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雅紅+盧洪霖

【摘要】:根據句容市林場當前調整林業結構,大力發展經濟林的經營理念,結合林場老茶園更新、低產林地改造及荒坡、宕口復綠工作,通過對比分析,表明目前營造優質油茶林比繼續發展茶葉在資金投入、成本及市場前景方面都比較優越。探討林場發展油茶林帶來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句容市林場科學、持續、穩定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油茶;茶葉;效益;林場;
【引言】:油茶,名茶子,又名木子,盛產于長江中下游和嶺南地區。油茶是我國主要的木本油料樹種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油茶林面積約6000萬畝,年產茶籽56萬噸,茶油15萬噸,其產量占全國木本油料作物等80%以上。油茶適應性廣,年平均溫度12-25℃,相對濕度在70-80%之間,年平均降雨量早900毫米以上即可。油茶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較貧脊薄的土壤,一般以PH值4.8-6.3的酸性黃壤或紅壤為最適宜,疏松、深厚、排水良好、比較肥沃的沙壤土對油茶生長發育更有利。
1 、句容市林場概況
1.1 林場自然條件
句容市林場地處寧鎮山脈中段,屬北亞熱帶中部季風氣候區,常年日照時數為2110.8小時,年平均氣溫15.9℃,年平均降水量1471.4毫米,無霜期215天。全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光熱水同季。本區土壤發育于下蜀黃土母質,以黃棕壤為主,PH5.3-6.4,土層厚一般在30厘米以上。其次是石灰土和紫色土。林場地帶性植被為含有常綠樹種的北亞熱帶落葉闊葉林,常綠樹種有青岡櫟、苦櫧、紫楠、冬青等,落葉樹種主要有麻櫟、栓皮櫟、櫸樹、樸樹、南京椴等,寶華山特有的珍稀樹種寶華玉蘭也主要散生在這里。人工營造的針葉樹種有馬尾松、杉木、黑松等,經濟林有茶葉、毛竹、油茶、油桐,現在只留存少量油茶樹。
1.2 林場現狀
句容市林場現有無性系標準化茶園31.6公頃,主要品種為安吉白茶,定位發展高檔綠茶。老茶園34.9公頃,位置偏遠,交通不便,茶園立地條件差,設施落后,灌溉、生產作業很不方便,抵抗應對突發的自然災害能力差。品種為福鼎大白,大毫及少部分改良后的野生茶樹,樹體老化,急需改良更新。由于受松材線蟲病害影響,林場原有的馬尾松林地林木稀疏,林相差,形成低產林,急需改造。廢棄宕口需要復墾復綠,面積144.97公頃。
2 、油茶、茶葉對比分析
2.1 擴大經濟林面積,豐富林業資源
林場目前已進入封山育林期,森林資源實行分類經營。堅持以生態公益林培育和保護為中心,在實施低產(低效)林改造的同時,重點發展以茶葉等經濟林為主體的的精品效益林業。截至2015年6月,句容市林場茶園面積達到66.5公頃,苗圃地40公頃,竹林面積26.0公頃。發展木本油料樹種油茶,不僅能夠綠化荒山荒坡,保持水土,防火防蟲,改善生態環境,而且增加收入,實現森林可持續發展。
2.2成本
2.2.1投資成本:發展高標準生態茶園,需要高標準的設備設施,滴灌設施、防蟲除草措施、防凍防霜設備、高效低毒農藥、化肥等,需要一次投入大量資金。油茶抗旱耐貧瘠能力強,相對來說投資比較少。
2.2.2立地條件:茶園對土層厚度、坡向坡度、交通、環境等條件要求比較高。而油茶適應性廣,耐旱耐貧瘠,丘陵、崗地、低產林地,改造后的老茶園都可以種植。
2.2.3人工成本:近年來,句容乃至鎮江發展了很多茶葉,有專業茶場、還有少數農戶,春季茶葉集中采摘,采茶工極缺,采摘價格鮮葉均價25元/斤,加之加工費用增加,所以茶葉的成本提高了不少。茶園需要精細管理,需要大批勞動力,及時修剪、施肥,防蟲、除草,采摘,直接影響茶葉產量和品質。油茶林比較適宜粗放管理,可不施化肥和噴灑農藥,緩解春季采茶勞動力緊張問題,節省人力物力。
2.3市場前景
林場老茶園承包給職工,管理比較粗放,主要品種為大白茶和大毫,加工成為碧螺春、炒青等中低檔茶。并且由于林場特殊的地理環境,明前茶產量很低,后期大量上市的茶葉很難銷售,價格偏低,導致經濟效益不高。目前,整個鎮江地區現有茶葉約7.5萬畝,高、中、低茶葉良莠不齊,春季采茶工短缺,來不及采或者采出的鮮葉質量不高,成品茶質量下降,影響銷售。句容市茶葉主要內銷,沒有出口,市場已達到飽和狀態。茶籽油品質高,是日常生活必須的食用油,市場前景廣闊。
3、發展優質油茶林的效益分析
3.1發展油茶林的經濟效益
3.1.1投資少,收益長
油茶每公頃栽植1500-3000株,苗期肥料和人工投入約200-300元,平均株成本1.5元,雖然前期3年無收入,但可套種其他農作物,以耕代鋤,增加收入,一旦進入豐產期,基本上就可以“一勞永逸”。15年后達盛果期,茶果每公頃每年產量3000-12000公斤,掛果后可持續30-50年,一代人栽樹,幾代人收益。
油茶籽果粒大,產量高等特征是其它油料作物所不及的。油茶籽平均千粒重716克,與目前主要油料作物油菜籽相比,一粒油茶籽相當于100-530粒油菜籽,幼林期平均每株收油茶果5-15公斤盛果期的油茶樹每年可摘1000-3000個油茶果,最多可達1萬個以上,每公頃可收油茶果8000-30000公斤,按油茶出籽率40%計算,折合油茶籽每公頃3200-12000公斤,豐產油茶林每年茶籽產量是同面積油菜籽產量的25倍左右。油茶仁含油率達51%左右,籽出油率一般在29-32%之間,與油菜籽的出油率接近,因此油茶是一種投資少,效益高的木本油料作物。
3.1.2高級食用油,用途廣
茶油中90%以上是油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與菜籽油比,茶油不含芥酸;與橄欖油比,茶油中的皂化物和生物酚的含量很少;與花生油比,茶油不含黃曲霉素。所以,茶籽油是最符合現代人膳食平衡的綠色食品。另外,茶仔殼可以提取皂素,從茶籽殼中可以水解糠,皂素和糠都是重要的醫用和化工原料。茶殼中還含有大量木素,可用于提取木糖醇,制作活性炭等。
油茶餅(茶枯、枯餅),數量相當于茶油的3倍,是優質的生態有機肥,可以用作林場秋季茶葉基肥,降低茶葉成本,提高林場高檔茶品質。
3.1.3市場前景廣闊
目前食用茶油市價一般在50元/公斤,是菜籽油的2.5倍。出口價格不菲,在美國達12美元/公斤,價格高于橄欖油。茶油精加工制成的“涼拌油”、“起酥油”、“蛋黃”等多用途油脂食品,備受商家和消費者青睞。
3.2 發展油茶林的生態效益
油茶除了充分利用立地條件差的荒坡荒地,增加有林地面積外,還調整了林業產業結構,除得到很高的經濟效益外,其高大的植株、厚厚的冠蓋和深深的根系,能改良土壤,提高其分解和吸收能力,保持水土,改善生活生態環境。
3.2.1 土壤保土保肥能力增強。油茶林地成林后,一方面有大量的枯枝落葉覆蓋,另一方面因減少了耕作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可以起到保水、保土、保肥作用。
3.2.2 釋放的氧氣增多。油茶冠蓋厚、葉片多,表面極大,光合作用強,釋放的氧氣多。制氧量70kg/hm/日,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存環境。
3.2.3 油茶林防火防蟲,幾乎不使用農藥,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防火功能可以減少森林火災。
3.2.4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蜂產品效益。油茶每年秋后開花,其花香濃郁,是蜜蜂稀釋的花蜜,平均每平方公里油茶林可供蜜蜂采蜜10-20天,每箱可得蜜10-15公斤。
3.3 發展油茶林的社會效益
句容市林場的油茶產業,可以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增加農民收入,減少句容北部低山丘陵崗地坡地的荒蕪。在大卓生態桃園、亭子板栗基地的基礎上,在貧瘠的荒坡荒地,低山丘陵地上栽植油茶,發展油茶產業,既改善美化了農村環境,又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4、結語
綜上所述,句容市林場當前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積極保護和培育生態公益林,大力發展經濟林。通過對發展茶葉和油茶的投入資金、人工成本、效益分析,種植油茶比較優越。發展油茶林項目,前景非??春?,不僅增加了有林地面積,豐富了林種結構,提高了收入,而且改善了生態環境,有利于林場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英升、鄭立新、盧洪霖等 《句容市林場森林經營方案》 華東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句容市林場
2、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經濟林栽培》
3、《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09—2020年)》
4、《樂平市名口鎮戴村高產油茶林種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