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們現在正處于新媒體時代,新媒體影響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同時也使圖書館工作面臨著挑戰。本文論述了何為新媒體,分析了新媒體對圖書館的影響,最后提出了圖書館如何應用好新媒體來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 圖書館 應用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057-01
近幾年來,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文化建設,黨的十八大指出:“我們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向著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闊步前進。”圖書館作為知識搜集、整理、存儲和傳播的載體,應當發揮出其文化強國主陣地的作用,這也是圖書館的責任和使命。而這其中如何吸引人們關注圖書館、走進圖書館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因此社會媒體的新聞報道顯得尤為重要。但現在的社會媒體已經與過去的傳統媒體有了很大的不同,新媒體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需要引起圖書館人的高度重視,了解并運用好新媒體,做好圖書館工作,使圖書館所具有的價值最大化,從而更好的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一、新媒體的概念及其特征
1.新媒體的概念
新媒體(New Media)一詞最早是1967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技術研究所所長在一份關于開發電子錄像商品的計劃書中提出的[1]。目前世界上關于新媒體的定義還沒有定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定義:“新媒體就是網絡媒體。”當下的新媒體指的是依托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新興科技而產生的向大眾提供信息服務的一系列新的工具和手段,信息的傳播實現了多點對多點的星狀傳播方式,傳播效率、傳播容量大大提升,傳播的功能和渠道大大擴展,呈現出與傳統媒體不一樣的特征。
2.新媒體的特征
2.1傳播速度快
就傳統媒體而言,信息的發布要經過收集、加工、發布等多個步驟,而新媒體通過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渠道,信息傳播向著同步化邁進,在事件發生的同時就能夠進行傳播活動。
2.2互動性強
新的傳播格局為人們創造了一個平等溝通的平臺,傳播不再是機構、媒體單位的事情,純粹的傳播者和純粹的受眾都不再存在,每一位民眾都可以參與其中,誰都可能是記者、編輯。這種交互性賦予了普通民眾巨大的權利,他們往往能推動或決定某個事態的發展。
2.3具有很大的開放性
由于技術的發展,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對信息發布的影響越來越少,現在只需要有設備和信號,用電腦和手機等就可以隨時隨地發布信息。
2.4傳播的信息具有高度融合性
當下的信息傳播越來越多地運用多種媒介形態,傳播信息不單是文本和圖片形式,還包括聲音、視頻、動畫等,帶給受眾全視角的體驗,使受眾更直觀地獲得信息。
二、新媒體對圖書館工作提出的挑戰
1.新媒體影響受眾的閱讀習慣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時效性、互動性更強,內容更加豐富、生動,形式也更加多樣化,這些特征對人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同樣的信息,人們通過手機或互聯網就能第一時間了解到,對紙質媒體逐漸失去興趣,更愿意接受新媒體,而逐漸忽略傳統媒體,對以報紙、期刊和圖書為主的圖書館的依賴性大大削弱。如何吸引人們關注圖書館、走進圖書館將是現在和未來圖書館人面臨的重大挑戰。
2.圖書館新媒體宣傳意識和手段落后
圖書館媒體宣傳意識和手段相對落后,缺乏創新。我國大部分圖書館在宣傳方面,更多地是舉行幾場讀者活動、通過圖書館網站和館內宣傳欄等形式,而沒有很好地利用媒體力量來拓寬圖書館的宣傳渠道。即使運用了新媒體,展現的內容也以消息為主,平鋪直敘可讀性不強。這暴露出圖書館的宣傳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
3.欠缺對新媒體的研究制約了宣傳的針對性
圖書館對運用新媒體缺乏研究,具體表現在對受眾缺少研究和調查分析,不管受眾是否關注,所處的社會地位如何、有何反應,采取灌輸式的宣傳,宣傳的針對性不強,且報道中空話、套話較多等。這些問題反映了圖書館欠缺經驗,不善于對接新媒體,制約了圖書館宣傳工作的開展。
4.沒有形成系統的宣傳工作體系和工作人員
由于缺乏經費和專業人員,圖書館尚未建立健全能夠符合圖書館媒體推廣的科學、合理、高效的工作體系。目前圖書館宣傳工作方法落后,操作程序原始,因此宣傳的數量和質量難以保證。圖書館宣傳工作需要既懂專業知識又懂新媒體規律的專業人員,才能用新媒體的眼光發布高質量信息,在圖書館工作和大眾之間架起一座暢通的信息橋梁。但是目前圖書館中非常缺乏這樣的人才,一方面造成圖書館自身對外宣傳不到位,另一方面對專業媒體提出的采訪要求也不能準確及時地予以應對,往往錯失宣傳良機。
三、新媒體時代圖書館如何應對
1.切實轉變觀念,牢固樹立服務意識
當前,圖書館在正確對待和應用媒體問題上正經歷著觀念上的巨大轉變,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創新工作方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新媒體中,最大限度地擴大報道的影響力。
2.提升圖書館員的新媒介素養
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大眾可以以互聯網和手機等為平臺,自由的發布和整合信息,并即時進行互動。圖書館在利用新媒體進行宣傳時,一定要掌握新媒體規律,切實提升圖書館員的新媒介素養。國際圖聯頒布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發展指南”中提出,圖書館工作人員應當積極、主動地參加到媒體宣傳推廣活動中[2]。這就要求圖書館員要有敏銳的媒介信息意識、較強的媒介能力和崇高的媒介道德水平。圖書館員必須具備較強的信息意識,很好地利用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掌握大眾的溝通方式,保證與大眾之間交流的暢通。新媒體簡便、快捷的信息發布方式創造著大量的內容,同時也不難發現里面的信息也存在著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問題。圖書館員具有崇高的媒介道德水平,有利于對大眾進行正確的引導,有利于做好輿論的疏導工作。圖書館對圖書館員進行培訓時,應當設置怎樣開展實施媒體宣傳的具體內容,達到培育圖書館員的媒介素養的目的。
3.根據各館實際,找準服務定位并開展各項活動
每一個圖書館由于在規模、資源以及所處地域的不同,自身的服務定位也會有所不同,這就需要圖書館根據自身實際找準服務定位。在實際工作中,要把讀者的需求做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不僅要滿足讀者的需要,還要能擴大圖書館有關活動的新聞價值。如果定位準確,其受眾群體會遍及整個城市,甚至全國,乃至國外。尤其在網絡化的今天,新媒體的影響越來越廣泛,一旦圖書館的各種服務得到媒體的廣泛宣傳,必定會比傳統圖書館的宣傳要廣的多,宣傳效果也更好。所以,圖書館一定要提高和強化圖書館員對媒體宣傳工作的重要認識,積極探索,開展各種媒體宣傳推廣活動。
4.以新媒體為載體,打造圖書館品牌
圖書館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借助新媒體來進行圖書館的新聞報道和宣傳,可以向人們及時、便捷地傳遞圖書館所蘊涵的文化,進而提高圖書館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為了做好品牌,首先要以圖書館自身資源、特色、服務作為基礎;其次,需要加強品牌的管理工作;再次,需要持續地對品牌進行媒體宣傳報道。圖書館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上開設圖書館官方微博、微信等方式來對圖書館的資源、服務進行宣傳,與讀者進行互動,答疑解惑,打造圖書館的品牌。同時這也為圖書館提供了一種新的用戶信息收集渠道。在品牌建設中使用新媒體平臺,并不意味著傳統圖書館門戶站點的作用在下降,三者應該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實現信息同步,形成多渠道、多樣化服務平臺。
5.關注新媒體的同時,也要重視傳統媒體的重要作用
新媒體的發展雖然對傳統媒體產生了沖擊,但傳統媒體所具有的權威性是新媒體無法比擬的。所以,這就需要圖書館與傳統媒體之間建立良好互動合作交流關系。加強日常溝通交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跟媒體一起聯合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彼此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媒體上出現負面消息后,圖書館要第一時間主動回應,力爭媒體的支持并及時消除不良影響。
四、結語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讀者對信息的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每個用戶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不同的信息需求。因此圖書館要贏得用戶關注,就必須為用戶提供量身定制的個性化服務內容[3],圖書館需要主動運用新媒體了解讀者需求,根據需求來合理安排資源和服務,使讀者通過新媒體方便快捷地獲得圖書館信息服務,實現圖書館價值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陳一茜.試述新媒體與圖書館信息服務.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2).
[2]李臻.圖書館媒體宣傳推廣策略.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4(3).
[3]王偉敏.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服務拓展與深化研究.圖書館學研究,2013(2).
作者簡介:張兆華,女,漢族,日照市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