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瑞瑞,張 楊,張 鯤
?
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開展的風險識別與防控
段瑞瑞,張 楊,張 鯤
陜西師范大學,陜西西安,710119。
校園足球是中國足球的重要后備力量來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在校園足球發展的同時隱藏著不同程度的風險,影響著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對校園足球的開展可能帶來的風險進行識別,以此來提高相關部門以及相關人員的風險意識與防范意識,以期校園足球獲得更好的可持續發展。
青少年;校園足球;風險識別;風險防控
校園足球自2009年以來就不斷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不管是國家領導人的態度還是國家層面頒布的文件(見表1)都表明校園足球已經上升為國家意志,并且具有很強的執行力。2015年以校園足球為突破口的學校體育得到了空前的關注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這一年,學校體育尤其是校園足球得到空前繁榮發展,國家不僅建立了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成立了全國校園足球試點縣,而且建立和完善了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級足球聯賽、“陽光足球夏令營”“假期足球之旅”等各項活動與比賽,以及校園足球的各種培訓,評選校園足球之星等各項活動。部分地區也將校園足球和社會足球納入《全民健身條例》。從高層重視、社會認識到基層實踐,都進入新的關鍵時期,為校園足球的開展保駕護航。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發展機遇與風險是并存的,如何安全健康有序發展校園足球,值得我們深思,一方面要投入大量精力支持足球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給予足球運動可能帶來風險以足夠的關注。
風險(risk)一詞,來源于早期意大利詞risicare,意思是勇敢的意思[1]。“風險”這一命題,是以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為主要代表發展起來的,經吉登斯、拉什等學者的豐富與完善[2]。商迎秋在《戰略風險識別、評估與應對研究》中指出國際標準委員會于2009年頒布ISo/FDIS31000風險管理標準將風險定義為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1]。風險的測定具有不確定性、主觀性;結果具有雙面性;影響具有特定性。風險管理包括風險識別、評估、應對和監控4個步驟[3]。

表1 2009 -2016 年有關校園足球的國家層面重要文件(不完全統計)
校園足球運動風險的研究是以參加足球運動者人身以及個人發展安全為研究主體。對于風險源的準確識別并進行評估,有利于更好地預防與應對風險。本文將借鑒“風險社會”的相關理論,結合前人對于風險的研究分類,現將校園足球風險劃分為社會風險(社會誠信風險、社會道德風險、脫離實際風險、后備人才風險)、教育目標風險、教育投入的風險、校園安全事故的風險(運動員人身安全、非相關人員的安全、學校財產的安全)、運動員行為規范風險。對當代社會校園足球的風險機制進行相關探討。
2.1 社會風險
足球活動開展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問題,比如:黑哨,假球,賭球等。另一方面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由于生理心理各方面都處在發育期,極不成熟,自我保護意識較弱,對風險認識不夠,很容易在無形之中給自己帶來傷害。另外,在現代社會各種娛樂價值觀的誘導下,許多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價值觀偏離社會主義價值觀主旋律,拜金、享樂、奢靡等問題都會引發風險。
2.1.1 社會誠信風險 誠信是社會正常運行的保證,更是一個人的第二張“身份證”。盡管如此,某些球隊為了贏得比賽,或者出于對主辦方的“保護”,甚至會出現一大批“雇傭兵”。2008年11月全國中學生女足在武漢比賽,據稱重慶代表隊大坪中學僅有一名球員符合參賽資格[4]。這種行為一旦未得到及時的制止,也會使學生潛意識認同這種潛規則,這對于學生的誠信觀念和人格的培養極為不利。
2.1.2 社會道德行為風險 青少年學生由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受教育水平不高,往往會出現盲目追星的行為,同時也會出現不理性的體育消費,進而形成不良的生活習慣。2005年,國少張寧曾經透露那時的青少年足球已經受到了賭球的侵蝕。足球博彩本身并沒有錯,錯的是人的不正常心理與行為,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加上身邊人和社會風氣等不良的影響。青少年也會或多或少受其影響,久而久之也會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由于中國球迷文化的低級化、球場觀眾暴力不斷,會在一定程度上誘發青少年觀球的不文明現象。進而上升到社會其他方面的不文明,形成不良的社會風氣,形成“以善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的惡性循環,觸碰道德底線,僭越法律紅線,最終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
2.1.3 脫離實際風險 截止2012年,開展校園足球聯賽的學校達到5084所,注冊球員達到19萬人,足球人口超過270萬人[5]。目前,國家、省、市縣三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共計16 186所。我國中小學生經常參加足球運動人數超過3 000萬人,全社會經常參加足球運動的人數超過3000萬人,全國足球場地數量超過7萬塊[6]。從目前國家政策看,校園足球發展顯得有些激進,一味強調學校與運動人口數量,與之相配套的青少年運動健康保險、優秀教練員、合格的足球場等卻發展落后,這給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帶來了巨大風險。這些風險不得不讓我們重新定位,進行風險評估。國家政策的支持、社會企業的贊助、群眾力量的需求等多種因素由此引發惡性競爭,最終催生了職業足球泡沫現象。足球運動員一夜之間身價暴增。校園足球的開展必然需要社會力量的贊助,對于已非凈土的校園足球,也可能面臨著重蹈覆轍、不切實際的開展,帶來虛假繁榮。
在校園足球開展的同時,各種足球之星的頭銜或者名號鋪天蓋地而來,在運動員稍微取得成績時,在球迷,娛樂導向等大肆美化之下,青少年面臨著虛榮心暴漲,不切實際、不服從教練安排等情況的發生,甚至是在輸球時要面臨更多的輿論壓力。
2.1.4 后備人才的風險 校園足球的開展是以學校為主體,社會資源舉辦的足球培訓機構以及其他社會力量為輔。2016年北京青年報報道:國安陣中青訓出品僅2人[7]。由于教育、家庭、外地足協和其他俱樂部的挖角等因素,使得職業俱樂部梯隊的人才輸送出現斷層。同時有些地方也會出現人才流失的風險。
校園足球同時還肩負著培養全面發展,特長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的任務。《甘肅省教育廳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足球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省校園足球學生參與率達到80%。目前已有學者認為校園足球的最高目標就是為我國的足球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8]。校園足球雖然只是一個普及足球知識與技能的平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人會在這種引導下選擇足球運動,限制其他項目的運動選材以及學生其他核心素質的發展、甚至會錯過某些項目技能學習的最佳時機,從而導致我國其他運動項目后備人才的緊缺。另外隨著人們生育觀念以及經濟水平限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盡管我國頒布了二胎生育政策以及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但是少子化問題在我國未來的某個階段也是無法避免的問題。更加加劇了后備人才緊缺的風險。
2.2 教育目標風險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體育教學目標不斷發生著變化,主要是從單一走向多元,從模糊走向具體,從借鑒國外走向與實際相結合。校園足球目標是以學校為依托,構建以教育系統為主渠道的青少年后備人才培養體系。校園足球作為學校體育下的重要分支之一,“育人”是第一要義,核心是以人為本,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青少年拼搏進取、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為宗旨,培養足球后備人才為最高目標,樹立終生體育為最終目標。在優先發展足球這個問題上,體育、教育主管部門在認識上還是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但在實際操作中,教育系統、體育系統出現了管理理念與發展目標不一致的現象[9,10]。或者在實施過程中,很多學校將校園足球當作一種政治任務或者為了應付教學目標,容易走極端路線,出現一刀切的現象,這些學校會從學生中選拔一些人組建校足球隊,進行訓練,參加比賽,獲得優異的運動成績,提高學校名氣等的“近視眼”行為。學者張華影在研究中指出部分地方學校放棄了原有的運動項目,出現集中搞足球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學習其他的興趣。校園足球的育人功能毋庸置疑,其開展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視。但是過度的讓足球代替一切體育運動容易導致體育教育的不均衡風險。
2014年甘肅省率先將足球納入初中升學的體育考試中,雖然這是將足球運動引起重視的一項重要舉措,但這是否也意味著足球在走應試教育路線?是否也意味著學生只要進入學校就開始學習足球技術,為升學考試做準備,忽略其他身體素質或者項目的發展?加上社會力量的介入,校園足球會變相的成為賺錢的工具,追求商業利益,進而脫離教育的本質。另外教育的本質與體教結合的校園足球能否支撐起培養新一代的重任有待考量。
北京市校園足球班級賽征集足球文化作品3 266件。其中標語304件、徽標429件、舞蹈86件、繪畫1010件、詩文727件、攝影710件[11]。這間接表明足球文化是可以“量化”的,可以用“件”作為成績的匯報。另外很多球迷認為:看球、踢球、愛球。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的校園足球文化教育產生一定錯覺。同時很多家長會選擇讓孩子在各種培訓機構進行培訓,大多數教練非教育人士,在教授足球技能的同時忽略了對其人格的教育。
2.3 教育投入的風險
自校園足球運動開展以來,各個學校不斷為學生購買運動保險,醫療保險等,不斷將經濟賠償納入商業運作。同時學校的運動器材、場地更新速度加快,教練員的外聘、同時一些企業也開始關注校園足球運動,例如聚運動公司贊助上海市校園足球聯盟杯賽,預計3年內投入1個億;阿迪達斯宣布退出阿迪達斯青少年足球賽等,校園足球面臨著商業化,體育教育面臨產業化的風險。
2015年下發了《關于加強學校體育安全的風險防控管理辦法》,為解決校園體育發展后顧之憂奠定基礎。中央財政支持資金達到了2億元。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不僅需要引進來,更需要走出去,我們需要引進高水平的教練員、組織比賽,甚至是國際間的比賽,以及送球員去海外培訓等都需要大量資金,但這些高投入能否與產出成正比,以及能否取得“真經”有待觀察,不得不承認校園足球面臨著高投入,低產出的風險。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各個學校對于現有的體育教師進行培訓,以及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培訓。不僅改變了現有的教師專業結構,而且可能轉成“四不像”的體育教師。
對于家長而言,最大的問題是高額的培訓費與學生的將來發展方向。學生想要學好足球,僅靠學校的教學完全滿足不了其需求,必然會給孩子上培訓班,高額的培訓費以及與足球相關的各種消費品,都會加重家庭經濟負擔。這種大筆的投入能否與學生的足球能力成正比有待思考。
2.4 校園安全事故的風險
校園足球缺乏相應的足球運動保障體系[12]。足球運動球速快、強對抗、沖擊力大,再加上學生積極性高,容易激動,往往存在安全上的隱患[13]。學者陳龍龍在《淺析如何避免校園足球開展過程中的體育傷害事故》中從校園足球教學、足球比賽、足球組織過程中易出現的傷害事故進行羅列。2012 年 6 月,上海市教委公布了《學生校園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處理機制研究》的調查報告,統計顯示:足球傷害排在前列,占到總傷害比例的20%,是運動傷害高發項目[14]。
2.4.1 運動員人身安全 每個學校的運動場地有限,而運動場地對于人數的容納也是有合理比重的。目前小學的體育課程的師生配置比例則是 1:40 左右[15]。人數過多就會容易出現混亂現象,教師在教技能的同時,疏于管理,學生在下面練習,容易造成相互碰撞等危險行為。對于學生課余時間參加足球運動,大多數是無人指導,模仿職業球員的技術動作,出現運動損傷。對于這種運動損傷后果可大可小,輕者休息幾日就可好,重者提前結束運動生涯。對于體育損傷出現嚴重后果的同學,誰將為他們的未來發展“買單”。同時對于其他球員的積極性也會大受打擊。由于現在競技體育的功利化,導致教練員過度地挖掘青少年球員競技潛力,影響他們的有序成長;在訓練方面,由于體制的約束和功利思維,也導致青少年球員訓練的過度成人化和專業化,從而出現我國青少年球員在世界上成績優異,而成年隊低迷的現象[10]。不合理的開發運動員潛力會導致運動員過早地結束運動生涯。2016年4月7日,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U17聯賽第一階段廣西隊球員在爭球過程中腿部受傷離場[16],盡管該球員得到很好的治療,但是這種不合理運用技術動作,比賽中因魯莽行為造成傷及對手或自身健康的情況的出現不得不考慮其風險。
市場上各種體育用品琳瑯滿目且參差不齊,學生在參加足球運動中對于球鞋與護具等的體育用品也是不可或缺的,但這些體育用品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是沒有安全保障的,也會給青少年運動員的健康帶來了隱患。我國各地球場上的硬件設施千差萬別,草皮的品種南北各異,其他相關配套設施也不同,加上各種極端天氣的影響,更加大校園安全事故的風險。在一個陌生的場地參與比賽增加了青少年運動員的風險。
2.4.2 非相關人員的安全 操場對于在校生來說是最基本的活動、運動場所,也是公共場所。足球運動需要很寬敞的場地,但是在進行開展足球課或者是足球比賽時,學生會無意識的將球踢出場外誤傷他人。
2.4.3 學校財產的安全 由于學生缺乏公共意識,對于學校操場、器材設施等公共用品,容易忽視它的公共屬性,進而把其當做自己的私有物品一樣。認為自己有權利為所欲為,完全顧及不到其他人,進而損害學校財產。
2.5 運動員行為規范風險
2008年8月九龍坡中學母詩灝被教練林某直接踹倒,最后因特重型腦顱腦損辭世[4]。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對運動員的語言暴力。也可稱之為軟傷害,也是屢見不鮮,新聞媒體對于校園欺凌事件層出不窮,加上青年“族”的出現,學生的規則意識沒有完全得到內化,校園足球運動需要的是團隊意識,加上青少年判斷是非的意識薄弱,但是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難免會成為青少年團伙爭執、打架斗毆的催化劑,做出違法亂紀的行為。
3.1 凈化足球運動環境,合理落實國家政策
凈化足球運動環境,加強對比賽作假、賭球、假球、黑哨等的打擊力度;全面深化服務型政府,加強對校園足球運動的監管,優化校園足球運動環境;加強青少年體育信息系統的開發與管理,建立科學評價體系與反饋系統。實施嚴格的比賽程序以及檢查制度,對于出現違背體育誠信、體育道德的運動員進行相應的處罰;設立以國家政策、各地實際情況為指導,教育系統為主的執行機構,以體育系統為輔的領導機構,整合教育資源與足球資源。同時教育、體育以及相關部門應正確、合理、聯系實際的解讀國家政策。
3.2 堅守校園足球的初衷,明確教育目標
打破以足球代替體育的思想觀念、明確教育目標,對校園足球做出正確的評價與引導,切勿以點帶面,以比賽成敗論英雄,鼓勵所有學生參加足球運動。同時做到三個加強:加強對學生的足球文化、足球精神、體育精神等的培養;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心理疏導、以及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引領;加強對教練員的管理與培訓,不斷增強教練員素質。政策性的引導足球運動分區域重點開展,各地區應突出發揮體育運動的項目優勢。
3.3 教育產出與經濟投入的平衡
盡管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以及體育保險的介入降低了一定的經濟風險。但經濟投入本身就是一種風險。對于商業機構的投資秉承的原則一貫是“經濟利益為上”。不管是各個企業的贊助還是國家資金的投入,都應該注重教練員、運動員的質量、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做到校園足球的可持續發展。
3.4 加強校園安全的教育,保護學校公共財產完整
對于校園風險主要策略有風險規避、風險轉移、風險降低、風險保留。[3]風險規避是避免校園足球運動可能出現的重大傷害事故以及高危技術的開展,如極端天氣下踢足球等。風險轉移是購買學生運動保險、人生意外保險等。風險降低是對于校園運動開展所需的器材進行招標,簽訂協議、嚴格監管,并定期檢查維修運動器材,鼓勵學生去正品店購買運動裝備,為學生提供安全的運動環境。加強學校領導、教師的運動風險意識及校園急救知識培訓。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學生遵守課堂紀律以及安全行為的意識。
3.5 規范運動員行為、培養學生良好人格
學生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以及抵御誘惑的能力,避免盲從,遇事冷靜處理。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遵守學校規則、運動規則,將規則外化于行,內化于心。做一個獨立、自主、充滿正能量的社會青年。加強對足球的認知力,從各個方面了解足球運動真正的內涵,做一個高素質、高技能的現代足球運動員。
校園足球的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一些原本存在的風險可能隨著其發展而消失,原本低級別或隱藏的風險也可能變成高級別的風險。因此只有綜合評估校園足球帶來的風險,防患于未然,校園足球才能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1] 商迎秋.戰略風險識別、評估與應對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06.
[2] 梁 華.后現代主義文化視角——風險社會與風險文化理論綜述[J].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新”論壇論文集,2011,07,23:433~443.
[3] 李萬虎,鐘 霞.學校體育風險管理研究追溯與風險應對反思[J].南京體育學院,2013(2):95~100.
[4] 李承鵬,劉曉新,吳策力.中國足球內幕[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2):47~48.
[5] http://sports.sina.com.cn/c/2014-10-11/11017366181.shtml新浪體育,解碼校園足球2.0計劃 2020年足球人口要達2千萬人,2014,10,11.
[6] http://www.fa.org.cn/2015zqggfzhfa/dt/2016-04-23/500707.html新華社,足改一年間,一篇大文章的序言2016,04,23.
[7] 京 媒,校園年足球成難題,國安中青訓出品僅2人[N].騰訊體育,2016,08,26. http://jingji.sports.cn/cgnzq/other/2016/0826/ 182152.html
[8] 徐 忠.我國學校戶外體育課環境安全評價研究[J].體育文化化刊,2015(7):149~152.
[9] 吳雄文.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113~116.
[10] 田立山.校園足球的現實困惑與多維考量[J].浙江體育科學,2014(5):74~77.
[11] 人民網,北京市校園足球班級賽征集足球文化作品3266件[N].2016(07),11.
[12] 殷 岳.當前初中校園足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校體育學,2015:92~94.
[13] 陳龍龍.淺析如何避免校園足球開展過程中的體育傷害事故[J].高教研究,2013(1):201~202.
[14] 張華影.校園足球發展的動力及其耦合機制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6(2):96~100.
[15] 張偉毅.校園足球發展存在問題的思考[J].運動(熱點話題),2016(4):3~4.
[16] http://www.fa.org.cn/official/2016-04-08/496600.html.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Prevention of Youth Campus Football
DUAN Ruirui, ZHANG Yang, ZHANG Ku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China.
The campus footbal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ources of China football reserve forc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 great extent. Howev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and hidden risks in different degree, affects the campus footbal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carry out campus football may identify the risks, in order to improve risk awareness and awareness of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relevant personnel,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football in order to get better.
Youth; Campus football;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1007―6891(2017)02―0125―05
10.13932/j.cnki.sctykx.2017.02.33
G843
A
2016-09-09
2016-10-09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會學科研究規劃項目。課題編號:15YJA89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