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華,周懷球,沈丹輝
?
中國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戰略思考
劉邦華1,周懷球2,沈丹輝2
1.湖南理工學院體育學院,湖南岳陽,414006;2.岳陽市岳化一小,湖南岳陽,414000。
通過錄像觀察、比較法和統計分析法,對參加2015年世界體操錦標賽中國男子競技體操團體比賽成績和日本隊男子體操團體比賽成績的相關數據進行了歸納和分析。結果表明,中國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處于一個匱乏的狀態,要延續中國男子競技體操的輝煌,進一步加強后備人才培養是一個重中之重的問題,所以必須對目前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發展的方向、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進行探究。最后提出戰略目標:(1)制定本省市的競技體操發展規劃;(2)解決好運動員后備人才的可持續發展跟加強社會創造有利空間和大環境;(3)后備人才開發必須按照市場經濟規律;(4)加大對教練員實施再教育和培訓力度;(5)加大后備人才科技投入現狀和科技成果的應用。
中國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戰略思考
從2015年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子團體賽的版圖來看,男團中日的對壘,仍是本屆世錦賽的主旋律。這次錦標賽日本獲得了男子團體第一,也是37年來終于獲得的寶貴的一枚金牌。中國多年來男子團體的優勢受到了日本的強烈的沖擊,中國男子團體正面臨著日本及各國的挑戰。如今中國男團出現了要讓我們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弱勢項目進步不大,優勢項目上選手發揮也遠未達到穩定、完美。而日本卻重視梯隊的建設,如中學體操、大學體操以及各種俱樂部應運而生。當前體操強國加快培養后備人才的競爭,找到后備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計劃,是當前中國男子競技體操工作的重中之重。
1.1 研究對象
以參加2015年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子團體中國隊6名運動員和日本隊6名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錄像觀察 對2015年世界體操錦標賽中國男子團體體操比賽視頻和日本男子團體體操比賽視頻進行觀看。
1.2.2 比較法 通過比較中國男子體操團體比賽成績跟日本男子團體體操比賽成績。
1.2.3 統計分析法 對定量材料根據需求進行統計解決,對定性資料做邏輯剖析。
2.1 中日男子團體比賽綜述
在2015年世界體操錦標賽中中國隊男子獲得1金1銀4銅的成績。在資格賽團體比賽中,中國男隊發揮就有些不盡人意,暫排第2,日本隊排第1。而在決賽中,中國男隊不但沒吸取預賽失誤的教訓,反而連連出現一些不應該的失誤,以致團體僅得第3名。以內村航平領銜的日本隊,戰果累累,擊敗了中國男隊前6屆世錦賽和前兩屆奧運會獨領風騷的局面,獲得了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團體冠軍,也充分說明了目前男團進入了日本領先的時代。從總體實力來說,中國隊體現的是難度大、沒有注重動作完成的質量,自然出現了失誤多、動作穩定性差。恰恰相反,日本隊注重動作質量的完成,穩定性好,失誤相對較少。雖然如此,中國隊整體實力還在,但本次比賽卻向我們敲響了警鐘。
2.1.1 自由體操 第1項比賽是自由體操,中國隊首先出場的是林超攀,得到了15.133分;第2個出場的是鄧書弟,得到了 14.966 分;最后出場的是張成龍,得到了14.466 分。日本隊首個出場的是內村航平,得到了15.800分,早阪尚人得到了15.133分,白井健三得到了16.325分的好成績。第1項比賽完畢,日本隊總得分 47.258 分,名列前茅,而中國隊這個項目只拿到了 44.565 分,落后日本隊2.693分。日本隊在該項目水平很高,中國排名第5。美國隊、英國隊、韓國隊都領先中國隊,自由體操項目是中國隊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項目。
2.1.2 鞍馬 第2項是鞍馬的比賽。日本隊首個出場的是加藤凌平,得到 14.733 分;內村航平如往常般穩定,拿到15.033分。小將萱和磨第一次亮相世界大賽,全套動作很順利,拿到了 15.400 分。鞍馬并不是中國的強項。中國隊首個出場的尤浩發揮正常,拿到了14.666分,而林超攀比賽中掉下了器械,只得到 13.466分。中國隊第3個出場的是肖若騰,本來中國隊是要他扭轉局面,但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比賽中他做馬頭全旋分腿,環間倒立時從鞍馬上掉下,只得到了 14.433 分。兩項過后日本隊以92.424分的高分繼續領先,中國隊得到86.130 分名次再退到第7位,落后日本隊多達 6.294 分。在這項比賽中,除尤浩穩定發揮外,林超攀和肖若騰都出現了重大失誤。

表1 中國男子團體賽比賽成績

表2 日本男子團體賽比賽成績
2.1.3 吊環 第3項吊環比賽日本隊首先出場的是加藤凌平,得到了14.366 分,新人田中佑典得到14.466分,內村航平一套動作難度6.2,不算漂亮,但完成質量較高,得到14.966 分。吊環比賽可謂是中國隊的強項。中國選手鄧書弟的動作難度即使達到6.7,相比內村航平,完成質量欠缺,只得到14.600 分。上屆世錦賽吊環冠軍劉洋整套動作完成十分到位,后面的下法很穩定,意料之中得到15.766 分。最后出場的尤浩發揮正常,得到15.633的分。中國隊憑借劉洋和尤浩的出色發揮追回了一點分數名次上升到第5位,日本隊以136.222分繼續排名第1位。
2.1.4 跳馬 第4項是跳馬,目前中國隊的跳馬水平平均,沒有頂尖水平的運動員。第1個出場的是林超攀,動作難度6.0,得到15.200 分。接著出場的肖若騰和鄧書弟采用了相同的動作,動作完成質量也較高,均得到15.233 分。日本隊跳馬整體水平較好,除了早阪尚人的小失誤,拿到了45.766分,排名第2,只落后排名第1的俄羅斯0.134分。4項比賽之后,日本隊以181.988 分排第1,美國隊比分逼近到181.888 分排第2,俄羅斯第3,中國隊以177.795分依然排名第5。
2.1.5 雙杠 第5項是雙杠比賽,這一項是中國隊的最強項,也是極有可能追上其他隊的一項。首先出場的是日本的加藤凌平,動作難度是 6.6,并且拿到了15.533 分,緊接著出場的田中佑典從器械掉下,得到了 14.266 分,他是今天日本隊在團體比賽中出現的首次較大失誤。內村航平動作難度6.8,他高質量的完成了動作,最后得分為 15.866 分。中國隊分別上場的是尤浩、林超攀和鄧書弟,他們的得分是15.933 分、15.766 分和16.066 分,總分47.766分。這個得分是所有參加比賽隊的最高分,并幫助中國隊首次扭轉劣勢。中國隊以225.560 分排名追到第3位。
2.1.6 單杠 最精彩項目就是單杠,也是最后的一個具有不確定性的項目。單杠項目中國隊如果不失誤,依然可以拿到團體冠軍。因為與第2名的美國隊分數相差不大,單杠整體水平也比美國隊強很多,尤其是日本隊在最后一項單杠比賽中常常有較大的失誤,因此,團體冠軍的歸屬還是個未知數。這次比賽日本隊確實是發揮不盡人意,后兩位上場的隊員田中佑典和老隊員內村航平先后掉杠,比賽到了最緊張的時刻。然而最惋惜和痛心的是中國隊沒有把握住時機,比賽中肖若騰、張成龍均有嚴重失誤,中國隊徹底的失去了爭奪冠軍的機會。
3.1 中國男子競技體操進一步加強后備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社會環境
3.1.1 省市體操中心(1)省市體操中心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各省市體操中心與當地的體育管理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端的是鐵飯碗”,沒用考慮到生存的緊迫感,更加不會主動去接受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想要去轉變傳統的體育管理思想和作風,必須解放思想,這是目前國家以及各省市體操管理中心所遇到的主要挑戰和問題。(2)省市體操中心的發展戰略:中國男子競技體操面臨著人才斷檔、后備隊伍建設乏力、項目可持續發展受到挑戰這一不利局面。國家體操中心提出了“五位一體”的發展戰略,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一線隊伍與后備隊伍一樣重要、共同發展。省市體操中心也要根據國家體操中心的發展戰略目標,在最短的時間內,從多渠道想辦法普及體操并作為一項戰略任務有目的的去完成。對于目前還沒有建設體操隊的省市,應該認真研究是否需要建立各種業余的體操學校和專業的體操隊,充分利用政府投資和社會辦學的方法,提高體操訓練人口。這樣我們就會充分吸取過往的經驗教訓,多線隊伍齊抓并管,確保項目的生機和活力。
3.1.2 運動員后備人才資源 男子競技體操人口總量少、競技體操地區人口分布不均衡、男子競技體操運動員人才層次結構不合理、年輕運動員各項技術水平發展不均衡、運動員后備人才的訓練動機存在潛危機。后備人才不足是困擾中國體操的老問題,雖然國家想了各種辦法,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我們的主力隊員及儲備隊員基本都在國家隊,而地方隊由于各種原因難得與國家隊形成后備人才穩定補充。地方隊得不到各方面的支持,缺少各種比賽,造成專業隊架空的局面,優秀苗子和人才流失,更不要說后備人才輩出的景象。因此,近些年積極開展“快樂體操”走進校園,探索后備人才培養新路活動,推廣和普及體操類項目,如健美操、技巧、啦啦操等非奧運項目,其目的就是打好基礎。
3.1.3 后備人才資金保障(1)中國男子競技體操進一步加強后備人才培養資金來源現狀:體操本身是一項低齡化的運動,并且訓練周期較長,付出跟回報很難對等,很多企業對于競技體操都沒有興趣,國內的企業對各省后備人才出資出力的幾乎沒用,且投入的微不足道,它不像足球、籃球、網球等項目群眾的關注率高,各企業為了利益自然投入就大。如何提高群眾對體操的興趣及對體操的關注,吸引國內各大小企業對體操的投入,這是我們業內人士所必須關心的。(2)中國男子競技體操進一步加強后備人才培養資金來源途徑的拓寬:2008年之后國內體操人口逐年下降,孩子們能學的項目和選擇越來越多,體操項目選才的情況不容樂觀。由于后備人才質量的優劣,導致輸出是不相同的,培育一名出色的后備人才最少要3—5年。所以,體操后備人才質量的好壞也很大與培養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利益相關聯。把運動員的培養、訓練、輸送和市場經濟相結合,因此,改變了人才流動的問題,不會使其人才浪費,解決了其經費不足這些存在的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有效拓寬了資金來源途徑。
4.1 后備人才培養模式與機制
國家體育總局《奧運項目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中長期規劃(2014—2024)》(以下簡稱《規劃》)已于2014年底正式頒布實施。《規劃》設計從2014年至2024年,跨度10年。《規劃》頒布后,將成為今后10年體操、蹦床、藝術體操項目后備人才培養的重要依據和指導性文件。中國體操后備人才培養模式與機制為“4級模式”,即第1級是體操國家隊,是參加世錦賽、奧運會等的現行主力;第2級是各省市體操隊,這一級主要是為國家隊輸送尖子隊員的梯隊;第3級是各省市體操學校和體操俱樂部,這一級是相當重要的梯隊——后備人才基地,離開這個梯隊就談不上后備人才儲備;第4級是校園體操和快樂體操俱樂部,要學習日本、美國等國家擴大體操人口的經驗,結合“玩”和訓練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興趣,逐步推廣“快樂體操”,構建后備人才培養新模式,既要保證現在體制的實行效率,也要充分利用國外經驗,建立起新型的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高效率體制,為中國競技體育提供源源不斷的后備人才。
4.2 教練員隊伍建設
(1)中國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教練員隊伍建設情況:教練員在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上起著關鍵作用,是其設計者、組織者。因此,教練員的業務水平和敬業精神是提高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關鍵。據了解,中國體操基層教練員的執教能力、敬業精神不如老一輩教練員,雖然在學歷上有所進步,但其服務意思和奉獻精神,明顯有所欠缺。加上有些基層教練員工資待遇不好,訓練時間長、壓力大,嚴重影響了基層教練員的積極性,造成基層教練員短缺。因此,教練員的業務水平和敬業精神在培養后備人才的進程中所起到的影響是不需要多說的。(2)教練員隊伍建設的戰略對策:引進競爭機制讓教練員精英在競爭中成長,在競爭中一起進步,支持和鼓勵教練員的公平競爭,優勝劣汰,更加加強完善和規范教練員評聘整體體系,擇優評聘。對教練員十分有吸引,也有落選,讓教練員對本身感受到了好的的出路又有壓力和動力。建立鼓勵體制,要把體操搞上去,先把教練班子搞好,為了使教練員提高訓練的積極性,使其認為有付出就有回報,同時鼓勵教練員大膽開拓創新,把教練員的工作業績和奉獻多少相聯系,對其進行獎勵,提高待遇。
4.3 競訓體系
(1)目前中國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競訓體系現狀:這些年來,體育市場化的逐漸深入,中國的體操競賽體制也走上了創新改革之路,但是體操項目由于專業性較強,比賽開展很難等因素。在這方面其它體操強國做的十分出色,在美國,體操比賽開展很頻繁,協會的各種比賽大約有3 000種。日本的新體操表演,把體操帶入了一個新的境界,給我們一個新的啟發。中國體操選手培養總體上可以概括為一個“練”字,其趣味性、多樣性和動作的簡單化皆缺乏的訓練和比賽,是阻礙中國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絆腳石。這樣培養出來的運動員夭折率高、成才率低,特別是在成長過程中喪失個性的發展,缺乏交際,自理能力差,在退役后生活手段匱乏,大多需要國家保障體系扶持。(2)中國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競訓體系的完善:建立靠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長效機制,認真梳理各項已有的制度,完善好的制度,廢止不適應的制度,研究制定符合新形勢的制度。同時取得與教體局的支持,實施體育與教育的結合,體教一起承辦運動隊,將一些一線或者二線運動隊和一批院校相關聯運動員得到該校學籍,拓大現在的后備人才培養訓練的方法。更急需要破除行政辦賽這種條框的限制,加大競賽體制的改革力度,大力鼓勵和培育社會辦賽,舉辦各種層次、類別的國內賽事。
(1)制定本省市的競技體操發展規劃;
(2)解決好運動員后備人才的可持續發展跟加強社會創造有利空間和大環境;
(3)后備人才開發必須按照市場經濟規律;
(4)加大對教練實施再教育和培訓力度;
(5)加大后備人才科技投入現狀和科技成果的應用。
[1] 張學綱,金 逵,鹿志海,蔣 欣.我國男子競技體操的目標定位和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7,43(1):76~79,109.
[2] 劉邦華,李艷翎,李 敬,周懷球,劉國宏.奧運戰略與我省競技體操的可持續發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12):1 713~1 714.
[3] 吳燕波,等.廣東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教練員現狀研究[J].體育科學,2004,24(1):10~12.
[4] 劉邦華,周懷球.湖南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現狀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8(1):82~85.
[5] 鹿志海,金 逵.我國男子競技體操運動員人才儲備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7,43(4):110~117.
[6] 朱 政.上海市少兒體操運動員選材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3(4):17~19,48.
[7] 張小龍,王 靜.廣東省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0,30(2):60~63.
[8] 鹿志海.我國男子競技體操專業運動員后備人才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
[9] 周懷球,劉邦華.沒落的貴族運動何處去——談中國學校體操教育的興衰與振興[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18(11):21~23.
Chinese Men’s Gymnastics the Backup Talent Cultivation of Strategic Thinking
LIU Banghua1, ZHOU Huaiqiu2, SHEN Danhui2
1. P.E. College,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eyang Hunan, 414006, China;2. Yueyang YueHua First Primary School, Yueyang Hunan, 414000, China.
Through video observation, comparis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participate in the 2015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in China men's competitive gymnastics group performance and group the results of the competition of Japan gymnastics has carried on the in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data.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inese men's competitive gymnastics reserve talented person in a state of lack, men's competitive gymnastics to continue China, further strengthen backup talent cultivation is a most important problem, so you have to the current men's competitive gymnastics re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explore the reasons.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1) make the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athletics gymnastics development plan (2) to sol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thletes reserve talented person to strengthen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reate favorable space and (3)reserve talented person development must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rket economy rule (4) strengthen implement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coaches (5) increase the reserve talented pers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the status quo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Chinese men's competitive gymnastics; Reserve talents; Strategic thinking
1007―6891(2017)02―0058―04
10.13932/j.cnki.sctykx.2017.02.16
G808.18
A
2016-09-05
2017-01-18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4YJA89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