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余
?
成都市社區體育設施現狀滿意度調查研究
劉 余
成都體育學院運動醫學系,四川成都,610041。
以實證研究來調查,分析社區居民對社區體育設施配套建設的現狀,查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為成都市在今后的社區體育設施配套建設提供發展思路和對策。
成都市;社區體育設施;現狀;滿意度;調查研究
隨著社會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步伐的加快,民生得到持續改善。收入的提高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飲食結構也有所改變,再加上體力活動不足,造成的肥胖病、心血管等疾病增加。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社區體育是作為社會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全民健身戰略的實施,對提高人們身體健康,促進家庭和睦、社區和諧起著重要作用。
社區在開展體育活動時,在社區內規劃、建設的運動場地、場館和配套建筑,即為社區體育設施的定義。而社區體育設施作為開展社區體育的重要載體,它的規劃設計、建設布局、配置數量等直接影響著《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它是群眾體育活動開展的硬件基礎,也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社區體育設施現狀滿意度指在街道辦事處或居民委員會的轄區內的本社區成員,在從事體育運動、鍛煉的過程中,對本社區體育場地面積、設施種類、器材數量、管理維護、收費標準、開放時間等相關社區體育設施內容所產生的某種期望與所使用過的社區體育設施經歷進行比較后,形成的情感狀態反應,是評價社區體育設施現狀的重要內容。社區體育設施的建設與使用鍛煉情況,通過居民的滿意度調查,可以直接反映出是否滿足社區居民的鍛煉需求。
以成都市的5個特色社區為例,對社區體育設施現狀滿意度進行抽樣調查,以實證來研究其現狀,在分析社區體育設施現狀滿意度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該問題的研究,為進一步便利居民健身,收集了5個社區居民對社會內體育設施建設的需求狀況,有助于成都市在城市建設社區體育設施的配備上提供數據支撐,同時也為地方性的行政執法提供實踐依據,對成都市域內在建設社區環境促進社區體育方面具有借鑒意義。
2.1 研究對象
以成都市的大石東路(傳統社區)、玉林東路(傳統社區)、同德(新型社區)、康莊(新型社區)、郫縣東大街(郊縣社區)5個特色社區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500位居民對社區體育設施的滿意度進行調查。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及相關法規文件。
2.2.2 問卷調查法 社區居民對社區體育設施的滿意度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包括:社區體育設施的建設情況、種類、數量、收費情況、維護情況、安全性、開放時間等。
2.2.3 專家訪談法 根據研究需要請教城市規劃、建設、施工、管理、法律人士、體育界人士等十幾位專家學者。
2.2.4 數據統計法 對問卷調查所獲得的數據采用常規統計方法。
3.1 居民對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現狀所持態度
一個城市的體育設施的建設情況與社區所處的地理位置、社區建成年代、體育設施建成年代、資金投入等方面因素有關,社區體育設施建設情況是開展社區體育活動的物質基礎。
表1是成都市社區居民對社區體育設施建設情況滿意度的調查結果。調查結果表明,對社區建設情況“不滿意”的居民共190人,占38%。說明目前成都市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情況還遠遠不能滿足社區居民體育鍛煉的需要。

表1 社區體育設施建設情況滿意度情況
3.2 居民對社區體育設施種類、數量狀況所持態度
社區居民在社區內選擇何種運動方式取決于社區體育設施的種類,所以體育設施種類滿意度結果將直接影響社區開展體育活動的效果。社區體育設施數量是決定社區居民運動健身效果的根本。體育設施數量滿意度結果是社區體育設施現狀的根本表現,滿意度高,說明社區體育設施利用率高,社區居民體育活動參與度高,促進身體鍛煉。
根據社區居民對所在社區體育設施種類的調查,對社區體育設施種類“很滿意”有221人,占44.2%,比例為最高,說明所調查社區的體育設施種類的多樣性,基本可以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且5個社區居民的滿意度較統一,尤其以新建的康莊社區最為突出。而“不滿意”的居民僅有111位,占22.2%,為最低。
通過社區居民對本社區體育設施數量滿意度的調查結果可知,對社區體育設施數量“不滿意”的居民有175人,占35%;認為“一般”的有158人,占31.6%;感到“很滿意”有167人,占33.4%,差距不大,但“不滿意”度仍然最高。新型的康莊社區由于建設時間最晚,為5·12災后重建的樣板小區,它的體育設施數量“很滿意度”最高,占11%,基本符合社區居民的要求,能夠滿足居民日常的需求,所以它的“不滿意”評價也最低,僅占3.6%,而另外4個社區“不滿意”度則相對較高,都維持在7%左右,是康莊社區的一倍。
3.3 居民對社區體育設施收費情況所持態度
不同的社區根據本社區體育設施及其他因素的考量,運營情況公益或盈利,收費的標準也不同。社區體育設施進行收費的運營方式,為社區體育設施的建設增加了活力,注入了生命力,為社區體育設施的快速、高效的發展提供了可能。通過調查社區體育設施數量“不滿意”的居民有161人,占32.2%;認為“一般”的有148人,占29.6%;感到“很滿意”有191人,占38.2%,差距不大,但“很滿意”度卻最高。
實地調查發現,5個社區體育設施中,不收費的公益性設施數量為221個,百分比為80.1 %,收費的經營性設施數量為55個,百分比19.9%。可見公益性的體育設施與經營性體育設施在社區體育設施比例差距較大。對于乒乓球場(館)、羽毛球場(館)、輪滑場、兒童樂園、室外綜合健身場和健身器械等場地,由于社區居民的基本需要,安裝簡便、損耗小、易于開展保養,深受居民喜愛,再加上政府和體彩公益金的投入比例大,所以這些社區體育設施政府及單位房產商免費對居民開放。對于室內的籃球館、乒乓球館、羽毛球館、輪滑館、臺球廳等場地,開館就有能源消耗與人員管理等問題,故多為經營性。還有一些項目因數量較少、技術性強、普及率低、占地面積大、能耗大等方面原因,經營性占主要部分,如:足球場、網球場、游泳池(館)、健身房。
3.4 居民對社區體育設施維護狀況所持態度
社區體育設施的維護關系到體育設施的可持續發展,維護狀況的好壞與否將直接影響居民運動健身活動的順利進行。調查發現,社區居民對本社區體育設施維護滿意度“不滿意”為110人,占22%,為最低;“一般”為198人,占39.6%;“很滿意”為192人,占38.4%,滿意度較高。而在實地調查的過程中,本論文主要從護理角度分析。在維護周期、維護資金來源、是否有專業維護人員3個方面來進行了實地調查。
通過調查發現,5個社區中,同德社區和康莊社區由于體育設施建設較晚,設施較新,均為一年維護一次。一周維護一次的是郫縣東大街社區。大石東路社區和玉林東路社區則為每月或是每半年維護一次。
在社區體育設施維護資金來源的分類時,通過調查發現,5個社區體育設施均為政府、體彩金投資為主,其中有一部分體育設施以場館盈利為主,這一情況也和城市社區的投資形式契合,體現了社區體育設施基本是誰投資誰維護的狀況。
通過實地調查,發現5個社區中,除同德社區和康莊社區沒有配備社區體育設施維護專業人員外,其它的3個社區均配備了專門的體育設施維護人員。社區的體育設施如果出現問題,通常是先與所屬街道的文教部門聯系,由街道負責組織專業人員定期、及時修理。個別社區體育設施屬于盈利性質,為了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房地產開發商或者物業管理部門均要配備相關專業的維護人員,保證社區體育設施的正常運營工作。
調查可知,社區居民對本社區的體育設施維護情況的滿意度基本相同,均呈現出較高的滿意度。雖然5個社區體育設施的維護周期、維護資金來源、維護人員配備方面各有不同,但是各類型社區的居民對本社區的體育設施維護結果均基本滿意。究其原因,這是因為在5個社區生活的居民,對社區體育設施維護的認識不足,期望值不高,所以才會對體育設施維護要求不高,導致滿意度很高的重要因素。
3.5 居民對社區體育設施安全性所持態度
“安全、運動、健康”是社區開展體育運動的宗旨,社區體育始終把安全放在了首位,而居民在運動的同時,又必須以安全為前提。調查發現,現有社區體育設施收費標準與社區居民的期望值基本一致,“很滿意”度最高,共有256人,占51.2%,不滿意為98人,占19.6%,為最低。通過調查發現,社區居民對本社區體育設施的收費標準認同程度差別不大。由于大部分體育設施經營類型為“公益性”設施,不收費或收費低廉,受到廣大社區居民的充分肯定,故這些居民的“很滿意”認同度較高、且一致。但是各社區體育設施分管企業單位的運營制度有所差異,所運行的收費標準故而不同。居民的收入決定其消費水平,許多高檔次運營模式的體育設施,大多數工薪階層無法承受其費用。因此,“不滿意”次高的調查結果,與社會實際情況相符。
3.6 居民對社區體育設施開放時間狀況所持態度
根據不同社區體育設施的運營性質,運營的時間有所差異,居民對本社區體育設施的開放時間滿意度各有不同。調查發現對本社區體育設施維護滿意度“不滿意”為116人,占23.2%;“一般”為171人,占34.2%;“很滿意”為213人,占42.6%。由此可見,居民滿意度很高,說明社區體育設施開放時間狀況能夠滿足社區居民運動健身需求。
通過調查發現,大多室外體育設施的開放時間為全天開放。社區內室內體育場館多數由社區內部管理,制定開放時間,通常情況下為工作日9:00-18:00,雙休日10:00-16:00,以便于社區進行管理并保障設施安全。因此,在日常工作日時間進行鍛煉的大多為老人及兒童,而雙休日時社區上班族居民較多。此次調查中,在5個社區的部分時間開放的體育設施中,大部分盈利性質的體育設施每天開放時間較長,營業時間一般為10:00-22:00。由于設施完備、服務周到、開放時間較長,為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居民都能提供服務。但是其中含部分收費設施,使一部分居民放棄選擇。
4.1 建議多種渠道籌措資金,提升社區體育設施建設品質
資金是建設社區體育設施的保障,決定著社區內體育設施的規劃、建設與運營方式等。成都市各級政府應根據不同社區的特點與特色,多種渠道籌措資金,與周邊各類開發商、企業、商戶等合作,針對不同社區的居民特點,再結合社區現有的資源情況,通過不同形式收集居民對社區內體育設施的需求,努力改善社區體育設施的建設情況。
4.2 充分整合周邊體育設施建設,實現資源共享
受社區建設的場地環境等限制,某一社區的體育設施不能完全滿足居民的需求。但社區的管理負責人員應彌補這一不足,按照《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用地指標》規劃建設體育設施,并積極掌握周邊設施建設,包括相鄰的社區、學校內的體育設施建設開放情況,鄰近的健身房、私人健身工作室等體育鍛煉環境,分析自身社區的特色與周邊便利的條件,與其互利合作,不局限于社區內體育設施的利用,提高體育設施的利用率,并活躍周邊體育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周邊經濟效益。
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對于地區間的資源收集問題,也可創建APP,不同居民、管理者、商家等均可迅速建立并更新資源庫,不僅可以實現體育設施的充分利用,也可為居民提供便利,實現對體育設施的預約、使用,既促進了體育設施信息的全面預覽,又避免了同一時間某體育設施的擁擠與閑置情況。根據實際的居民選擇體育設施的情況,可實時依據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
4.3 豐富設施種類,增加設施數量,滿足居民健身需求
不同的社區具有不同的結構特點,有的社區是小戶型、年輕人居多,有的社區老年人兒童占大多數等。根據居民的構成特點,對于體育設施的需求不同,年輕人塑形方面的需求,老年兒童在休閑娛樂方面的需求,尺度是不同的。所以根據社區人員的組成情況及流動性特點,在已建成的住宅小區,或在原有體育設施的基礎上,要調整體育設施種類及數量,滿足不同居民的需求。另外,不同社區的健身路徑不一,因地制宜的充分利用不同規模社區附近建立的全民健身廣場、大型體育公園和街頭“運動長廊”等系列健身工程,根據不同社區體育設施的利用率,增加社區居民喜聞樂見的體育設施數量和類型,不斷改善體育設施的構成情況,滿足居民對健身的需求,使居民樂于通過社區體育設施養成健身習慣,并達到健身目的。
4.4 加大社區經營性體育設施開發力度,針對不同群體進行科學分類、合理安排
為貫徹落實《體育總局等八部門關于加強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改革創新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意見》,社區體育設施除公益性投資外,經營性的運營模式,可以提高運營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促使運營者改進社區開展項目,不斷改進更新體育設施,充分發揮體育場館的多功能作用,形成具有特色的社區氛圍。根據不同的人群、不同項目,積極向社區居民開放,但收費狀況、開放時間不同。
社區體育設施的經營不僅局限于收取參加社區體育的人群,體育設施或場館的利用,可用于商用或舉行一些健身活動、講座,使社區體育設施的經營性豐富多樣。并依據社區居民的時間特點,可以在某些時段,人群集中地時間節點開展定期的主題活動。
[1] 國家體育總局.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用地指標[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5.
[2] 胡 偉,劉君德.上海城市居住社區變遷及其規劃對策[J].規劃師,2002(10):12~13.
[3] 趙 民,趙 蔚.社區發展規劃一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4] 盧元鎮.全民健身與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84~86.
[5] 王育林,李曉丹,王麗君,等.對社區體育設施規劃設計的探討[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4.24(3):63~66.
[6] 趙月娟.關于中小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與管理的思考[J].中國西部科技,2009(11):77~78.
[7] 蔡新豐,錫 全.廣東省城鎮社區體育健身場所設施現狀與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33):222~223.
[8] 崔冬霞,王俊嶺.鄭州市城市社區體育設施資源配置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9(3):52~59.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Facilities in Chengdu City
LIU yu
Dept. of Sports Medicine,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n community sports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for Chengdu city to provide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sports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Chengdu city; Community sports facilities; Current situation; Satisfaction; Investigation
1007―6891(2017)02―0091―03
10.13932/j.cnki.sctykx.2017.02.24
G80-051
A
2016-10-11
2017-01-12
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項目編號:ZSR11-61。