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占彪++++魏正輝
【摘要】:我國現今的國民經濟發展呈高速增長態勢,推動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建筑物的建造需求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這就給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的結構大多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而在鋼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具有諸多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需要我們充分了解并采取相應措施,可以說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建筑物質量。因此,我們應當高度重視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嚴格控制施工質量,保證建筑物能夠高質量、安全的運行。
【關鍵詞】:建筑工程;現澆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
1、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主要特點
1.1復雜性。
在建筑工程當中利用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其流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過程中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較多,所以需要對其中各個施工環節進行控制。
1.2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易損性。
易損性主要指的是在實際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由于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產生相應的質量問題,因此需要在實際的施工中對各種施工原材料進行把握,并且對施工現象的環境溫度進行控制。
1.3鋼筋混凝土
結構的異變性。所謂的異變性指的是施工當中由于荷載過大,而使建筑整體結構產生一定的彎曲和變形。在施工程度的變化和調整當中,由于作業面的不同,施工技術和施工材料的選擇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而相應的混凝土結構體系承載能力也會隨著施工工序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導致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異變性。
1.4混凝土碳化。
混凝土碳化主要指的是由于施工現象環境的影響,潮濕空氣二氧化碳侵入到混凝土內,氫氧化鈣物質起化學反應后,會生成碳酸鈣和水,這一過程被稱為混凝土碳化。混凝土碳化不僅會引起混凝土收縮,使混凝土表面產生細微的裂縫,還會導致混凝土的堿度降低,減弱混凝土對鋼筋的保護作用。
2、實例分析建筑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某房屋建筑工程為住宅樓,地下1層,地上22層,總建筑面積為31475.91m2。建筑總高度為75.9m。地下室(-1F)層高為4.2m,首層(1F)層高4.8m,架空層(轉換層)2F層高4.8m,標準層(3~22F)層高為3m。
2.1模板工程施工要點
2.1.1柱模板
為了保證墻體的平整度,該工程使用定型組合鋼模板,將其貼在墻面上,每間隔1m位置設置兩根鋼管,與墻體相拉結,但是需要預先留下穿墻的洞。柱模使用的鋼管需要進行加固,柱子底部和柱1/3處之間的間隔距離為400m,從1/3處和柱頂之間的距離為500m。需要和滿堂架進行拉結與加固。在澆筑樓板混凝土過程中,需要在框柱周圍預埋短鋼筋頭,其主要作用為加固柱斜撐。
2.1.2梁模板
對于截面高度較大的梁,側向按墻體模板考慮,豎各應經計算確定支撐。當梁高小于700mm時,梁側可用支撐板模的水平鋼管頂撐,同時用一部分短鋼管斜撐。當梁高大于700mm時,在梁高中部增加一道準12鋼筋對拉螺栓固定,其水平間距700mm;當梁高大于1000mm時,增加二道對拉螺栓固定。當梁的截面面積在0.40m2以內的,其支撐的門架系統可按常規方式搭設。梁的截面面積在0.40m2以外,應在梁板模支撐體系中的小橫楞下增設一根立桿支撐,立桿間距不得大于600。
3、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點分析
3.1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在進行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的施工時,首先要做到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如果原材料質量不達標,即使在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較好,也會造成鋼筋混凝土結構不符合設計強度、承載力等指標,甚至出現質量事故。因此在進行鋼筋混凝土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時,從原材料的采購、檢測、儲存、領料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發現不合格品或長時間存放致使品質變差的物料應嚴禁使用,確保領用的原材料均為合格品。
3.2模板安裝工程的技術要點
模板主要起到臨時的支撐作用,使混凝土在模板間完成澆筑、凝固、養護的過程,而模板通常安裝在鋼筋支架上,因此對鋼筋支架產生一定的載荷,因此選擇模板時在保證模板強度的同時優先選擇質量輕的模板材質,如鋼板材質的模板,并穩固的固定到鋼筋支架上。同時模板直接與混凝土接觸,如果模板表面粗糙不平整,容易影響混凝土的表面光滑度和平整度,因此使用模板前應將模板表面處理干凈,必要時均勻涂抹脫模劑。體積較大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往往需要多個模板拼接,因此特別注意模板間的縫隙,避免漏漿的情況發生。進行模板的拆卸時,也應注意根據結構的性質和混凝土的凝固情況來進行,把握好拆除模板的時機,不僅可以提高模板的使用效率,更可以保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質量,避免過早拆除模板造成結構的形變甚至垮塌。如果在拆除過程中,發現結構存在嚴重的質量隱患應當及時停拆,恢復模板的支撐結構并采取必要的彌補措施后再進行正常的拆除工作。
3.3混凝土澆筑的施工技術要點
在保證混凝土原材料質量的同時,控制好混凝土的配比,并根據施工環境、結構的性質及時調整,使之滿足設計要求。澆筑前檢查混凝土的狀態,如果混凝土出現初凝或離析現象,應當重新攪拌,達到澆筑所需的流動性后再行澆筑。澆筑的高度應控制好,傾落高度一般不超過2m,豎向的混凝土結構也不能超過3m,否則會導致混凝土離析現象。由于混凝土的澆筑存在不連續性,有澆筑間隙,不要間隔時間過長,上層混凝土的澆筑應在下層混凝土凝固前進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應用日益廣泛,為了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需要對每個環節進行嚴格控制,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操作,保障工程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促進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美.建筑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中鋁合金模板的施工技術[J].建筑安全,2015,30(7):9~12.
[2]高萬昌.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鋁合金模板施工技術[J].技術與市場,2015,7(8):111~112.
[3]景莉莉.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田.江西建材,2014.
[4]俞俊冬.淺談建筑工程施工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如何控制[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3(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