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摘要 蔬菜安全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對蔬菜安全生產進行控制非常必要。本文以綠色安全生產為切入點,分析蔬菜安全生產的影響因素,提出了相應的控制對策,以期為實現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蔬菜安全生產;影響因素;控制對策
中圖分類號 S6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7-0099-01
蔬菜是人們生活中經常食用的食品之一,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因此,保證蔬菜的安全生產,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保護人們的切身利益。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蔬菜生產者提高生產水平,確保蔬菜的安全生產。
1 蔬菜安全生產的影響因素
蔬菜的主要種植環境為土壤,但因為近幾年環境污染的加劇,以及化肥的大量使用,導致土地受到嚴重的污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污染物較多,水質變差,不利于蔬菜的生長[1]。同時,由于蔬菜生長需要使用大量的肥料,這些肥料會隨著土壤進入蔬菜內部,無法排除,殘留在蔬菜內部,導致人們食用大量的化肥、農藥,影響身體健康。
2 綠色蔬菜安全生產的控制對策
2.1 選擇適合的生長環境
蔬菜生長環境包括多個因素,如大氣、水、土壤等,而每種蔬菜對生長環境有不同的要求。應選擇空氣清新、水質優良、土壤沒有受到污染的地方作為蔬菜的生產基地,具體有3點要求:一是生產基地的位置必須遠離工業區,特別是礦產,也要與居民區或醫院保持一定的距離,以生產基地為中心,周圍5 km的范圍內不能出現任何的污染源,也不可以存在任何潛在的污染。二是生產基地的大氣、水源、土壤等,必須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檢測,讓各項指標達到標準。三是生產基地周圍的交通便利,有充足的生產設施,土壤有足夠的肥力,適合綠色蔬菜的生長。
2.2 控制農藥與化肥的使用
在綠色蔬菜生產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其不受病蟲害的侵襲,要求適當施肥,讓蔬菜順利生長,但要求使用的農藥不會對蔬菜造成不良影響,不會破壞蔬菜本身的營養和生產質量,不會污染土地,保持生態平衡。對于這一要求,生產者可以施用有機肥和生物肥,有機肥包含多種營養,有較長的肥效期,增加土壤的肥力,改變土壤的特性;而生物肥包含很多微生物,施入到土壤中后,可以讓土壤全部吸收,有良好的肥效,提高蔬菜質量[2]。除了這2種肥外,還有農家肥,農家肥是用腐熟的方式形成肥料,有數個品種,比如堆肥、廄肥等,可將農家肥作為肥料的基礎,加入經過腐熟的秸稈。需要注意的是人類的尿液不可以作為化肥使用。
2.3 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綠色蔬菜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是以物理、生物防治為前提,以化學防治作為輔助,保持種植地區的生態平衡,減少有害病菌和害蟲的出現[3]。
2.3.1 農業措施。生產人員要選擇不易受到病蟲害侵襲的良種,促其形成壯苗。7—8月把壯苗放到大棚內,用高溫消除壯苗生長產生的病菌,并加強肥料與水量的管理。蔬菜成熟后,及時摘收,清理土壤中的雜草。另外,不同種類的蔬菜要根據其生長時間,按照時間依次種植,輪作倒茬,進行套種,并在恰當的時間收獲,確保蔬菜的質量。
2.3.2 物理、生物措施。生產人員提前對種子進行處理,把種子放在陽光下晾曬,然后用溫水浸泡,以免種子出現病菌。在田地里放置黑光燈或粘蟲板,以消滅害蟲。用機械或人工的方式清除田地里的雜草,用種子的天敵消滅害蟲,把病蟲害對蔬菜的影響降到最小[4]。
2.3.3 化學措施。如果用上述幾種方法仍無法消滅病蟲害,生產者可以使用化學措施。綠色蔬菜對化學農藥的使用有嚴格的標準,需要使用毒性較低、有少量殘留的農藥,不同種類的農藥輪換使用,每個生產季節使用的次數、用量以及使用需要間隔的時間都要符合國家規定,特別是不可以使用除草的化學農藥。
2.4 做好后期管理工作
后期管理工作包括采收、儲存、運輸等,其中,采收蔬菜時必須提前對采收的工具消毒,確保采收工具沒有攜帶病菌,而選擇的蔬菜表面不可以有黃葉,沒有泥沙和病斑,看不到任何損傷,如果蔬菜表面有這些情況,要及時清除,防止蔬菜質量下降。儲存時要保證環境有良好的通風,控制溫度和濕度的變化,以免蔬菜變質。運輸時不要出現因為擠壓導致蔬菜破損的情況[5]。
2.5 對市場準入制度進行強化
市場準入制度是為消費者提供綠色產品的重要保障。對于政府部門而言,從蔬菜的生產環節、運輸環節、儲藏環節和銷售環節等多方面入手,對監管力度進行強化,是構建市場準入制度的一大基礎要素。以市(縣)聯動為主要特征的準入體系的構建,可以讓蔬菜協作機制、應急處理機制的綜合運用成為提升全市蔬菜質量的有效方式。在構建這一機制的同時,監管部門可以通過例行監測與專項監測機制相結合的方式,對蔬菜產品的質量安全監測機制進行完善[6]。
3 結語
影響蔬菜安全生產的最主要因素在于環境污染對土壤、水源和大氣的破壞以及農藥與化肥的使用。因此,生產人員必須選擇合適的生產環境,控制農藥與化肥的使用,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做好后期管理工作,保證綠色蔬菜的質量,實現綠色蔬菜的安全生產[7]。
4 參考文獻
[1] 汪明艾.綠色蔬菜安全生產的影響因素及控制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23):124-125.
[2] 張成義,孫麗芬,馬建芳.蔬菜安全生產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2(15):288.
[3] 黃成彬.濰坊市綠色蔬菜生產問題分析與發展對策探討[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2.
[4] 夏春萍,劉文清.蔬菜生產效益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以湖北省黃梅縣小池口鎮為例[J].統計與決策,2012(12):113-116.
[5] 范壟基,穆月英,付文革.大城市蔬菜生產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對北京市196個蔬菜種植戶的調研[J].調研世界,2012(12):17-20.
[6] 張婷.農戶綠色蔬菜生產行為影響因素分析:以四川省512戶綠色蔬菜生產農戶為例[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2(12):88-95.
[7] 陳蘭.淮北市蔬菜生產發展對策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4(3):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