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穗怡+李桂聯+岑曉燕



[摘要] 目的 分析全自動氣囊仿生助產儀分娩技術對產婦和新生兒的影響。 方法 本研究所選研究對象為2016年1~1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00例初產婦,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將全部產婦分成兩組,100例對照組產婦選擇常規方式進行分娩,100例觀察組產婦則選擇全自動氣囊仿生助產儀助產分娩技術進行分娩,對分娩結果進行觀察分析。 結果 在剖宮產率以及新生兒窒息率方面,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產程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會陰側切率和產后出血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產婦產后的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選擇全自動氣囊仿生助產儀分娩技術能讓產婦的產程有效縮短,讓產婦出血量和痛苦有效減少,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時降低新生兒窒息率,對產后抑郁進行有效預防,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全自動;氣囊仿生助產儀;分娩技術;產婦;新生兒
[中圖分類號] R7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06-5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full automatic gasbag bionic midwifery instrument midwifery delivery technology to maternal and newborn. Methods 200 primipara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November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random mode,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100 cases in each.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elivery,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ull automatic gasbag bionic midwifery instrument midwifery delivery technology.Delivery outcomes of the twog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neonatal asphyxia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control group (P<0.05).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The rate of lateral episiotomy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The SDS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ull automatic gasbag bionic midwifery instrument midwifery delivery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labor process,effectively reduce the amount of maternal bleeding and pain,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atural delivery rate,reduce the rate of neonatal asphyxia,and effectively prevent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It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Full automatic;Balloon bionic midwifery instrument;Delivery technique;Maternal;Newborn
分析發現現階段選擇剖宮產術的人數越來越多,臨床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剖宮產率大約為20%~70%,和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出的剖宮產率相比,我國的剖宮產率相對較高,成為了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1]。在對難產進行處理、對產婦和胎兒生命進行挽救時,剖宮產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應急處理方式,然而對于產婦特別是初產婦來講,剖宮產術后容易出現一系列并發癥,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粘連等,進而影響產婦的產后恢復,同時還會影響新生兒的健康生長,增加新生兒窒息發生率[2]。氣囊仿生助產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助產、催產和引產技術,在臨床產科領域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應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能對陰道和宮頸進行有效擴張,讓產程進展加快,讓陰道分娩率提高,并讓剖宮產率、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降低[3]。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全自動氣囊仿生助產儀分娩技術對產婦和新生兒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選研究對象為2016年1~1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00例初產婦,納入標準:胎兒預計體重<3.5kg;單胎頭位;宮頸口擴張超過5cm;宮頸評分不低于8分。排除標準:軟產道或骨產道異常、產前大出血、頭盆不稱、陰道炎以及內科嚴重合并癥。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全部200例初產婦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均為100例。對照組產婦的年齡為23~37歲,平均(28.3±2.1)歲;孕周為38~42周,平均(40.1±1.2)周;體重為59~76kg,平均(68.1±1.6)kg。觀察組產婦的年齡為22~38歲,平均(28.9±1.7)歲;孕周38~42周,平均(40.4±1.0)周;體重為62~78kg,平均(68.8±1.2)kg。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選擇常規分娩方式;觀察組產婦則選擇全自動氣囊仿生助產儀助產分娩技術進行分娩:選擇LK-730Y型全自動氣囊仿生助產儀[上海三崴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藥(械)準字為:機械注準20152260185],氣囊的直徑范圍為50~100mm;全部產婦均給予常規內診檢查,認真觀察產婦的宮頸質地、先露高低、宮口開大以及骨產道等情況;結合產婦的實際情況來對氣囊仿生助產的實施方案進行制定。在產婦宮口開大5cm后,在宮縮間歇期給予人工破膜術,認真觀察產婦的羊水性狀;之后則應對陰道上段、陰道下段進行依次擴張,直徑擴張值應設置為8cm、8cm,對陰道上段進行2次擴張,擴張時間應控制為5min,對陰道下段進行1次擴張,擴張時間應控制為3~5min。如果產婦的宮縮情況不理想,則應給予濃度為0.5%的縮宮素靜脈滴注,讓同步有效宮縮得以有效維持。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第一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總產程時間、會陰情況、產后24h出血量以及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進行觀察比較。新生兒窒息的判斷標準為[4]:選擇Apgar評分來對新生兒窒息和嚴重程度進行判斷,Apgar評分為0~3分則表示重度窒息,評分為4~7分則表示輕度窒息,8~10分則為正常。并選擇抑郁自評量表(SDS)來對產婦產后的抑郁狀態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分娩方式和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觀察比較
全部100例對照組產婦中,90例產婦經陰道順產,10例產婦采用剖宮產;全部100例觀察組產婦中,98例產婦經陰道順產,2例產婦采用剖宮產;觀察組產婦經陰道順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剖宮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中發生2例新生兒窒息,觀察組中未發生新生兒窒息,在新生兒窒息率方面,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產程時間和產后24h出血量觀察比較
在第一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總產程時間方面,觀察組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而在產后24h出血量方面,觀察組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經產道分娩產婦的會陰情況觀察比較
對照組中,90例產婦經產道分娩,其中會陰完整產婦43例,會陰側切產婦33例,會陰裂傷產婦14例;觀察組中,98例產婦經產道分娩,其中會陰完整產婦65例,會陰側切產婦20例,會陰裂傷產婦13例。在會陰完整率方面,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在會陰側切率方面,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而在會陰裂傷率方面,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產后SDS評分比較
對照組產婦產后的SDS評分為(51.3±3.7)分,實驗組產婦產后的SDS評分為(42.8±1.5)分,實驗組產婦產后的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t=20.9485,P<0.05)。
3 討論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氣囊仿生助產儀助產分娩技術的應用能讓產婦的產程時間有效縮短,讓長時間疼痛所導致的疲勞得以有效減輕,而且還能讓因為疲勞所導致的產后出血發生率[5]。也有臨床研究結構顯示,應用氣囊仿生助產儀助產分娩技術能對新生兒顱內出血癥狀和缺血缺氧性腦病進行有效預防,而且還能讓新生兒窒息的發生幾率有效降低[6]。
氣囊仿生助產儀助產分娩技術是選擇特別制作的氣囊,利用充氣、放氣來對胎頭作用進行提前模擬,有效擴張產婦的軟產道,讓軟產道達到胎頭大小[7]。破膜后,先露部會對宮頸和子宮下段造成直接壓迫,增加血清羊水中的前列腺素和鈣,進而促進宮縮;在擴張患者陰道的同時,還會對直腸造成壓迫,引起直腸子宮反射,導致顯露降低[8-9]。提前模擬胎頭作用,能讓胎頭降低的阻力有效降低,讓產程進一步縮短[10]。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和對照組產婦比較,觀察組產婦的第一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總產程時間均顯著縮短,結果表明應用氣囊仿生助產儀助產分娩技術能讓產婦分娩的各個產程時間有效縮短,而且還能讓產婦分娩時所導致的疼痛時間有效縮短。
氣囊仿生助產儀助產分娩技術作為一種非藥物助產,其助產原理滿足自然分娩的生理特點,不存在安全隱患[11]。在產婦分娩期間,應用氣囊仿生助產儀助產分娩技術不但能讓產程時間有效縮短,而且還能讓剖宮產率有效降低[12]。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和對照組產婦比較,觀察組的剖宮產率更低,經陰道順產率更高。和剖宮產嬰幼兒比較,自然分娩嬰幼兒的身心發育更加健康,其眼部發育、腦部發育、四指發育也更加健康[13-14]。另外本研究中,對照組中發生2例新生兒窒息,觀察組中則未發生新生兒窒息;和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更低;研究結果顯示應用氣囊仿生助產儀助產分娩技術能讓新生兒窒息率有效降低,有效提高新生兒的生存率,這一研究結果也證實了順產能促進嬰幼兒身心健康發展[15]。
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和對照組產婦比較,觀察組產婦的會陰完整率更高;研究結果表明氣囊仿生助產儀助產分娩技術具有放射性,能反射性促進宮縮加強,讓胎兒更好娩出。產婦分娩后的出血量會直接產婦分娩后的身體恢復情況和新生兒哺乳;本研究中,和對照組產婦比較,觀察組產婦產后24h出血量更低,研究結果顯示應用氣囊仿生助產儀助產分娩技術能讓產婦分娩時的出血量有效降低,讓胎兒的娩出更加順利,讓新生兒的臨床存活率有效提高,同時還能讓產婦的后續恢復時間有效縮短。
總之,選擇全自動氣囊仿生助產儀分娩技術能讓產婦的產程有效縮短,讓產婦出血量和痛苦有效減少,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時降低新生兒窒息率,對產后抑郁進行有效預防,具有臨床應用價值。應用全自動氣囊仿生助產儀分娩技術能對母嬰結局進行有效改善,讓產科醫療質量得以有效提升,對于倡導和支持自然分娩,讓陰道順產率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武文晉.氣囊助產術對分娩過程及結局的影響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1):2937-2938.
[2] 關建云,蘭秋雙.氣囊仿生助產100例臨床效果分析[J].華夏醫學,2013,26(4):769-771.
[3] 羅志麗,譚峰,李志英,等.氣囊仿生助產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9):30-31,34.
[4] 馬建婷,邵華江,陸杏仁,等.氣囊仿生助產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討[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1(4):254-257.
[5] 田揚順.氣囊仿生助產促進自然分娩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1(4):318-320.
[6] 吳琴,祝艷,張秀華,等.KCB-1型氣囊仿生助產儀助產244例臨床分析[J].西部醫學,2012,24(5):898-900.
[7] 楊月華,牛金玲.氣囊仿生助產術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6):5490-5491.
[8] 孫光彩.氣囊仿生助產對提高產科質量的作用-附500例對照研究[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1(4):285-286,302.
[9] 張利平,譚小勇,吳琴,等.氣囊仿生助產在55例中晚期妊娠引產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1,22(3):372-373.
[10] 尹維,王建華.氣囊仿生助產術對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5(5):989-990.
[11] 鄒雪梅.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3):52-53.
[12] 于明娟,蘇六珍.氣囊仿生助產術在頭位分娩中的應用體會[J].吉林醫學,2011,32(18):3650-3651.
[13] 牛金玲,楊月華.氣囊仿生助產術臨床應用的效果觀察[J].寧夏醫學雜志,2011,33(1):69-71.
[14] 李彩虹,李小會.氣囊仿生助產護理在促進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7(5):1056-1058.
[15] 楊夏穗.氣囊仿生助產術對產后子宮收縮及產后出血的觀察[J].華夏醫學,2015,28(4):114-116.
(收稿日期: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