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院校學生的品德對于學生的發展而言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而學生的品德形成于教師的人格魅力息息相關。為有效探究教師人格魅力對中職院校學生品德的影響,本研究在分析教師人格魅力的基礎上,探究目前中職生的品德發展現狀,以便于深入分析二者的關系,為中職院校學生的品德形成提供參考和借鑒的依據。
關鍵詞:教師人格魅力;中職生品德;
一、教師人格魅力的內涵
所謂的人格就是指一個人的性格、氣質以及能力等所表現出來的個人特征的綜合,另一方面,也可指個人道德行為、權力、義務等條件。而人格魅力則指以上特征所吸引人的力量。而中職院校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的人格魅力,是教師多方面的綜合表現,不僅影響到教師的教學質量,還影響到周圍學生的品德形成。
二、中職生品德現狀及原因分析
1.中職生品德現狀
所謂的品德,就是道德品質,是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所必須遵循的準則和規范,更是一個人社會道德準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具體表現,是道德的人格化以及具體化。因此,總體而言,我們可以將道德品質看成兩部分,一是道德意識,二是道德行為。而道德意識還包括對于道德的認識、理解,所具有的道德情感等。道德行為則包括具體的行動、習慣等。因此,我們可以簡單地看成品德就是具有知、情、意、信、行五個方面的主體內容。而這五個要素是辨證統一的,只有充分認識到品德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加強品德修養,而只有具有一定的道德情感,才能有效促進品德行為的落實。而品德作為一種個人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并且能夠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
2.中職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分析
中職生品德不良的原因主要歸咎為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兩個方面。
在客觀原因中,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不良影響。部分家長在于孩子的接觸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不良行為,例如暴利行為,不文明行為等,這些家長的行為直接成為了學生的模仿對象,使學生在耳濡目染的基礎上形成了不良行為的心里。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社會中存在的狹義的、暴躁的等多種不良的個性心理特征,使得學生在接觸社會的基礎上感染到了不良品德的風氣。例如社會上出現的拜金主義,不少人盲目追風攀比,導致新聞上出現為了買新手機而偷盜的現象。最后是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的影響。在中職教育中,不少人認為這種教育模式僅僅只是就業教育,而不是升學教育,這使得部分教師在教學上會松懈對學生的引導和關愛,在品德的教育方面方法也比較單一,僅僅依靠加上教育方法上的單一,如懲罰,這種方式使得學生出現消極的情緒,不僅不利于學生品德的形成,還增強了學生的敵對情緒。
從主觀原因看,部分中職生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由于在平時的接觸中,中職生無法很好地認識到品德的意義,以至于無法很好地形成良好的品德觀念與情感,進而影響到其品德觀的形成。而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對品德有足夠的認知,才能有效形成正確的品德行為。而研究表明,中職生的錯誤行為往往是缺乏對品德的正確認識,進而無法正確地對道德行為有正確的判斷。其次,由于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正確的道德引導,部分中職生已形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使得他們在日常活動中常常回因多次的僥幸得逞而在后續的生活中不自覺地采取類似的行動,進而加強了不良的行為習慣。當前,在眾多的中職院校中,加強中職生的品德教育成為了重要的內容,也成為了中職院校引導學生更好地發展的重要舉措。而除此之外,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中職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人格魅力也對中職生的品德形成有著一定的影響,這是其他的教學形式所無法代替的。
三、教師人格魅力的作用
1.有利于樹立榜樣作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高尚的品德對學生的人格形成具有一定的引導和熏陶作用,正所謂“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的榜樣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作為與學生品質學識息息相關的主體,其一言一行都將會對學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在這種榜樣的感召下,不少學生能夠不斷地規范自身的言行,不斷地認識到品質的重要性,進而能夠有效的實現自我與完善。在學生的學習環境中,能夠長期的對學生進行教育熏陶,也是一種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內的重要手段,使學生能夠逐步形成健康、崇高的品質。
2.有利于培養中職生道德情感
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情感,才能有效培養良好的道德行為。所謂的道德情感就是人們在一定的道德標準下,能夠對自身或者是社會中他人的道德行為產生愛憎好惡等情感的心理體驗。例如,許多教師的工資并不高,且家中生活清貧,但是他們卻能夠拿出錢來資助困難學生,對學生噓寒問暖,這種樂于助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得受幫助的學生形成一種感恩的情感,也會讓其他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這種人格魅力,進而學習教師的這種助人為樂的行為。有如,老師再日常的生活中能夠文明懂禮,尊重他人,這讓學生也能感受到文明禮貌的重要性,進而自身形成一種文明懂禮的好習慣。
3.有利于增強中職生的道德信念
中職院校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道德信念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有利于學生形成堅定的道德信念,而堅定的道德信念不僅有利于中職生提高其自身品德修養,還有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長期的從教生涯中,中職教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人生閱歷,因此,對道德問題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他們在與中職生的日常交流中也將不自覺地將自己的認識與理解傳授給學生,進而有利于他們樹立堅定的道德信念,充分認識到品德的重要性。
四、總結
由此可見,教師的人格魅力對于學生的品德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的。在中職生的學習過程中,中職教師的種種優良行為都能讓學生得到感染,進而深深地影響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情感,規范他們的日常道德行為。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進而有效感染學生的品德行為。
參考文獻:
[1]林晶.當前中職學校學生健康人格培養的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2]張群英.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教學有效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0.
[3]卓群芳.影響中職思想教育有效性的心理問題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12,23:38-39.
作者簡介:王月(1981—),女,漢族,遼寧營口人,營口市經濟技術學校講師,教育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