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 要: 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為了能夠讓物理理論和物理實驗有機結合在一起,夯實學生的物理學習基礎,教師在探索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可以以電學部分教學改革為切入點,對教學改革措施進行具體分析,為大學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本文從大學物理課程電學部分理論和實踐教學改革入手進行分析,探索了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希望能夠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大學 物理課程 電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189-01
物理學是將物質的基本結構、相互作用關系以及基本運動形式規律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其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礎,在促進科學技術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探索物理研究內容的關鍵性時期,對大學物理教學進行改革創新能夠進一步提升高校物理研究人才培養質量,為物理科研事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人才保障。所以新時期大學物理教師應該盡量積極探索將理論教學融入于實驗教學的措施,為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創新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大學物理電學教學現狀
在大學物理課程體系中,電學理論方面的知識占據了較大的比重,而教師在開展電學理論知識教學的過程中一般不注意探索教學改革措施,仍然沿用傳統單一僵化的灌輸式教學,對學生深入學習相關物理知識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極大限制了學生物理素養的提升[1]。同時由于在大學物理課程中會涉及到大量公式、定理方面的知識,教學抽象性相對較強,如果教師在組織開展物理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對教學方式進行合理調整,就必然會造成教學活動的枯燥乏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夠被動的接受相關電學物理知識,但是卻往往無法對電學物理知識形成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最終導致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受到一定的影響,無法在物理實驗方面進行深入探究,對學生電學知識的學習和電學技能的掌握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甚至制約了學生的未來發展。所以新時期必須嘗試結合大學物理教學的實際要求對教學改革措施進行探索,探尋理論和實踐相融合的教學策略,在提升理論教學效果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實驗能力加以培養,為學生未來更好的從事物理學研究工作奠定基礎。
二、大學物理課程中電學部分知識的教學改革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的大學物理電學部分知識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大學物理人才培養需求,對大學物理電學教學進行改革創新勢在必行,并且只有從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個方面積極探索教學改革措施,才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學改革效果,保證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效果,為學生深入學習相關電學知識奠定基礎[2]。下面本文就從理論結合實驗組織兩個方面對電學教學改革進行深入分析。
1.大學物理電學部分理論知識的講解
對大學物理電學知識體系進行劃分,發現按照教學方式,要想在教學實踐中促進理論知識講解和實驗教學的有機整合,就應該將其分為課堂理論知識引導性講授以及課下實驗仿真理論知識總結兩個部分,針對不同部分實施差異化教學指導。在課堂講授環節,教師仍然結合教材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基礎性講解,但是在每一部分的教學活動中應該適當的添加與此部分課程內容相關的實際研究項目以及工業成果等資料,讓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形成正確認識,并認識到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也應該在完成電學部分相關章節的教學活動后與學生分享電學部分知識脈絡圖,讓學生結合脈絡圖完成對相關知識的復習和鞏固,為學生實驗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在探索教學改革措施的過程中發現由于電學理論知識一般需要借助公式推導來完成,因此部分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人很難對理論知識形成直觀形象的認識,如電阻電容的特性方面知識、振蕩電路的輸出形式等,為了保證這部分理論知識的學習效果,就可以探索將理論知識講解和實踐教學活動相融合的措施,完成課后實驗模擬和方針工作,讓學生對物理電學理論知識形成更為直觀的理解和認識[3]。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Multisim軟件輔助課后仿真模擬實驗的完成,讓學生在仿真模擬實驗的理論推導中完成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大學物理課程電學部分實驗教學措施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師在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往往會選擇將實驗教學獨立出來成為一門課程,對學生實施更為專業的教學和指導。但是受到當前我國電學實驗教學資源不足的限制,教師往往需要在同一個實驗室中開設多個實驗活動進行教學,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無法實現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全面培養。所以高校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結合教學實際需求積極探索實驗教學改革的措施,為實驗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鑒于此,在充分分析大學物理實驗教學需求的基礎上,可以探索將仿真模擬和實驗操作進行有機結合的措施,為實驗教學改革的全面推進提供重要的保障[4]。即在完成理論部分知識的講解后,教師讓學生自覺利用 Multisim 軟件完成相關電學知識點的模擬實驗,撰寫實驗預習報告。然后教師帶領學生到實驗室中完成相關實驗活動,并將實驗結果與仿真模擬實驗結果進行對比,發現自身錯誤并加以改正,進而促進學生物理實驗能力的有效提升。這樣就能夠為大學物理學習奠定基礎,促進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全面優化。
結語
大學物理課程作為自然科學體系中的基礎性課程,在培養優秀科研人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向學生傳授一定的理論知識并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對大學物理電學部分知識的深入理解,學生的物理學習整體能力也能夠得到進一步強化,有助于促進學生未來全面發展。所以新時期必須加強對大學物理電學教學改革的重視,以電學教學改革為切入點進行分析,探索理論和實驗教學進行有機結合的措施,為大學物理電學教學作用的發揮和大學物理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相應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吳玉瑩, 徐建. 大學物理課程電學部分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 2015(7X).
[2]潘宇. 淺談大學物理中力學與電磁學部分內容的有效銜接[J]. 今日湖北旬刊, 2015(3).
[3]唐德龍. 大學物理電磁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 課程教育研究, 2016(7):191-192.
[4]董蓮芝,周麗,雋珽.類比法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電磁學部分[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