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檸郗+++劉兵華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也得到了極大提高,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材料,混凝土施工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其發展和創新是建筑質量的根本保證,也是促進我國建筑行業施工技術全面發展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針對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進行簡要的闡述和探討,以供相關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不斷引進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的施工設備、施工工藝,大大的提高了混凝土質量和施工效率,混凝土能夠和鋼筋牢固結合,具有較高的強度、抗震性、耐久性,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高層建筑更能凸顯它的優越性。但是在混凝土施工的實際運用中,常常會出現混凝土凝結異常、強度不足、裂縫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筑質量,其中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研究分析并予以重視。
1、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
建筑工程往往建筑面積大,地基基礎深,所以混凝土的用量大,質量要求高,攪拌采用預拌泵送處理,一遍滿足不同層高情況下對施工位置進行澆筑的要求,混凝土耐久強度必須達到高抗壓的強度標準,根據施工用途的不同,可能會有混凝土補償收縮性、免振性等特殊要求,這要求對混凝土施工中技術的應用進行具體情況的具體分析,在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施工環境的場地溫度、濕度等都要進行勘測和控制,根據不同季節選擇相應的施工方法,嚴格按照設計規范進行施工,不得隨意改變施工工序,如果需要對混凝土澆筑的工序進行調整,需要與建筑商進行協調。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嚴格掌控原材料質量,對混凝土質量進行分批檢測,保證從混凝土的攪拌、運輸、澆筑、后期養護等每個環節質量都得到保障。
2、影響混凝土澆筑質量的因素
2.1 水
水對于混凝土來說是最重要的,如沒有水,混凝土就無法存在。然而又不是所有的水都對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養護和制作混凝土的時候,可以使用飲用水,但是不可以誰用工業廢水以及沼澤水。海水也有時不可以被使用在混凝土中,例如在鋼筋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和預應力建設中。
2.2 骨料
在整個家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在選擇骨料的時候應該選擇質量較高的江砂或者是河砂。在進行混凝土建筑的時候使用中粗砂,至于泵送的混凝土,通常選擇的40%左右的中砂。
2.3 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現階段的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使用,所使用的水泥的種類有很多,一般分為三種,分別是:建筑通用、專用以及特種性水泥。在進行混凝土攪拌的時候,要按照水泥的種類所具有的特點和用處使用,例如,通常情況下,通用水泥被廣泛應用在土建工程的建設中。在整體的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清楚水泥的品種以及強度特點,掌握使用方法,并且整個的施工要以施工方案為基礎,使用最合適的水泥進行施工,這樣不僅可以確保建筑的質量,又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很多水泥,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除此之外,有些水泥會在存儲的時候出現結塊的現象,這時最佳的辦法就是將其分離出來然后在施工的過程中繼續使用。
2.4 摻和料
至于摻和料,一般使用的都是粉煤灰,在進行混凝土拌制的時候,粉煤灰的摻加比要低于總體的1/4,并且在預應力混凝土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更要嚴格的控制粉煤灰的含量。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都會有混凝土熱峰,這樣的話就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合適的增塑的外加劑,從而有效的確保混凝土拌制物的流動性和保水率,降低水熱化,使熱峰出現的時間推遲。
3、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的要點
3.1 混凝土澆筑技術
在混凝土澆筑施工的前期階段,需要自己檢查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模板的標高、尺寸、位置、剛度和強度。二是鋼筋和預埋件的數量、位置和保護層厚度。另外還要將清除干凈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油污,要將淤泥和雜物清除干凈,模板的縫隙和孔洞要嚴格堵塞,同時施工人員應當對模板進行整體性的濕潤,但不能夠有積水。另外,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要采用科學的澆筑方法,由低處往高處分層進行澆筑,每層的厚度的確定應當根據建筑物結構和鋼筋配比情況和搗實方法等各種因素綜合決定。在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前,應當先在底部填入水泥砂漿,要求與混凝土內砂漿的成分相同,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一定不可以發生離析現象,如果澆筑高度超過3米,則應當采用振動溜管等使混凝土順利下落。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反復的查看模板、鋼筋、預埋件、支架、預留孔洞的狀況,及時能夠發現變形、移位等現象,此時要及時采取處理措施。
3.2 混凝土裂縫預防與控制技術
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施工建筑原材料、外界氣候、施工技術水平、施工人員素質和機械設備等各方面的原因影響,導致在建筑體表面墻壁或其他部位出現局部裂縫現象,尤其是在室外施工時,混凝土性質受外界影響更大,所以施工人員要充分加以注意環境和氣候條件,特別是高溫和低溫等情況,都會使得混凝土墻體出現不同程度的膨脹或收縮,造成混凝土墻面裂縫,由于混凝土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結構會有所差異,所以其裂縫情況的控制也有不同的標準。目前我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對于裂縫問題的控制主要是通過施工期間的技術強化與重點監管,如果不在施工過程中加以注意,等到建筑物出現裂縫問題時往往為時已晚,很難再采取補救措施,對建筑物的質量造成了不可扭轉的影響。為了保證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必須在施工過程中采取有效的辦法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嚴格監管控制混凝土強度和韌性。
3.3 混凝土養護技術
由于一些基礎混凝土有尺寸較大的橫截面積,混凝土水化熱大,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在拆除模板后,要及時將一層塑料薄膜用透明膠帶臨時把混凝土表面包裹緊密,這樣既能減少混凝土表面的色差,更主要的是能夠保證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過快。同時,為了縮小外部環境與混凝土內部溫度的溫差,要經常用電子測溫儀與混凝土內外部溫度及環境溫度進行測量,當混凝土內部溫度和表面溫度差超過20℃時,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在外側要搭設全封閉防護棚,根據測溫的數據,判斷棚內是否需要加熱對混凝土進行養護,養護期不少于兩星期。
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探討是極其重要的,它不僅關系到建筑企業的經濟利益,還與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緊密相連,所以,建筑施工企業一定要重視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澆筑技術,同時使用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和方法,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從而提高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使建筑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庭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