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四川省通江縣近十幾年所發生的森林火災的調查,本文重點分析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以及根據對四川省通江縣森林防火工作現狀,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
【關鍵詞】:森林火災;森林防火;頻發原因;防火措施
1、研究區域概況
四川省通江縣隸屬于四川省巴中市東北部,米倉山東段南麓大巴山缺口處,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暖秋爽,夏熱冬冷,降水集中,雨熱同季。林地約1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57.61%,森林資源豐富。而自從2016年以來,通江縣采取積極措施,有效的維護了全縣的森林資源和林區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保證了通江縣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為當地的經濟平穩運轉和人們的生活質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
2.1自然因素
由于多雨季節雷電的觸及會引起樹冠的燃燒,或者在干旱季節由于陽光的輻射強烈,會使得林地腐殖質層或泥炭層發生高熱自然產生森林火災。雷擊火等自然因素雖然無法控制,但可以做到預測預報,及時做好撲救工作。
2.2人為因素
由于群眾對于森林火災的認識不足,每年林區內的群眾在“清明”、“冬至”或“春節”等節日祭墳活動或燃放煙花爆竹等活動極易引起火災。
2.3 防火意識不足
一些群眾只把森林火災當成一般性災害,沒有意識到森林火災的危害。林區居民還存在著一些燒紙焚香,燃放鞭炮等不良的使用火的現象,以及一些施工作業人員的不規范用火和小孩玩火等不良現象的發生使得森林火災極易發生。其中一些管理人員也存在著僥幸心理,對于森林防火的工作僅認為是一般性工作,無法認識到森林防火意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預防性措施落實不到位,工作有時出于被動狀態,對于通江縣的森力資源整體安全有著較大的隱患。
2.4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經費嚴重不足
通江縣相關部門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投入的經費并不是十分的充足,使得通江縣缺少一些先進的高效的救火設施;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對于基礎性的救火工具沒有進行經常性的更新與維護,甚至有的滅火設備已經無法正常工作。而且在一些防火材料庫經常會有雜物堆放現象,使得部分撲火工具不能得到有效使用,極大地影響了森林撲火工作的進行。同時基層防火隊伍力量較為薄弱,應積極開展防火演練,極高對森林防火工作的應變能力。
2.5 森林火災查處力度不夠
基層林業執法人員由于他們的力量較為薄弱,無法即使查處也并不能使得火災的肇事者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造成了一定消極的影響。
2.6森林防火宣傳力度不夠
每當防火季節,相關部門及時在廣播電視等相關媒體上進行宣傳,但因為相關部門對于森林防火的宣傳工作還沒有落到實處,沒有做到家喻戶曉,導致相關群眾對于森林防火的相關意識比較差,缺乏有關森林防火的相關知識。群眾沒有相應的救火意識和有效的撲火手段,更易造成森林火災的蔓延。
2.7 森林防火帶建設不完善
通江縣森林防火隔離帶建設并不完善,在總體上說,缺乏全面的計劃與規劃,林區周圍的水資源無法做到及時供給。當火災發生時,由于防火隔離帶的建設未達到標準,水源與救火設施的供給和消防車輛及其安排都會受到嚴重限制,無法做到及時開展救援活動。
3、防治措施
3.1 加大宣傳力度,增強防火意識
森林防火工作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加大對于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在中國森林防火的主要方針就是“預防為主,積極消滅”。預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關鍵,消滅是被動手段,挽救措施。只有把預防工作搞好了,才有可能不發生火災或少發生火災。所以各級領導首先就要加大對于防火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識。宣傳人員更要從娃娃抓起,及其一些年老體弱,文化素質較低的群眾作為主要的宣傳對象,采用各種可以宣傳的媒介,廣泛的進行森林防火的教育宣傳,用發生在身邊的例子來加強群眾對于森林防火的相關意識。對于某些重點林區的維護更要開展嚴格的管理制度,對周邊群眾經常開展講座與培訓,發放教育類傳單通告,已達到有火及時發現,及時撲滅。
3.2 加大經費投入,配備良好撲火設施
建議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增加相關經費的投入,改變固有觀點,加強對于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并建立常年的森林防火巡邏隊與撲救隊,在一些危險的節假日和季節做到突出聯防重點。與此同時,配備一定數量的質量上乘的撲火工具,專人監督管理,并對這些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護,確保這些設施可以在緊急使用過程中達到相應要求。
3.3加強管理,完善森林火災的應急處理方案
各個相關單位的領導和管理組要充分重視森林防火工作的開展,落實《森林防火條例》中的“三分造,七分管”,將林業理念落實到實處。并根據《關于處置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的通告》中傳達的意見,與通江縣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積極完善森林火災的應急處理方案。強化責任落實,嚴格要求撲火人員與管理人員具有危機感,每一項下達的任務都能及時的處理與完成,并將森林防火工作列入到工作考核中。
3.4 加快建設和完善森林防火帶
統一規劃全縣的生物防火隔離帶的建設,加快建設和完善以生物防火林帶為主體的森林防火隔離體系,逐漸增強和完善綜合森林防火能力。將生物防火帶重點布置在山腳、田邊、村莊等森林火災易發、多發生的區域與地段,同時積極規劃林區道路建設,提高綜合防火能力。
3.5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控制火源
嚴格管理林區周圍的火源,嚴厲杜絕群眾在森林周圍出現點火等行為。通過一些制度來約束林區周圍群眾的行為,例如林業相關單位要與林區周圍群眾與種田大戶簽訂防火責任書,從根本上控制火源問題。與此同時,林業局及其相關單位要積極嚴格的檢查重點林區,發現問題時要及時提出修改意見。
總結
森林防火工作保證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關鍵,相關部門必須要轉變觀念,重點做好森林防火的管理工作。把控好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加強每一個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培訓,把每一項工作重點落實到實處,切實做好防范工作,減少或防止森林火災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新時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措施[J]. 熊詩鵬.現代園藝. 2015(21)
[2]淺談新時期森林資源管理的具體措施[J]. 姜士平.科技致富向導. 2013(12)
[3]基層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陳文明.現代園藝. 2014(12)
作者簡介:彭德瓊(1964年9月29日),女,漢族 ,四川省通江縣人,中專, 林業工程師;從事林業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