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鴻飛+林文霞+吳美華


[摘要]目的 探討乳腺癌患者應用心理干預聯合有氧運動對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在2015年4月~2016年5月就診于我院的80例乳腺癌患者,并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使用心里干預和有氧運動等康復護理。記錄兩組乳腺癌患者術后的SAS、SDS、患肢肌力、ROM、肺活量及生活質量狀況等。結果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的SAS和SDS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的ROM顯著高于對照組,且A組肺活量的增長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的生理狀況、情感狀況、附加關注、社會及家庭狀況、功能狀況等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干預聯合有氧運動可以有效的恢復術后乳腺癌患者的患肢關節活動度,明顯改善患肢功能,提高了的預后、生活質量、心理健康水平及免疫水平。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理干預;有氧運動;乳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06-10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aerobic exercise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In this study, 8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0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us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uch a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aerobic exercise at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Postoperativ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self -rating depressing scale(SDS), limb muscle strength, range of motion(ROM), vital capacity, quality of life and so on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in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and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ROM of 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creasing range of vital capacity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and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Postoperative physiological status, emotional status, additional attention, social and familys status, functional status and other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and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aerobic exercise can effectively restore postoperative range of joint motion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limb function. In addition, it can improve prognosis, quality of life,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immunity level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erobic exercis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癌癥是具有最高死亡率的疾病之一,其中乳腺癌是最常見且具有多發性的惡性腫瘤,目前全世界每年被確診為乳腺癌的女性約有120 萬,且死亡率為40%左右[1]。乳腺癌的首選治療方式為乳腺癌根治術,術后予以放療、化療及康復治療等。乳腺癌患者在術后至康復期更需給予軀體與上肢功能性的鍛煉和心理疏導等,這樣既可以促進身體康復,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2]。本文選取在2015年4月~2016年5月就診于我院的80例乳腺癌患者,對乳腺癌患者在術后應用心理干預聯合有氧運動的康復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5年4月~2016年5月就診于我院的8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對納入研究的患者進行隨訪分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36~62歲,平均(45.5±12.2)歲;對照組年齡35~63歲,平均(46.1±11.4)歲。本研究已經相關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均經臨床、病理檢查并確診為乳腺癌;均接受手術治療;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認知功能障礙。兩組乳腺癌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組術后開始給予常規治療術后康復指導和輔助治療;試驗組患者在常規術后護理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瑜伽有氧運動聯合心理疏導護理治療。兩組患者均給予6個月的隨訪治療。具體方法如下。
1.2.1 心理干預方法 根據乳腺癌患者術后產生的不同的心理問題,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感受,對患者目前的心理問題,來自疾病本身缺陷,家庭、社會的影響產生的消極負面因素,給予有效的疏導,尊重患者的人格,保護患者的隱私,用科學的方法控制負面因素的刺激,引導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所致的身體缺失遠比失去整個生命要強得多,以平和的心態接受事實,以更積極的狀態生活。心理干預能緩解患者消極心理狀況,改善患者生活質量[3]。
1.2.2 運動方法 根據文獻資料報道和視頻指引下,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瑜伽運動講解和指導訓練。瑜伽運動的內容主要包括3大部分:(1)準備部分10min:在輕音樂下熱身運動和平整氣息,包括仰臥平整、雙目輕閉、雙臂平放在身體兩旁、掌心向上、平靜而均勻地呼吸、放松全身肌肉。(2)運動部分30min:在運動過程中呼吸氣息非常重要,要求患者鼻式呼吸,呼吸自然,吸氣時緩慢而深長、細而悠長,在合乎生理的自然原則下平靜氣息[4]。依據視頻動作要領,主要鍛煉上肢運動,配合調息法,使運動和呼吸有節奏地結合起來[5]。(3)結束冥想放松部分10min:放松全身,思想凝聚,在輕音樂下,前期護理人員講解美好而溫暖的話語,后期患者自身進行冥想放松[6]。瑜伽運動采用集體訓練、個體指導和專題講座的方式,充分調動群體交流和積極向上的情緒[7]。有效運動強度均在患者靶心率的范圍內進行,分別于周二、四、六在康復護理人員和視頻指導下進行鍛煉,為期6個月。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比較患者運動及護理前后肺功能、體質量數(BMI)及生活質量(SF-36)。兩組患者均在鍛煉前、后進行以下指標的評價[8],如下。肺功能:采用肺功能儀測定患者運動前后肺活量等變化情況;患者的形體變化:測量體質指數(BMI); 應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分數為0到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利用SAS、SDS評分量表對術后患者的護理進行評價。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利用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質量測定量表評估[9]。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統計軟件SPSS 19.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SAS、SDS評分比較
兩組乳腺癌患者在護理前的SAS和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乳腺癌患者經過不同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SAS和SDS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有氧運動后的患肢肌力、ROM、肺活量比較
術后有氧運動后兩組的患肢肌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A組的ROM、肺活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術后的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術后的生理狀況、情感狀況、附加關注、社會及家庭狀況、功能狀況等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3 討論
在臨床上,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但切除手術及術后的放療和化療等都會造成患者的身體、心理上的傷害,增加了患者負面的情緒,且降低了患者的身體機能,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及對家人、朋友的冷漠,并懷疑治愈率等,對術后患者的身心康復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0]。乳腺癌根治術會對患者的情緒產生較大的影響,化療會使患者的心理產生恐懼、焦慮、絕望等。護理人員需予以患者心理護理,指導患者做些簡單易行的放松技術,使患者的緊張情緒得到放松[11]。接受心理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精神面貌逐漸開始出現好轉,且增加了患者的活動量,并增強了患者的意志力,改善了睡眠,情緒也得到好轉,負面的情緒逐漸消失[12]。相關研究顯示,乳腺癌患者在術后的患肢因長期都處于制動的狀態,易出現萎縮、肌力減弱等癥狀,乳腺癌患者在術后接受有氧活動可明顯促進患者的康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3]。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乳腺癌患者在護理前的SAS和SDS評分比較差異不顯著;經過不同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SAS和SDS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的生理狀況、情感狀況、附加關注、社會及家庭狀況、功能狀況等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乳腺癌患者術后應用心理干預聯合有氧運動可明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且在早期接受有氧運動患者的康復效果越好,術后生活質量的評分越高[14]。術后有氧運動后兩組的患肢肌力比較差異不顯著;A組的ROM、肺活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乳腺癌患者在術后越早接受有氧運動,其肢關節的功能改善的越明顯,所以術后應盡早使患者接受有氧運動[15]。
綜上所述,乳腺癌患者在術后予以心理干預,并在早期接受有氧運動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恢復患者的患肢關節活動度,對患肢功能進行有效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杜妍華,楊名鈁,關瓊瑤.漸進式康復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術后肩關節活動度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6):150-151.
[2] 陳娜,宋魏.臨床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功能鍛煉及康復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5,34(1):168-170.
[3] 車慣紅,盧惠娟,李曉蓉,等.家庭生活質量量表在肝癌患者照顧者中的評價[J].護理學雜志,2015,30(18):82-84.
[4] 李敏香,蘇愛建,彭玉蘭,等.情志護理聯合太極云手練習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2):1668-1669.
[5] 王寧.綜合性疼痛護理干預對促進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5(30):283-284.
[6] 林文霞,譚建蘭,符鴻飛,等.康復護理及營養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患者預后及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5):2078-2081.
[7] 田艷春.護理干預對促進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16,8(1):26-27.
[8] 魏莉.漸進式康復護理對改善乳腺癌患者根治術后生命質量的作用[J].上海醫藥,2016,37(16):60-62.
[9] 黃菊珊.心理護理及康復指導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的影響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9):4549-4550.
[10] 戴鋒,桂詩敏.系統評價康復護理在乳腺癌患者術后功能訓練的作用[J].醫療裝備,2016,29(6):172-173.
[11] 楊瑞紅.心理護理和音樂療法在乳腺癌根治術后康復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8):148.
[12] 王瓊.心理護理及康復指導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9):488-488.
[13] 王秀梅,李清敏,王希芹,等.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病人康復效果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1,25(6):531-532.
[14] 陳素紅,林英權,廖亞勇,等.健康管理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影響的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0):82-86.
[15] 曹仲茹,王梅,李玉婷,等.高校-社區合作健康教育方式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3):211-212.
(收稿日期:2017-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