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臨夏市因地處農牧過渡帶,養殖業由來已久,但因城市發展,和養殖業發展的矛盾日益明顯,作為穆斯林聚居區畜牧業該怎么發展?本文通過近幾年臨夏市畜牧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對臨夏市畜牧業發展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 畜牧業發展 規范化 規模化
臨夏市位于甘肅省西南部,獨特的人文環境造就了西部的旱碼頭。由于少數民族特有的飲食習慣,臨夏市已形成了以牛羊養殖為重點的特色養殖。全市牛飼養量28079頭,羊飼養量43997只,牛羊產業不僅成為穆斯林群眾餐桌上的主要食材,也成為推動農村畜牧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畜牧業生存發展空間越來越小,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畜牧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重視。在這個轉型大潮中,順應社會發展需要,加快規模化、產業化、優質化發展的步伐,調整產業結構越來越重要。
1、臨夏市畜牧業發展現狀
專業化、規模化養殖格局已經形成,以牛羊養殖為重點的產業特色已經顯現。全市現有標準化養殖場155個,養殖小區14個,養殖戶達到了2721戶。標準化暖棚圈舍養殖的興起,建成了一批上規模、上檔次、圈舍標準化、科學飼養、精細化管理的養殖場,規模養殖已成為養殖主題。其中萬頭肉牛養殖基地(八坊牧業公司)、萬只肉羊養殖基地(佳源牧業公司)在近幾年的發展,已成為全州標準化規模養殖的典型樣板。以清河源公司為代表的牛羊肉加工企業已成為全省主要的清真牛羊肉加工龍頭企業。
2、主要存在的問題。雖然臨夏市畜牧業已有長足發展,但是也呈現出很多問題和不足。
2.1土地資源緊缺
城市快速發展的結果導致農村土地大量被開發,養殖用地手續繁瑣,與城市爭地的矛盾加劇,畜牧業生存發展空間越來越小。
2.2飼草料資源短缺
臨夏市耕地面積較少,雖然大多數種植以玉米為主,但還是滿足不了養殖場的需求,出現青貯季節飼草料價格上漲等現象。
2.3環境污染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周邊養殖場(戶)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重視,對糞尿、臭氣、蒼蠅、糞便堆積等等問題意見很大,不愿意周邊環境受到污染。
2.4養殖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不高
由于養殖戶大多在農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技術的能力較差,分散粗放飼養仍占很大比例,養殖設施簡陋,飼養管理粗放,科技對養殖的支撐作用效果不大。
2.5自身牛羊自繁自養能力弱
對外引進的多,造成養殖成本增加,效益降低。
3、對今后發展的幾點思考
萬頭肉牛養殖基地(八坊牧業公司)和萬只肉羊養殖基地(佳源牧業公司)在近幾年的發展,給臨夏市畜牧業發展注入了活力,同時也看到了小規模養殖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更成為城市發展的絆腳石,大規模養殖更加科學,對資源的整合利用更加明顯,對環境污染的整治力度也更強,更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改善農村養殖環境,減少疾病的傳播。下面我針對大規模養殖發展的優勢對臨夏市畜牧業發展提出幾點思考。
3.1養殖園區建設
促進分散家庭傳統養殖向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方向發展,重點建設養殖場和養殖小區,解決了土地資源問題,同時增加了牛羊飼養量。
3.2飼草料體系建設
在園區內配套建設滿足養殖規模的青貯窖池,推廣應用配合飼料,并利用周邊縣土地資源相對豐富的實際,跨區域建設飼草料基地,通過訂單種植的方式,發展飼用玉米和優質牧草種植,為園區建設提供優質的飼草料保障。
3.3加強科技服務
加強畜牧獸醫站的技術力量,大力推廣肉牛肉羊名優品種、牛羊雜交生產、分階段飼養、全混合日糧、規范化管理、程序化免疫等技術,為園區建設提供良種繁育、飼草料生產、疫病防控、技術培訓等全方位的技術服務。
3.4糞污利用體系建設
在大型養殖場和養殖小區配套建設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沼氣能源項目,就近解決糞污處理問題;在中小養殖場比較集中的村社建設有機肥加工廠,生產優質有機肥,實現牛羊糞便的加工增值。
3.5牛羊肉加工企業培育
以清河源為龍頭,培育幾個大型牛羊肉加工企業,將畜產品進行深加工,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發展,使得園區的發展走向持續穩定。
可以設想一下建立園區的發展前景,整合利用各項資源,集眾多優勢于一身,在臨夏市這個穆斯林聚居區必將發揮重大作用,規范化、規模化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一定最大。
[作者簡介] 王建林(1980-)男,甘肅臨夏人,大專,畜牧師,從事畜牧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