償的程序、追償的救濟途徑均無具體規定。實際操作中公安機關應按照《公安機關執法細則》的規定,結合責任人員的過錯程度、損害后果等方面確定追償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但是要為責任人員及其扶養的家屬保留必需的生活費用,實踐中可采取按月按比例扣除工資的方式執行。同時應保證被追償人的救濟途徑,如被追償人對賠償義務機關的追償決定不服的,可以向本級公安機關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訴。
按照《賠償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確定的“誰賠償誰追償”的適用原則,聶樹斌案由作為賠償義務機關的法院對其符合條件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經濟上的追償,公安機關不涉及對工作人員的刑事追償問題。
(二)紀律責任和行政責任追究問題
根據《賠償法》第三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承擔責任追究的“有關機關”應為該刑事賠償案件涉及到的公、檢、法三機關。三機關應各自對涉案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責任追究。公安機關對符合追責條件的工作人員追究其紀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在公安機關的刑事賠償范圍中,工作人員侵犯當事人的人身自由權、財產權造成損害的,如果在案件辦理中沒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行為,則不對其追償,但并不排除公安機關依據錯案責任追究制度對其進行行政、紀律處分。
追究刑事賠償案件中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紀律責任、行政責任,應在《賠償法》規定條件的基礎上,按照《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紀律條令》等相關法律的具體規定進行。無論是人民警察還是公安機關違法違紀,都要追究紀律責任。警察個人的紀律責任由其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按照管理權限依法追究,給予處分。公安機關的紀律責任,由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承擔。同時,根據《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規定》,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錯案,會終身追究責任人員的執法過錯,甚至不受責任人退休的影響。
公安機關作為聶樹斌案的偵查機關,應進行本系統內部的責任倒查,相關責任人員符合《賠償法》追責條件的,按規定追究行政責任,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
(三)刑事責任承擔問題
根據《賠償法》和《刑法》的規定,在刑事賠償案件中,公安機關工作人員的行為可能會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等犯罪,還可能涉嫌以下犯罪:
刑訊逼供罪、暴力取證罪。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公安機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在刑訊逼供、暴力取證過程中以及公安監管人員對被監管人進行毆打或者體罰虐待過程中,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從重處罰。
虐待被監管人罪。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八條,監獄、拘留所、看守所等監管機構的公安機關監管人員對被監管人進行毆打或者體罰虐待,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監管人員指使被監管人毆打或者體罰虐待其他被監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聶樹斌案件中,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如無侵犯聶樹斌的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的行為,刑事責任的追究將重點圍繞案件辦理中是否存在貪污受賄、徇私舞弊行為,是否構成犯罪而進行。
注釋:
①②④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國家賠償案件適用精神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意見》.
馮艷梅.從賠償費用支付角度分析公安機關刑事賠償追償存在的問題.法制博覽.2016,11(中).234.
劉志遠.刑事案件國家賠償實務指南.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